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034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数控机床内的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和刮水单元,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包括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和电机控制器,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连接电机控制器;刮水单元包括电动机和偏心传动机构,偏心传动机构包括依次传动连接的蜗杆、蜗轮、偏心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刮水杆,电动机通过偏心传动机构带动刮水杆在数控视窗上摆动,刮除数控视窗上溅射的冷却液,提高视窗的清晰度,提高操作安全性;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刮水装置由数控机床控制面板控制操作,实现自动化控制,操作简便,易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
技术介绍
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刀具高速转动产生的摩擦高温会影响刀具使用寿命,由此采用喷射冷却液的方法降低刀具温度。但是,喷射的冷却液在高速旋转刀具的带动下溅射到数控机床的玻璃视窗上,玻璃视窗上存在的若干不透明冷却液会严重影响操作加工者的视线,使操作者不能做出正确判断,严重影响操作安全性。雨刮是汽车的必备部件,通过雨刮的刮擦运作将汽车玻璃上的水珠变成均匀水膜,均匀水膜不产生光线折射,使驾驶者的视野更清晰,提高驾驶安全性。为了解决数控机床玻璃视窗上不透明冷却液的干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该刮水装置可刮除数控机床玻璃视窗上的不透明冷却液,并实现自动化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该刮水装置可清除数控机床视窗上的冷却液,提高数控机床加工过程中视窗的清晰度,并可自动化控制。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数控机床内的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和刮水单元,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包括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和电机控制器,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连接电机控制器;刮水单元包括电动机和偏心传动机构,电机控制器安装在电动机的输入端,偏心传动机构包括蜗杆、蜗轮、偏心轴、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和刮水杆,蜗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机的输出端上,蜗杆的另一端与蜗轮相互啮合,电动机通过蜗杆带动蜗轮往复转动;蜗轮上设置有偏心槽,偏心轴固定在蜗轮的偏心槽内沿偏心槽往复滑动;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固定在偏心轴上,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刮水杆固定连接并固定于靠近数控机床视窗周边的固定连接点,刮水杆紧贴数控机床视窗,刮水杆上固定有刮水条或者刮水带;在偏心槽内往复滑动的偏心轴带动第一连接杆上下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连接杆带动第二连接杆与刮水杆绕数控机床视窗上的固定连接点作扇形摆动。所述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通过中间轴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与蜗轮以交错轴传动的方式相互啮合。所述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为数控机床上未使用的空白按键。所述固定连接点靠近数控机床视窗周边的中心位置或者端点位置。所述刮水杆绕数控机床视窗上的固定连接点作扇形摆动的角度为0~90度,优选为0~45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该装置采用主要由依次传送连接的蜗杆、蜗轮、偏心轴、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组成的偏心传动机构连接驱动源(电动机)和刮水杆,实现刮水杆在数控视窗上的摆动,刮除数控视窗上溅射的冷却液,并可在数控视窗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提高视窗的清晰度,提高操作安全性;本技术的刮水装置由数控机床控制面板控制操作,实现自动化控制,及时去除数控机床窗口积存的冷却液,操作简便,易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刮水装置的刮水单元未组装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刮水装置刮水单元中蜗轮、偏心轴和第一连接杆之间的组装示意图。图3为安装有本技术刮水装置的数控机床示意图。图中,1-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2-电机控制器,3-电动机,4-蜗杆,5-蜗轮,51-偏心槽,6-偏心轴,7-第一连接杆,8-第二连接杆,9-刮水杆,10-中间轴,11-数控机床视窗,12-固定连接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如图1至图3所示的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包括设置在数控机床内的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和刮水单元,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包括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和电机控制器2,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为数控机床上未使用的空白按键,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连接电机控制器2,通过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设置电动机开/关命令并传送至电机控制器2,电机控制器2根据电动机开/关命令控制电动机的运转。刮水单元包括电动机3和偏心传动机构,电机控制器2安装在电动机3的输入端,偏心传动机构包括蜗杆4、蜗轮5、偏心轴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刮水杆9和中间轴10,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机3的输出端上,蜗杆4的另一端与蜗轮5相互啮合,蜗杆4与蜗轮5的中心轴呈交错轴传动,电动机3带动传动连接的蜗轮5作往复转动;蜗轮5上设置有偏心槽51,偏心轴6固定在蜗轮5的偏心槽51内沿偏心槽51往复滑动;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在偏心轴6上,第一连接杆7的另一端通过中间轴10与第二连接杆8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刮水杆9固定连接并固定于靠近数控机床视窗11周边端点位置的固定连接点12,刮水杆9紧贴数控机床视窗11,刮水杆9固定有刮水条或者刮水带;随偏心轴6在偏心槽51内的往复滑动,第一连接杆7上下往复运动,并带动第二连接杆8与刮水杆9绕数控机床视窗11上的固定连接点12作扇形摆动,扇形摆动的角度为0~90度。本技术刮水装置的运作过程为:当数控机床视窗11上喷溅大量冷却液时,启动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向与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连接的电机控制器2发送开启电动机的命令,电机控制器2根据开启电动机命令开启电动机3运转;电动机3通过蜗杆4带动蜗轮5作往复转动,蜗轮5带动偏心轴6在偏心槽51中往复滑动,偏心轴6带动第一连接杆7上下往复运动,第一连接杆7带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杆8和刮水杆9绕数控机床视窗11上的固定连接点12作扇形摆动,刮水杆9扇形摆动的过程中,将数控机床视窗11上的冷却液水珠刮落,并在数控机床视窗11上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提高视窗的清晰度,提高操作安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数控机床内的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和刮水单元,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包括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和电机控制器(2),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连接电机控制器(2);刮水单元包括电动机(3)和偏心传动机构,电机控制器(2)安装在电动机(3)的输入端,偏心传动机构包括蜗杆(4)、蜗轮(5)、偏心轴(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和刮水杆(9),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机(3)的输出端上,蜗杆(4)的另一端与蜗轮(5)相互啮合,电动机(3)通过蜗杆(4)带动蜗轮(5)往复转动;蜗轮(5)上设置有偏心槽(51),偏心轴(6)固定在蜗轮(5)的偏心槽(51)内沿偏心槽(51)往复滑动;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在偏心轴(6)上,第一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刮水杆(9)固定连接并固定于靠近数控机床视窗(11)周边的固定连接点(12),刮水杆(9)紧贴数控机床视窗(11),刮水杆(9)上固定有刮水条或者刮水带;在偏心槽(51)内往复滑动的偏心轴(6)带动第一连接杆(7)上下往复运动,上下往复运动的第一连接杆(7)带动第二连接杆(8)与刮水杆(9)绕数控机床视窗(11)上的固定连接点(12)作扇形摆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数控机床的刮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数控机床内的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和刮水单元,数控机床控制单元包括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和电机控制器(2),数控机床控制面板自定义按钮(1)连接电机控制器(2);刮水单元包括电动机(3)和偏心传动机构,电机控制器(2)安装在电动机(3)的输入端,偏心传动机构包括蜗杆(4)、蜗轮(5)、偏心轴(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和刮水杆(9),蜗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动机(3)的输出端上,蜗杆(4)的另一端与蜗轮(5)相互啮合,电动机(3)通过蜗杆(4)带动蜗轮(5)往复转动;蜗轮(5)上设置有偏心槽(51),偏心轴(6)固定在蜗轮(5)的偏心槽(51)内沿偏心槽(51)往复滑动;第一连接杆(7)的一端固定在偏心轴(6)上,第一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8)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连接杆(8)的另一端与刮水杆(9)固定连接并固定于靠近数控机床视窗(11)周边的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繁张亚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