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锋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841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电容模块部分包括呈一字型均匀的分布在电容PCB板上的补偿滤波的电容,电容嵌入铝壳内设置;功率模块PCB板上焊接设置功率模块汇流铜片,功率模块PCB板两侧均匀分列设置功率管,功率模块PCB板上还设置输出铜柱,板对板连接针座上设置板对板连接插针,电容PCB板通过螺丝与功率模块PCB板上的功率模块正负极铜条相连接,还包括设置于功率模块PCB板上部的主控PCB板,主控PCB板与功率模块PCB板通过正负极汇流铜条连通,控制部分电路设置采集功率器件工作时压降和用电流传感器直接采集功率器件的输出电流的分支电路。更加优化合理,使电容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电容补偿电流的特点、降低功率模块部分发热量、改善散热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
本技术涉及驱动器
,具体为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
技术介绍
电机控制器接收蓄电池输出的直流电,并将直流电逆变转换成三相交流电输出,因此每一个功率模块部分对应于三相电的一相,用于向电机输出U、V、W三相电源中的一相电源。电机驱动器的结构设计对驱动器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驱动器结构设计不合理,尤其是功率驱动部分和电容的分布不合理,如现有的半桥模块一般包括多组功率管器件、多个正极接线端子、多个负极接线端子以及电源母线滤波电容,这样众多的零部件给电路布局和机械安装布局带来了困难,同时由于电流的增加将导致驱动器温升快,发热大,随温度的上升输出功率下降明显,因此不能最大限度的维持驱动器的输出功率,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结构设计上电容分布不合理,以致在实际应用中电容不能最大限度的提供补偿电流。2.功率驱动部分没有采用模块化设计,三相电路没有做到完全平衡。3.功率器件与输出端子未直接连接,而是采用PCB过渡连接,导致大电流时连接部分PCB严重发热,限制了电流的输出。4.生产工艺复杂,很难实现自动化生产。5.功率器件核心温度无法直接检测,通常采用外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模块部分和功率驱动模块部分和铝壳,所述铝壳作为壳体承载所述电容模块部分和功率驱动模块部分,所述电容模块部分包括呈一字型均匀的分布在电容PCB板上的补偿滤波的电容,所述电容嵌入铝壳内设置;所述功率驱动模块部分包括功率模块PCB板,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上焊接设置功率模块汇流铜片,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两侧均匀分列设置功率管,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上还设置输出铜柱、板对板连接针座和功率模块正负极铜条,所述板对板连接针座上设置板对板连接插针,所述电容PCB板上设置螺丝孔,通过螺丝与功率模块PCB板上的功率模块正负极铜条相连接,将所述电容模块部分和所述功率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的电机驱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容模块部分和功率驱动模块部分和铝壳,所述铝壳作为壳体承载所述电容模块部分和功率驱动模块部分,所述电容模块部分包括呈一字型均匀的分布在电容PCB板上的补偿滤波的电容,所述电容嵌入铝壳内设置;所述功率驱动模块部分包括功率模块PCB板,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上焊接设置功率模块汇流铜片,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两侧均匀分列设置功率管,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上还设置输出铜柱、板对板连接针座和功率模块正负极铜条,所述板对板连接针座上设置板对板连接插针,所述电容PCB板上设置螺丝孔,通过螺丝与功率模块PCB板上的功率模块正负极铜条相连接,将所述电容模块部分和所述功率驱动模块部分整合为一体化模块,三套所述一体化模块平行横向排列,两端通过正负极汇流铜条连接为完整的三相逆变桥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功率模块PCB板上部的主控PCB板,所述主控PCB板与所述功率模块PCB板通过正负极汇流铜条连通,并用螺丝固定;还包括控制部分电路,所述控制部分电路设置采集功率器件工作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锋
申请(专利权)人:林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