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70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包括铜排接口以及头部,铜排接口与头部呈垂直连通;其中,头部底面设有贴合部,贴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呈阵列分布在头部底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安装、与蓄电池表面贴合紧密、整体强度高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
技术介绍
在蓄电池行业内,通常为汽车电池内,蓄电池上设有端子,端子与端子之间通过铜排连接,为了避免发生漏电或爬电等引发的故障,一般采用铜排伸入至护套内,将护套的头部翻起,在将铜排与端子通过螺栓固定,最后将护套的头部与端子套设。但是现有的护套其头部与蓄电池表面贴合力度不够,导致头部与蓄电池表面产生一定的空隙,很容易有液体进入,发生漏电等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本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包括铜排接口以及头部,铜排接口与头部呈垂直连通;其中,头部底面设有贴合部,贴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呈阵列分布在头部底面上。采用贴合部的设置,使得护套在使用过程中,头部套设在端子上,贴合部与蓄电池表面贴合,使得护套将整个端子封闭,防止其在使用过程中与蓄电池之间产生间隙。其中,贴合部为三角形,其顶端为弧面。贴合部采用三角形设置,使得贴合效果更强,贴合部整体的面与蓄电池贴合,顶面采用弧面的设置,在拆装过程中更为轻松的取下。进一步,为了增加贴合的效果,也可在贴合部上设有粘贴剂,使得贴合部与蓄电池表面牢牢贴合。其中,贴合部与头部的连接面为曲面,曲面的函数方程为X^2/8-Y^2/16=1。采用曲面连接的方式,提高贴合部与头部之间的拉伸强度,防止过度拉拽使得贴合部断裂或脱落。曲面采用双曲面函数的设置,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函数下的曲面,拉伸力度最强,同时,此曲面加工也最为方便。其中,头部为跑道型,头部一端与铜排接口连接,贴合部位于头部的另一端。头部采用跑道型,使得头部的容纳空间更大,保证将端子整体进行套设。贴合部位于头部的一端上,另一端与铜排接口连接,形成一个套设的效果,保证在使用过程中,贴合的更为紧密。其中,头部的顶面为平面,且其厚度至少为整体的两倍。顶面的设置,防止端子将头部戳破,同时加强厚度,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强度增加。其中,铜排接口与头部的连接处位于头部的中间。采用中间连接,由于铜排接口与端子固定后,铜排接口与蓄电池的表面设有一定的间隙,采用此种设置,固定更为方便。其中,铜排接口的高度与头部的高度比为2:3。铜排接口高度的限定,使得铜排与端子连接后,更容易套设,整体防护性更好。其中,铜排接口的接口处设有环形加强筋。环形加强筋的设置,使得铜排接口的强度提高,铜排安装固定更为稳定,防止套设发生脱落。其中,铜排接口为圆柱形。铜排接口采用圆柱形的设置,使得铜排更好的固定、防护。其中,护套为橡胶一体成型制成。采用橡胶一体成型制成,加工更为方便,同时生产成本降低,连接强度高,橡胶为绝缘材质,更好的起到防护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包括铜排接口1以及头部2,铜排接口1与头部2呈垂直连通;头部2的横截面具体为跑道型,即中间为矩形21,两头为半圆22,矩形21与两个半圆22连接形成一个跑道。头部2采用跑道型,使得头部2的容纳空间更大,保证将端子整体进行防护,头部2的顶面23为平面,且其厚度至少为整体的两倍,此处顶面23也为跑道型,顶面23厚度的限定,使得在使用过程中防止顶面23被端子戳破。此处,顶面23与头部2的连接面24为弧面连接,保证顶面23与头部2的拉伸强度。头部2的一端与铜排接口1连接,另一端的底面设有贴合部3,贴合部3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呈阵列分布在头部2底面的半圆上,此处以两个贴合部3举例。两个贴合部3为对称设置,位于半圆22靠近矩形21的一侧上,贴合部3为斜向设置,贴合部3与矩形21的夹角A,A为30°-70°,此处最优为45°。贴合部3为三角形,其顶端31为弧面,其上端32也为弧面。贴合部3整体的长度为头部2边壁大小的四倍。进一步,贴合部3与头部2的连接面为曲面33,曲面33的函数方程为X^2/8-Y^2/16=1,采用曲面33连接的方式,提高贴合部3与头部2之间的拉伸强度,防止过度拉拽使得贴合部3断裂或脱落。曲面33采用双曲面函数的设置,经过大量实验证明,在此函数下的曲面,拉伸力度最强,同时,此曲面加工也最为方便。进一步,为了增加贴合的效果,也可在贴合部3上设有粘贴剂,使得贴合部3与蓄电池表面牢牢贴合。铜排接口1为圆柱形,圆柱形的设置,使用铜排伸入至铜排接口1内,固定更为牢固;铜排接口1与头部2的连接处位于头部2的中间,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铜排与端子连接,会产生一定的间隙,通过将铜排接口1位于中间的设置,使得整体的套设、防护,更加适配。铜排接口1的长度不定,由于铜排表面本身覆盖有一层绝缘层,铜排接口1的长度只需与绝缘层重合实现固定即可,进一步,如果使用时发现铜排接口1的长度过长,通过剪刀等裁切工具将长度剪短,即可正常使用。铜排接口1的高度H1与头部2的高度H2比为2:3,铜排接口1的接口处设有环形加强筋11,环形加强筋11的设置,使得铜排接口1的强度提高,铜排安装固定更为稳定,防止套设发生脱落。环形加强筋11套设在接口处,增加接口处的厚度,提高强度,环形加强筋11与铜排接口1也通过弧面连接。进一步,护套整体为橡胶一体成型制成,采用橡胶一体成型制成,加工更为方便,同时生产成本降低,连接强度高,橡胶为绝缘材质,更好的起到防护效果。护套整体的安装方式为:先将铜排从铜排接口1伸入,一直伸入至头部2内,通过螺栓将铜排与端子固定,然后将头部2套设在端子上,此时,头部2的贴合部3与蓄电池表面贴合,形成表面的贴合,防止有空隙产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包括铜排接口以及头部,铜排接口与头部呈垂直连通;其特征在于:头部底面设有贴合部,贴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呈阵列分布在头部底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包括铜排接口以及头部,铜排接口与头部呈垂直连通;其特征在于:头部底面设有贴合部,贴合部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呈阵列分布在头部底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贴合部为三角形,其顶端为弧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贴合部与头部的连接面为曲面,曲面的函数方程为X^2/8-Y^2/16=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贴合紧密的护套,其特征在于:头部为跑道型,头部一端与铜排接口连接,贴合部位于头部的另一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从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人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