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减量化和稳定化,尤其涉及将沉积物微生物燃料电池与污泥处理构筑物相结合进行原位污泥减量化稳定化的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超过90%的城市污水处理均采用活性污泥法,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污泥,约占处理污水体积0.3~0.5%(以含水率为97%计)。污泥作为污水处理的副产物,通常含有大量有毒有害且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物质,如有毒有害有机物、重金属、病原菌及寄生虫卵等,必须对其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通常污水处理厂中污泥处理流程为浓缩+调理+脱水,这仅仅使污泥减量化,而未能实现污泥稳定化。与此同时,污泥处理费用昂贵,处理费用占污水厂运行费用的25%~40%,甚至高达60%。因此,污泥的处理已成为城市污水厂所面临的巨大压力。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FuelCells,简称MFC)是一种以微生物或酶为阳极催化剂,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利用微生物燃料电池,不仅可以直接将有机物降解,而且可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电子转化为电流,从而获得电能。近年来,在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污泥浓缩系统、生物电化学系统和数据采集监测系统三部分组成;所述污泥浓缩系统为重力浓缩池,从上至下分为澄清区(1)、进泥区(2)和污泥浓缩区(3)三部分,澄清区(1)上部设有出水口(4),进泥区(2)设有进泥口(5),污泥浓缩区(3)设有排泥口(6);所述生物电化学系统设有阳极电极(7)和阴极电极(8),阳极电极(7)置于污泥浓缩区(3),阴极电极(8)悬于澄清区(1);所述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设有负载(9)和数据采集器(11),负载(9)两端通过导线(10)分别与阳极电极(7)和阴极电极(8)相连;数据采集器(11)与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由污泥浓缩系统、生物电化学系统和数据采集监测系统三部分组成;所述污泥浓缩系统为重力浓缩池,从上至下分为澄清区(1)、进泥区(2)和污泥浓缩区(3)三部分,澄清区(1)上部设有出水口(4),进泥区(2)设有进泥口(5),污泥浓缩区(3)设有排泥口(6);所述生物电化学系统设有阳极电极(7)和阴极电极(8),阳极电极(7)置于污泥浓缩区(3),阴极电极(8)悬于澄清区(1);所述数据采集监测系统设有负载(9)和数据采集器(11),负载(9)两端通过导线(10)分别与阳极电极(7)和阴极电极(8)相连;数据采集器(11)与负载(9)和PC机(1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处理的污泥为处理生活污水或工业废水的污水处理厂或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剩余污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7)和阴极电极(8)的导电材料均选自碳纸、碳布、碳毡、碳刷、碳纤维、石墨毡、石墨板、石墨盘或不锈钢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任意组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7)置于进泥口(5)下方5-10cm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原位污泥同步减量稳定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电极(7)采用单个或多个多层立体结构,多个多层立体结构之间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单个多层立体结构的每个单层平面结构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连接,单层平面结构采用单环或多环结构,多环结构的每个单环结构之间采用并联方式连接,每个单环结构由多个导电单元串联形成;多层立体结构的相邻单层平面结构之间的间距为5-15cm;多个多层立体结构的相邻多层立体结构之间的间距为10-20cm;阳极电极表面积与污泥浓缩系统体积之比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靖,胡安辉,张吉强,邢雅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工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