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含油污泥除油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5354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8:00
一种含油污泥除油脱水装置,包括第一调节池、气浮混凝池、第二调节池、热解池和沉淀池。第一调节池包括第一调节池进料管、第一pH值测控器和第一调节池排放管。气浮混凝池包括气浮区、搅拌区和分离区;气浮区的中部设置有气浮混凝池进料管,气浮混凝池进料管连通第一调节池排放管;气浮区底部设置有气浮系统,气浮系统设有气浮盘,气浮盘连接有气浮混凝池外的气浮风机;气浮区上部布设有气浮混凝池刮油板和气浮混凝池浮油槽。热解池中部设有热解池进料管,热解池进料管连通第二调节池排放管;热解池上部设有热解剂添加计量器,在热解池中部设置有热解池搅拌器;热解池中下部四周池壁上设有加热调控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含油污泥除油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含油污泥除油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的油田分布范围广,含油污泥产量大。含油污泥的特点:(1)由于地区差异以及含油污泥产生的来源不同,其组成成分较为复杂,有毒有害物质多。(2)在开采过程中使用大量的化学药剂。(3)含油污泥中水分含量较高,致使其体积和产出量较大。(4)由于含油污泥中含油率和含水率较高,且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故资源回收性价比较高。含油污泥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水体造成污染;(2)对大气造成污染;(3)对土壤造成污染;(4)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5)给企业生产带来危害。处理含油污泥的方法主要有填埋法、化学热洗法、超声波处理法、机械调质分离法、溶剂萃取法、焚烧法、热解法、生物处理法、回注及对含油污泥的综合利用处置等。机械调质分离法在大多数国家中已成功应用,该技术使用物理法与化学法结合处理,技术已趋成熟,适用范围较广且运行效果良好,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若处理不彻底可能产生二次污染。目前,含油污泥的处理处置在国内外仍然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难题,如果不能有效的对含油污泥进行减量化的处理,就难以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油污泥除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池、气浮混凝池(1)、第二调节池、热解池(2)和沉淀池;所述的第一调节池包括第一调节池进料管、第一pH值测控器和第一调节池排放管,第一调节池用于调节泥水的pH值和泥水量;所述的气浮混凝池(1)包括气浮区(1‑1)、搅拌区(1‑2)和分离区(1‑3);所述的气浮区的中部设置有气浮混凝池进料管(1‑4),气浮混凝池进料管(1‑4)连通第一调节池排放管;气浮区底部设置有气浮系统,气浮系统设有气浮盘(1‑5),气浮盘连接有气浮混凝池外的气浮风机(1‑6);气浮区上部布设有气浮混凝池刮油板(1‑7)和气浮混凝池浮油槽(1‑8);气浮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油污泥除油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调节池、气浮混凝池(1)、第二调节池、热解池(2)和沉淀池;所述的第一调节池包括第一调节池进料管、第一pH值测控器和第一调节池排放管,第一调节池用于调节泥水的pH值和泥水量;所述的气浮混凝池(1)包括气浮区(1-1)、搅拌区(1-2)和分离区(1-3);所述的气浮区的中部设置有气浮混凝池进料管(1-4),气浮混凝池进料管(1-4)连通第一调节池排放管;气浮区底部设置有气浮系统,气浮系统设有气浮盘(1-5),气浮盘连接有气浮混凝池外的气浮风机(1-6);气浮区上部布设有气浮混凝池刮油板(1-7)和气浮混凝池浮油槽(1-8);气浮区的下部设有倾斜的底板(1-9),气浮反应后的泥水沿倾斜的底板流入搅拌区(1-2)的中下部;所述的气浮区(1-1)和搅拌区(1-2)之间设有挡流板(1-10),挡流板(1-10)的下部设置有45度的转角,转角转向气浮区一侧;搅拌区的中上部设置有药液添加计量器(1-11);搅拌区的下部设置有气浮混凝池搅拌器(1-12);所述搅拌区和分离区之间设有隔板(1-13),该隔板与气浮混凝池的内壁形成作为泥水进入分离区的流道,分离区的出口处设有气浮混凝池三相分离器(1-14),分离区的出口上部设有气浮混凝池溢流堰(1-15),气浮混凝池溢流堰(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玉山韩惠沈梦温馨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