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足迹的全向移动运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运载车,尤其涉及一种可变足迹的全向移动运载车。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开始并不断尝试将智能的高效率工具引入运载行业,由此移动运载车应运而生。传统的移动运载车一般通过两轮差动原理进行移动并且转向机构大都比较复杂,虽能够实现前行、后退、转弯等运动,但在具体运动过程中会形成最小转弯半径,即当移动运载车行驶到转弯路面时,转动方向盘,当方向盘到达最终转向位置时,此时相对转弯的内侧车轮会走过一条不可避免的弧线,从而严重的限制了移动运载车在道路上行走的灵活性。此外,传统的移动运载车一般都是由人驾驶的普通车辆,需要耗费一定的劳动力,应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变足迹的全向移动运载车。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变足迹的全向移动运载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内部设置有悬架机构,外部设置有直线模组机构、变足迹机构、移动机构;直线模组机构包括一号直线模组、二号直线模组;一号直线模组、二号直线模组均为四个,四个一号直线模组对称设置在车体上并分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变足迹的全向移动运载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悬架机构,外部设置有直线模组机构、变足迹机构、移动机构;所述直线模组机构包括一号直线模组(2)、二号直线模组(3);所述一号直线模组(2)、二号直线模组(3)均为四个,四个一号直线模组对称设置在车体(1)上并分别通过变足迹机构与二号直线模组(3)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二号直线模组(3)的下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轮罩(10)、车轮(12)、减速器(13)、电机(14);所述车轮罩(10)的顶端与二号直线模组(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车轮(12)设置在车轮罩(10)内且车轮(12)通过减速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足迹的全向移动运载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置有悬架机构,外部设置有直线模组机构、变足迹机构、移动机构;所述直线模组机构包括一号直线模组(2)、二号直线模组(3);所述一号直线模组(2)、二号直线模组(3)均为四个,四个一号直线模组对称设置在车体(1)上并分别通过变足迹机构与二号直线模组(3)相连接;所述移动机构设置在二号直线模组(3)的下端;所述移动机构包括车轮罩(10)、车轮(12)、减速器(13)、电机(14);所述车轮罩(10)的顶端与二号直线模组(3)的下端相连接;所述车轮(12)设置在车轮罩(10)内且车轮(12)通过减速器(13)与电机(14)相连接;所述电机(14)上连接有电源线(11);所述一号直线模组(2)、二号直线模组(3)均包括导轨、滑块、滚珠丝杆、模组电机;所述滚珠丝杆设置在导轨内并与模组电机相连接;所述滑块设置在滚珠丝杆上;所述变足迹机构包括一号杆(5)、二号杆(8),一号杆(5)与二号杆(8)通过一号销轴(7)呈X形铰接;所述一号杆(5)的上端与一号直线模组(2)的滑块相连接、下端与车轮罩(10)相连接;所述二号杆(8)的上端与二号直线模组(3)的滑块相连接、下端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娟,李少辉,曲磊,焦授青,周灌中,张泉,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