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4796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6:02
一种注塑模具,包括:动模组件,具有动模型腔;动模芯,设置在所述动模型腔内;定模组件,具有定模型腔,以及与定模型腔相通的滑配孔;定模芯组件,包括第一端设置在定模型腔内,第二端延伸至所述滑配孔内的定模活动型芯,以及设置在所述滑配孔内的偏压件,偏压件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定模活动型芯上,使所述定模活动型芯的第一端与所述动模芯相抵,且所述定模活动型芯可沿着轴向相对所述定模组件移动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为使所述定模活动型芯的第一端完全脱出所述定模型腔内的距离。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注塑磨具可在无侧向抽芯结构空间或者旋转抽芯结构空间情况下,实现利用模具的动作、结构一次性在注塑生产中实现注塑件卡扣结构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一种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一般接线器的使用条件需要满足IP68级防水功能,因此,接线器通常通过环布状的卡爪,包夹挤压密封圈来实现防水密封。而通常注塑件成型卡扣在模具开模状态时,若卡扣面的成型钢料未让位错开,则模具需设计成型侧向抽芯或者旋转抽芯结构,才能实现卡扣的出模。当卡扣面的成型钢料未让位错开时,或者在接线器中卡爪的内扣面超过1.2MM,与水平方向夹角不超过10度的场合,其不具备侧向抽芯或旋转抽芯的结构空间时,注塑件的环布卡爪或卡扣结构将难以实现出模。现有技术中针对卡爪类结构的出模,通常是在注塑完成后,将镶块与注塑件一体取下机,然后人工硬取活动镶块的方式达成。一般会有多个镶块做互换,取件的同时装上另外的镶块到模具上,从而满足生产节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卡扣面的成型钢料在开模时未让位错开,而模具无成型侧向抽芯或者旋转抽芯结构空间,注塑件的卡扣结构难以在注塑生产中实现,从而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完整地保留产品的环布卡爪,确保产品的装配密封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动模组件,具有动模型腔;动模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组件(22),具有动模型腔;动模芯(23),设置在所述动模型腔内;定模组件(21),具有定模型腔,以及与定模型腔相通的滑配孔(2121);定模芯组件,包括第一端(241)设置在定模型腔内,第二端(242)延伸至所述滑配孔(2121)内的定模活动型芯(24),以及设置在所述滑配孔(2121)内的偏压件(25),偏压件(25)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上,使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的第一端(241)与所述动模芯(23)相抵,且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可沿着轴向相对所述定模组件(21)移动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为使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的第一端(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动模组件(22),具有动模型腔;动模芯(23),设置在所述动模型腔内;定模组件(21),具有定模型腔,以及与定模型腔相通的滑配孔(2121);定模芯组件,包括第一端(241)设置在定模型腔内,第二端(242)延伸至所述滑配孔(2121)内的定模活动型芯(24),以及设置在所述滑配孔(2121)内的偏压件(25),偏压件(25)的偏压力作用在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上,使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的第一端(241)与所述动模芯(23)相抵,且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可沿着轴向相对所述定模组件(21)移动预设距离,该预设距离为使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的第一端(241)完全脱出所述定模型腔内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组件(22)包括成型有所述动模型腔的滑块(221),以及设置在所述滑块(221)远离所述定模组件(21)的一侧的动模推板(222),通过所述动模推板(222)可带动所述动模芯(23)朝远离所述定模活动型芯(24)的一端脱出所述动模型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组件(21)包括成型有定模型腔的定模镶件(211),以及设置在所述定模镶件(211)远离所述定模型腔一端的定模板(212),所述滑配孔(2121)设置在所述定模板(212)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模镶件(211)上还设有滑动孔(2111),所述滑动孔(2111)一端与所述定模型腔相通,另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忠磊黄炳华陈心礼杨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