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机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注塑机。
技术介绍
注塑机又名注射成型机或注射机。它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分为立式、卧式、全电式。注塑机能加热塑料,对熔融塑料施加高压,使其射出而充满模具型腔。注塑机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活中的各类塑料制品均是通过注塑机生产出料的,但注塑机在生产产品时,会产生很多下脚料,厂商很难直接回收利用,一般都直接扔掉,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如何使得废料能再次被利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注塑机、支架、安装脚、出料仓、合模器、电控箱;所述的支架顶端上设有注塑机,所述的支架和注塑机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注塑机左侧上设有合模器,所述的注塑机和合模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合模器上设有电控箱,所述的合模器和电控箱电连接,所述的支架下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脚,所述的支架和安装脚焊接,所述的合模器下设有出料仓,所述的合模器和出料仓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注塑机由机体、进料斗、挤出机构、回料 ...
【技术保护点】
1.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注塑机(1)、支架(2)、安装脚(3)、出料仓(4)、合模器(5)、电控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顶端上设有注塑机(1),所述的支架(2)和注塑机(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注塑机(1)左侧上设有合模器(5),所述的注塑机(1)和合模器(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合模器(5)上设有电控箱(6),所述的合模器(5)和电控箱(6)电连接,所述的支架(2)下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脚(3),所述的支架(2)和安装脚(3)焊接,所述的合模器(5)下设有出料仓(4),所述的合模器(5)和出料仓(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注塑机(1)由机体(101)、进料斗(10 ...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机,其结构包括注塑机(1)、支架(2)、安装脚(3)、出料仓(4)、合模器(5)、电控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顶端上设有注塑机(1),所述的支架(2)和注塑机(1)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注塑机(1)左侧上设有合模器(5),所述的注塑机(1)和合模器(5)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合模器(5)上设有电控箱(6),所述的合模器(5)和电控箱(6)电连接,所述的支架(2)下设有两个以上的安装脚(3),所述的支架(2)和安装脚(3)焊接,所述的合模器(5)下设有出料仓(4),所述的合模器(5)和出料仓(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注塑机(1)由机体(101)、进料斗(102)、挤出机构(103)、回料注射机构(104)、空压机构(105)、推料机构(106)、搅拌机构(107)、加热管道(108)、出料管(109)组成,所述的机体(101)顶端上设有进料斗(102),所述的机体(101)和进料斗(102)螺纹连接,所述的机体(101)内部顶端设有挤出机构(103),所述的机体(101)和挤出机构(103)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挤出机构(103)左侧上设有出料管(109),所述的挤出机构(103)和出料管(109)相连通,所述的出料管(109)下设有加热管道(108),所述的出料管(109)和加热管道(108)连接,所述的机体(101)内部右侧设有回料注射机构(104),所述的机体(101)和回料注射机构(10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回料注射机构(104)和加热管道(108)相连通,所述的挤出机构(103)下设有空压机构(105),所述的挤出机构(103)和空压机构(105)传动连接,所述的机体(101)内部设有搅拌机构(107),所述的机体(101)和搅拌机构(107)相连接,所述的搅拌机构(107)右侧上设有推料机构(106),所述的搅拌机构(107)和推料机构(106)相啮合,所述的推料机构(106)和空压机构(105)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挤出机构(103)包括挤出框(1031)、螺杆(1032)、独立动力齿轮(1033)、第一皮带轮(1034)、蜗杆(1035),所述的挤出框(1031)内设有螺杆(1032),所述的挤出框(1031)和螺杆(103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螺杆(1032)一端上设有蜗杆(1035),所述的螺杆(1032)和蜗杆(10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蜗杆(1035)上设有独立动力齿轮(1033),所述的蜗杆(1035)和独立动力齿轮(1033)相啮合,所述的独立动力齿轮(1033)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一皮带轮(1034),所述的第一皮带轮(1034)和空压机构(105)传动连接,所述的挤出框(1031)左侧和出料管(109)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料注射机构(104)包括回料管道(1041)、出料单向阀(1042)、第一浮球(1043)、气体挤压管道(1044)、薄膜(1045)、进料单向阀(1046)、第二浮球(1047),所述的回料管道(1041)末端内设有进料单向阀(1046),所述的回料管道(1041)和进料单向阀(1046)固定连接,所述的进料单向阀(1046)内设有第二浮球(1047),所述的进料单向阀(1046)和第二浮球(1047)采用过盈配合,所述的出料单向阀(1042)设于进料单向阀(1046)上方,所述的回料管道(1041)和出料单向阀(104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出料单向阀(1042)内部设有第一浮球(1043),所述的出料单向阀(1042)和第一浮球(1043)相配合,所述的回料管道(1041)侧面设有气体挤压管道(1044),所述的回料管道(1041)和气体挤压管道(1044)胶连接,所述的气体挤压管道(1044)内设有薄膜(1045),所述的气体挤压管道(1044)和薄膜...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