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4415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7 14:38
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属供用电管理领域。其建立档案化数据中心,记录各个时期台区线损情况,对不合理台区进行筛选分类;建立标准化诊断中心,制定诊断台区不合理原因的标准公式,将任务分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建立集中化消缺管理中心,对消缺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回溯和统计任务处理情况;建立报表系统,对关键环节进行统计分析,让管理层能精准的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其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按月、季、年,定期进行台区线损考核和分析,加强对考核指标的管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逐级分解落实,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考核,实现台区管理工作的闭环式控制。可广泛用于供用电管理和线损管理领域。

Analysis and elimination of a line loss problem

A method of analysis and elimination of line loss is a field of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It establishes archival data center, records the line loss of each period, screens and classifies unreasonable stations; establishes standardized diagnostic center, formulates standard formulas for diagnosing unreasonable reasons of stations, assigns tasks to relevant departments for processing; establishes centralized deletion management center, and records the deletion process. In order to retrospective and statistical task processing; establish a report system,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key links, so that management can accurately grasp the information they want to know. Through adopting technical measures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periodic line loss assessment and analysis are carried out monthly, quarterly and yearly, management analysis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is strengthened, causes of existing problems are found, implementation is decomposed step by step, implementation of measures is tracked, analyzed and assessed, and closed-loop control of desk area management is realized. . It can be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power supply management and line loss manag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供用电管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电力工业近年来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由于存在能源分布不均等问题,与总体发展方向相悖的、甚至阻碍电力发展的问题在各个领域都有所表现。在低压电力市场营销环节,由于当前经济技术条件的限制,虽然各级供电公司都投入了大量资金对低压网路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与改造,但由于低压客户群体数量庞大,且变化频繁,目前台区线损管理中普遍存在户变关系不清、抄表质量不佳、窃电、计量故障等管理原因导致的线损异常,同时也存在迂回供电、远距离输电、供电半径过大、导线截面过小、线路超载、无功补偿容量不足、变压器空载和轻载等技术原因导致的线损异常。近几年,国内许多供电企业不同程度的面临一个共同的窘境,即在治理台区线损上“投资大、回报小”,针对低压配网的各种设备改造源源不断,但收益却越来越不尽人意,其根源是近十年以来,影响台区线损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改造投资方向不变,势必造成速效降损短期内出现反弹,难以固化长效降损、有序降损的成果,最终陷入“投资大、回报小”的窘境。目前国网上海市某供电公司所辖台区有16000多个,线损合格台区仅为10000多个,合格率不到70%。当前来讲,围绕台区线损改进工作是供电公司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对台区进行针对性的治理,从根本上扭转台区线损居高不下的现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其通过对用采运行监控系统、营销系统原始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发现不合理台区,并有针对性的提出消缺解决方案,为台区线损消缺工作提供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以系统化、整体化、闭环化的管理思路,对该供电公司所有台区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已达标台区能够实现持续固优,未达标台区可持续跟踪,及时发现台区线损异常状况,并对异常原因进行跟踪记录,进而实现闭环化的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接收用采运行监控系统、营销系统的运行、营销数据,进行线损统计和分析;所述的用采运行监控系统系统提供各个台区的同期线损;所述的营销系统提供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的出账电量;其特征是:建立档案化的数据中心,记录各个时期台区线损情况,对不合理台区进行筛选分类,对数据波动异常的台区进行持续监管;建立标准化的诊断中心,将每种造成台区线损率不合理的原因都记录在库,以台区类型、线损数据值作为参考依据,制定诊断台区不合理原因的标准公式,自动将任务分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建立集中化的消缺管理中心,自上而下统筹管理,以诊断原因为参考依据,完成消缺任务,对消缺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回溯和统计任务处理情况;建立科学的报表系统,对关键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模块化、灵活的报表,让管理层能精准的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所述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按月、季、年,定期进行台区线损考核和分析,加强对考核指标的管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逐级分解落实,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考核,实现台区管理工作的闭环式控制。进一步的,所述的用采运行监控系统系统对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汇集,根据台区统计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电量、线损率、有电量用户/总用户,并对线损问题初步分类。具体的,所述的关键信息至少包括用电信息、线损信息、台区信息。具体的,在对不合理台区进行筛选分类时,按照可计算类型线损和不可计算类型线损进行分类;针对不可计算类型线损,根据用采运行监控系统给出的线损类型,进行自动诊断、分类,派给归口部门,生成消缺任务;针对可计算类型线损,对于电量户数/总户数的比值等于一的情况,将该台区数据交与营销部专责人员进行人为诊断;对于电量户数/总户数的比值小于一的情况,导入营销系统数据,重新计算理想化线损率;若重新计算理想化线损率时,理想化线损率合理,则视该线损问题为户数问题,交与装表部门处理;若重新计算理想化线损率时,线损率依然不合理,将该台区数据交与营销部专责人员进行人为诊断。进一步的,所述的考核指标至少线损率、实抄率。进一步的,所述的关键环节至少包括台区线损总体情况、负线损台区消缺情况、杆变配变台区处理情况和不可计算台区整治情况。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对于诊断的结果进行标准化分类,归口部门对应需处理的诊断结果形成标准化集合,以归口部门为分类依据,自动生成各部门需消缺的台区列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通过台区低压互联排查、杆变台区低压互联排查、配变台区低压互联排查、总表接线和倍率排查、采集失败用户排查的台区线损排查方式,来实现台区线损消缺排查管理。。与现有技术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数据分析系统,为每个不合理台区提出有针对性的消缺解决方案,为现场工人进行现场高效消缺提供技术支撑;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定期分析和计算台区线损情况,增强台区线损管理工作的力度,可有效提升台区线损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能有效缓解供电公司目前台区线损合格率居高不下的现状;2.构建台区线损持续跟踪管控机制,以系统化、整体化的管理系统,确保已达标台区能够实现固优,未达标台区可持续跟踪,及时发现台区线损率异常状况并对异常原因进行跟踪记录,建立一套精细化管理模式;3.通过台区线损管理精细化管理,一方面能够实现电网企业线损管理整体管控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能够实现企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具体实施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在电力系统中,1个台区是指一台变压器的供电范围或区域,是电力经济运行管理的专用名词。目前国家电网覆盖域内对低压电网全部实行分台区管理。在电力网传输分配过程中产生的有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失统称为线路损失,简称线损。在规定时间内,电流流经电力网各个电气设备时所产生的电能损耗或损失量,即报告期内发电机发出来的电能经过输电、变电、配电设备环节输送到用户,产生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在周围介质中的损耗电量,以及配电营销环节一部分客观存在的管理损耗电量,这两部分电能损耗电量就构成了电网的所有损耗电量。电力网线损率:是指线损电量占供电量的百分数,简称线损率,其计算公式为:线损率=线损电量/供电量线损率可分为如下几类:(1)经济线损率:由于理论线损同时与电网结构和运行状况有关,所以对于电网结构固定的线路,理论线损也并非为一固定值,而是随着供电负荷大小等运行状况的变化而变动。存在的最低理论线损率称为经济线损率,对应的电流称为经济电流。经济线损率能为制定线路改造和降损方案提供依据。(2)计划线损率:计划线损率也称为定额线损率,是指上级单位或部门根据电力网实际线损情况,经过测算、核准,定期考核用的线损率。(3)同步线损率:在供电量、售电量统计工作中,由于受抄表手段、抄表方式、电费回收等因素影响,出现供售电量不同步的情况,故统计出来的最终数据,往往是一个报表数据,不能真正客观地感应线损实际水平。(4)不同步线损率:由于不同步电量的存在,为了清楚不同步电量对综合统计线损率产生的影响,因此需要确定一个分析用线损率即不同步线损率。(5)理论线损率:是指当某阶段电力网设备及结构处于固定状态下,根据电网设备参数、运行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接收用采运行监控系统、营销系统的运行、营销数据,进行线损统计和分析;所述的用采运行监控系统系统提供各个台区的同期线损;所述的营销系统提供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的出账电量;其特征是:建立档案化的数据中心,记录各个时期台区线损情况,对不合理台区进行筛选分类,对数据波动异常的台区进行持续监管;建立标准化的诊断中心,将每种造成台区线损率不合理的原因都记录在库,以台区类型、线损数据值作为参考依据,制定诊断台区不合理原因的标准公式,自动将任务分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建立集中化的消缺管理中心,自上而下统筹管理,以诊断原因为参考依据,完成消缺任务,对消缺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回溯和统计任务处理情况;建立科学的报表系统,对关键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模块化、灵活的报表,让管理层能精准的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所述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按月、季、年,定期进行台区线损考核和分析,加强对考核指标的管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逐级分解落实,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考核,实现台区管理工作的闭环式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包括通过接收用采运行监控系统、营销系统的运行、营销数据,进行线损统计和分析;所述的用采运行监控系统系统提供各个台区的同期线损;所述的营销系统提供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的出账电量;其特征是:建立档案化的数据中心,记录各个时期台区线损情况,对不合理台区进行筛选分类,对数据波动异常的台区进行持续监管;建立标准化的诊断中心,将每种造成台区线损率不合理的原因都记录在库,以台区类型、线损数据值作为参考依据,制定诊断台区不合理原因的标准公式,自动将任务分给相关部门进行处理;建立集中化的消缺管理中心,自上而下统筹管理,以诊断原因为参考依据,完成消缺任务,对消缺过程进行记录,以便回溯和统计任务处理情况;建立科学的报表系统,对关键环节进行统计分析,生成模块化、灵活的报表,让管理层能精准的掌握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所述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通过采取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按月、季、年,定期进行台区线损考核和分析,加强对考核指标的管理分析,对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逐级分解落实,制定整改措施并限期整改,对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及考核,实现台区管理工作的闭环式控制。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用采运行监控系统系统对关键信息进行整合汇集,根据台区统计供电量、售电量、线损电量、线损率、有电量用户/总用户,并对线损问题初步分类。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损问题的分析及消缺处理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关键信息至少包括用电信息、线损信息、台区信息。4.按照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跃峻钱永忠王熙祥张杨周璿陈盛江晶晶曹峥赵敏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