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金弟专利>正文

撑伞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390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撑伞套,由布料等制作,其特征是:长条形伞套靠近下部,设置一个向套内的伞把托囊袋,托囊袋开口处上方设置一个固牢伞杆的粘扣。(*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撑伞的装置,尤其即是装伞的伞套,又能撑伞的自动撑伞带。目前,公知人们在雨天,雪天或遮蔽阳光,必须用手撑着伞把。但是,如果是当人们骑自行车,怀抱,背扶婴幼儿,需要两手提着物件,或需要两手进行某种行动,就无法用手来撑伞了。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撑伞带,它不仅可以装伞,而且能解决人们在行为不便不能用手撑伞的情况下,自动撑伞。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采用具有防滑性好的化纤布,长度根据伞的长短(相应的撑伞人的肩胳膊的大小),宽度也根据伞的大小(相应的撑伞人的肩胳膊的大小),制作成长条形的装伞套后,在伞套口处的横向中央部位设置一块长3厘米,宽2厘米的粘扣装置(目的是伞装入伞套后扣牢伞套),在距伞套底部边沿6厘米处的横向中央部位处开条口子,设置一个向内用化纤布制作的长度根据伞把的大小,宽度(深度)约4厘米的伞把托囊袋,在伞把托囊袋开口处上方2厘米处的横向中央部位设置一块长3厘米,宽4厘米的固牢伞把杆的粘扣装置,在托囊袋开口处与固牢伞把杆粘扣的中央部位的撑伞带内侧边沿的正面及相应的背面边沿各设置一根宽2厘米,长度根据与伞相应的撑伞人胸围大小而定的用化纤布制作的撑伞带防滑带(目的是风力较大时可使用该防滑带防止伞撑伞带向肩胳膊外滑出),在防滑带正面带的端头设置一块横向长8厘米,宽2厘米的粘扣植丝部,在防滑带背面带的端头设置一块横向长8厘米,宽2厘米的粘扣毛毡部(目的是这样即固牢了防滑带,又可用横向8厘米长的粘扣调节防滑带的长短松紧),然后,在撑伞带底部背面端头设置一块长与撑伞带宽一至,宽6厘米的粘扣毛毡部,在撑伞带上部正面端头设置一块长与撑伞带宽一至,宽6厘米的植丝部(目的是可用两个端头6厘米长的粘扣调节撑伞带的长短松紧)。这样,就制作成了自动撑伞带,当人们需自动撑伞时,将伞取出伞套,扣牢伞套口,将伞套固牢在肩胳膊上,并用伞套的两个端头的粘扣调节长短松紧,如遇风力较大时,将防滑带固牢在胸背上,并用防滑带两个端头的粘扣调节长短松紧,然后将伞把装入撑伞带的托囊袋内,用粘扣扣牢伞杆,固定了伞,达到了人们在不方便用手撑伞时,用撑伞带自动撑伞的目的。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人们不方便用手撑伞的情况下,用撑伞带自动撑伞。撑伞带在伞套的基础上设置的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工作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伞套口前粘扣毛毡部 2、伞套口后粘扣植丝部 3、自动撑伞带底部背面粘扣毛毡部4、自动撑伞上部正面粘扣植丝部 5、自动撑伞带伞把托囊袋 6、自动撑伞带固牢伞把杆粘扣(下为植丝部,上为毛毡部) 7、伞 8、伞把杆 9、伞把 10、防滑带正面带 11、防滑带背面带12、防滑带正面带粘扣植丝部 13、防滑带背面带粘扣毛毡部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伞套口前粘扣毛毡部(1)与后粘扣植丝部(2)扣牢,自动撑伞带底部背面粘扣毛毡部(3)与自动撑伞带正面粘扣植丝部(4)扣牢,防滑带正面带(10)的粘扣植丝部(12)与防滑带背面带(11)的粘扣毛毡部(13)扣牢,将伞(7)的伞把(9)装入自动撑伞带的伞把托囊袋(5)内,将伞把杆(8)固牢在自动撑伞带伞把杆粘扣(6)内。权利要求1.一种撑伞套,由布料等制作,其特征是长条形伞套靠近下部,设置一个向套内的伞把托囊袋,托囊袋开口处上方设置一个固牢伞杆的粘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撑伞带,其特征是在伞把托囊袋开口处与伞杆粘扣处的中央部位的正面及相应的背面边沿各设置一根撑伞带的防滑带。专利摘要一种既是装伞的伞套,又能撑伞的自动撑伞套,它是在已有的伞套距底部边沿6厘米处开口设置一个伞把托囊袋,在开口处上方2厘米处设置一个固牢伞把杆的粘扣,在托囊袋开口处与伞把杆粘扣处的中央正面及相应背面边沿分别设置一根撑伞带的防滑带。将撑伞带固牢在人体肩胳膊上,固牢撑伞带防滑带在胸背上,伞把装入撑伞带托囊袋内,扣牢伞把杆,就起到了人们在不方便用手撑伞时,用撑伞带自动撑伞的作用。文档编号A45B25/00GK2584014SQ022448公开日2003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20日专利技术者汪金弟 申请人:汪金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金弟
申请(专利权)人:汪金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