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体撑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固定板、固定管、底杆、第一连接件、中杆、第二连接件和伞杆固定装置,背带与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上连接固定管,底杆从该固定管的上端插入,并用紧固螺栓紧固;该底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中杆的底端连接,中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伞杆固定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用背带佩戴在上身,通过底杆在固定管内的伸缩和两个连接件的社所和角度调节,可以任意改变伞的高低和方向,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用手打伞,特别适用于双手被占用时打伞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体撑伞架,用于佩戴在上身固定雨伞或太阳伞的伞杆,特别适用于双手被占用(如骑自行车、三轮车或脚踏车等)时打伞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普通雨伞或太阳伞使用时必须用一只手握住伞把(杆),在双手被占用时(如骑自行车、三轮车或脚踏车等)就不能打伞,有事用一只手骑车,另一只手打伞,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人体撑伞架,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双手被占用时不方便打伞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体撑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固定板、固定管、底杆、第一连接件、中杆、第二连接件和伞杆固定装置,背带与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上连接固定管,底杆从该固定管的上端插入,并用紧固螺栓紧固;该底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中杆的底端连接,中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伞杆固定装置连接。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包括套管、插杆和定位机构,在套管的一端设有法兰盘,在该法兰盘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通孔;在插杆的一端设有与该法兰盘对应的定位盘,在该定位盘上设有与该法兰盘上的通孔对应的凸柱;套管与插杆之间用定位机构相互定位。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插杆凹环、销孔、销钉和销钉手柄,插杆凹环设在插杆的另一端附近的外周面;在套管的另一端附近设有与该插杆凹环对应的销孔,在该销孔内插入销钉;在套管的外侧通过销轴与销钉手柄的中部铰接,该销钉手柄的一端与销钉铰接;在该销钉手柄上装有复位弹簧。所述的伞杆固定装置包括矩形架、弹力夹和压柄,两个弹力夹手柄的一端与矩形架的一边连接,该矩形架的另一边与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两个弹力夹手柄的另一端通过连杆与压柄的两端连接。所述的伞杆固定装置包括U形架、夹口、滑块、定位块、弹簧和滑动柄,每一夹口由一对C形件相对组成,在U形架的两端分别铰接一对C形件的一端;u形架的平行段分别滑动插入一滑块的滑孔内,在滑块与U形架底部之间安装弹簧,在滑块与夹口之间固定一定位块;在滑块的两侧各通过一连杆分别与一对C形件的中部连接;两个滑块之间用滑动柄相互连接;u形架底部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连接。所述的背带包括两道腰带和两根肩带,两根肩带的两端分别与两道腰带的左右半部连接;在两道腰带的前部的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连接,在该固定板一边与腰带的另一端之间通过锁扣连接。在所述的两道腰带和两根肩带上装有调节长短的机构。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横向设置,轴向相互垂直。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用背带佩戴在上身,通过底杆在固定管内的伸缩和两个连接件的社所和角度调节,可以任意改变伞的高低和方向,使用非常方便,不需要用手打伞,特别适用于双手被占用时打伞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连接件为分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伞杆固定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的伞杆固定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夹口张开状态)示意图;图6是图5的俯视图;图7是图6中夹口闭合状态(夹住伞杆)的示意图;图8是图I的A-A剖视图(局部)。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 图7,本技术一种人体撑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C、固定板5、固定管7、底杆8、第一连接件A、中杆17、第二连接件B和伞杆固定装置22,背带C与固定板5连接,在固定板5上连接固定管7,底杆8从该固定管7的上端插入,并用紧固螺栓6紧固。该底杆8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A与中杆17的底端连接,中杆17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件B与伞杆固定装置22连接。可以调节底杆8的高度,转动底杆8可以调节伞与使用者的相对位置。所述的背带C包括两道腰带I和两根肩带2,两根肩带2的两端分别与两道腰带I的左右半部连接;在两道腰带I的前部的一端与所述的固定板5连接,在该固定板5 —边与腰带I的另一端之间通过锁扣3连接。锁扣3可以采用任意的现有搭扣和锁扣,如汽车和飞机的安全带锁扣。参见图8,在所述的两道腰带I的前后左右以及两根肩带2的上部各装有调节长短的机构,该机构由日字形的卡扣18和矩形环19组成。矩形环19连接在一段腰带I或肩带2的一端,腰带I或肩带2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日字形卡扣18的两个孔,再从矩形环19穿过绕回,最后与日字形卡扣18的中间杆连接。这样通过调节日字形卡扣18的位置即可达到调节腰带I或肩带2的长度,以适合不同体形身高的使用者佩戴。所述的第一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的结构相同,以第一连接件A为例说明其结构(参见图2),包括套管9、插杆13和定位机构,在套管9的一端设有法兰盘12,在该法兰盘12上设有沿圆周均布的多个通孔121 ;在插杆13的一端设有与该法兰盘12对应的定位盘15,在该定位盘15上设有与该法兰盘上的通孔121对应的凸柱16 ;套管9与插杆13之间用定位机构相互定位。所述的第一连接件A和第二连接件B横向设置,轴向相互垂直。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插杆凹环14、销孔4、销钉10和销钉手柄11,插杆凹环14设在插杆13的另一端附近的外周面。在套管9的另一端附近设有与该插杆凹环14对应的销孔4,在该销孔4内插入销钉10。在套管9的外侧通过销轴26与销钉手柄11的中部铰接,该销钉手柄11的一端与销钉10铰接。在该销钉手柄11上装有复位弹簧25。复位弹簧25还可以是安装在销轴26上的扭簧。通过转动法兰盘12与定位盘15的角度,用凸柱16插入通孔121内进行角度定位;并用定位机构的销钉10插入插杆凹环14内相互锁紧,防止脱开。所述的伞杆固定装置22的一个实施例结构,包括矩形架221、弹力夹223和压柄222,两个弹力夹223的手柄的一端与矩形架221的一边连接,该矩形架221的另一边与第二连接件B的一端连接。两个弹力夹223的手柄的另一端通过连杆224与压柄222的两端连接。使用时用手将压柄222压向矩形架221的一边,将弹力夹223的卡口张开,放入伞杆23后松开压柄222即可夹紧伞杆23。所述的伞杆固定装置22的第二实施例包括U形架225、夹口 220、滑块227、定位块228、弹簧226和滑动柄230,每一夹口 220由一对C形件相对组成,在U形架225的两端分 别铰接一对C形件的一端组成夹口 220。U形架225的平行段分别滑动插入一滑块227的滑孔内,在滑块227与U形架225底部之间安装弹簧226,在滑块227与夹口 220之间固定一定位块228 ;在滑块227的两侧各通过一连杆229分别与一对C形件的中部连接。两个滑块227之间用滑动柄230相互连接。U形架225底部的中部与所述的第二连接件B的一端连接。使用时用手将滑动柄230压向U形架225的底端,两个滑块227向图7中的左边移动,并压缩弹簧226 ;通过六根连杆229拉动带动一对C形件(夹口 220)张开;放入伞杆23后松开滑动柄230,在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夹口 220闭合夹紧伞杆23。权利要求1.一种人体撑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固定板、固定管、底杆、第一连接件、中杆、第二连接件和伞杆固定装置,背带与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上连接固定管,底杆从该固定管的上端插入,并用紧固螺栓紧固;该底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中杆的底端连接,中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伞杆固定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人体撑伞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体撑伞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带、固定板、固定管、底杆、第一连接件、中杆、第二连接件和伞杆固定装置,背带与固定板连接,在固定板上连接固定管,底杆从该固定管的上端插入,并用紧固螺栓紧固;该底杆的顶端通过第一连接件与中杆的底端连接,中杆的顶端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伞杆固定装置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家纪,
申请(专利权)人:董家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