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利成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17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供人们挡雨遮阳的一种便携伞。其主要结构包括伞面、伞杆及弯曲的伞柄,伞柄的弯曲形状与人体手的基部到肩顶间的形状相一致,伞柄上设有一根系带,系带与伞柄配合后可形成一个环。从而将伞固定在人体肩上,解决了人们使用伞时一定要用手去撑的矛盾,达到了有些特殊场合人们既可以撑伞又可以腾出双手去干其它工作的目的。本产品具有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伞。在本技术作出之前,作为挡雨遮阳的工具,人们在使用伞时皆需用一只手撑伞,或步行或骑车等。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专利号为952104733的“一种便携伞”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肩负式便携伞,它的结构包括伞面、伞杆以及弯曲的伞柄,它通过在伞杆上设置一个压力装置而将伞固定在人们的肩上,克服了人们用手撑伞而不能用双手去干其它工作(如怀抱婴儿行走、骑车、洗衣等)的缺陷。但这种结构的伞也有不足之处结构复杂、故障率高。本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便携伞。这种便携伞具有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以及使用更为方便的特点。本技术的任务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完成的该便携伞,包括伞面、伞杆及弯曲的伞柄,其结构要点是伞柄的弯曲形状与人体手的基部到肩顶间的形状相一致,伞柄上设有一根系带,系带与伞柄配合后可形成一个环。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系带与伞柄可用铆扣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用系带的方式替代压力装置,因而结构显得更为简单,故障率也明显下降,效果明显。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附图为本技术实施例平面结构示意图。参见附图。本技术实施例包括伞面1、伞杆2及弯曲的伞柄3,伞柄3的弯曲形状与人体手的基部到肩顶间的形状相一致,伞柄3上设有一根系带4,系带4与伞柄3配合后可形成一个环。系带4上设有铆扣5,伞柄3上设有一个伞孔7和铆钉6,系带4一端与伞柄3固定,另一端具有开、合两种状态。本技术的使用方法是打开伞将柄3夹于腋下,然后将系带4穿过伞孔7,抽紧系带4后用铆扣5扣在铆钉6上,达到固定伞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伞,包括伞面(1)、伞杆(2)及弯曲的伞柄(3),其特征是伞柄(3)的弯曲形状与人体手的基部到肩顶间的形状相一致,伞柄(3)上设有一根系带(4),系带(4)与伞柄(3)配合形成一个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伞,其特征是系带(4)上设有铆扣(5),伞柄(3)上设有一个伞孔(7)和铆钉(6),系带(4)一端与伞柄(3)固定,另一端与伞柄(3)具有开、合两种状态。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供人们挡雨遮阳的一种便携伞。其主要结构包括伞面、伞杆及弯曲的伞柄,伞柄的弯曲形状与人体手的基部到肩顶间的形状相一致,伞柄上设有一根系带,系带与伞柄配合后可形成一个环。从而将伞固定在人体肩上,解决了人们使用伞时一定要用手去撑的矛盾,达到了有些特殊场合人们既可以撑伞又可以腾出双手去干其它工作的目的。本产品具有使用效果好,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的特点。文档编号A45B11/02GK2305885SQ9721788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1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1日专利技术者徐利成 申请人:徐利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伞,包括伞面(1)、伞杆(2)及弯曲的伞柄(3),其特征是:伞柄(3)的弯曲形状与人体手的基部到肩顶间的形状相一致,伞柄(3)上设有一根系带(4),系带(4)与伞柄(3)配合形成一个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徐利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