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312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它包括混凝土入仓平台,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的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受料斗,所述受料斗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安装有第一竖直管,所述第一竖直管的末端通过第一弯曲缓冲段与第二竖直管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管通过第二弯曲缓冲段与第三竖直管相连,所述第三竖直管的末端通过第三弯曲缓冲段与第四竖直管相连,所述第四竖直管设置在待浇筑混凝土仓的正上方。此垂直下料装置能够满足垂直高度较大部位的混凝土下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属于混凝土下料装置,特别适用于垂直高度较大的部位混凝土下料。
技术介绍
在进行竖井内混凝土施工时,经常需要将混凝土料从井口垂直向下输送到浇筑仓位内。为减缓混凝土下落速度、防止混凝土骨料分离,需在混凝土垂直输送管上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一个缓冲装置。传统的缓冲装置(如MY-BOX管)一般都是管径较垂直下料管大,并在管内设置斜向钢板,此种装置存在如下不足:(1)结构复杂,加工难度大;(2)由于在管内设置斜向钢板,使得混凝土下落通道内形成数道“瓶颈”,容易堵管现象,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此垂直下料装置能够满足垂直高度较大部位的混凝土下料。为了实现上述的技术特征,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它包括混凝土入仓平台,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的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受料斗,所述受料斗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安装有第一竖直管,所述第一竖直管的末端通过第一弯曲缓冲段与第二竖直管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管通过第二弯曲缓冲段与第三竖直管相连,所述第三竖直管的末端通过第三弯曲缓冲段与第四竖直管相连,所述第四竖直管设置在待浇筑混凝土仓的正上方。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上设置有混凝土罐车,所述混凝土罐车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溜槽。所述第一弯曲缓冲段、第二弯曲缓冲段和第三弯曲缓冲段采用相同的安装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弯曲缓冲段包括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一竖直管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法兰相连,所述第一弯管和第二弯管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法兰相连,所述第二弯管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法兰与第二竖直管相连。所述待浇筑混凝土仓设置在已浇筑基础的顶部,所述待浇筑混凝土仓内部设置有浇筑模板,所述浇筑模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桁架结构。所述已浇筑基础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第一连接法兰、第二连接法兰、第三连接法兰和第四连接法兰上加工有法兰孔。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采用上述的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将垂直下料管划分为多段式结构,并将垂直下料管之间通过多个弯曲缓冲段相连,进而对垂直下料管作为缓冲结构,达到减缓混凝土下料速度,防止混凝土骨料分离的目的。2、通过所述的多个均布的受料斗能够同时向仓内进行浇筑,进而提高了浇筑效率,保证了浇筑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本技术的第二弯管主视图。图3本技术连接法兰主视图。图中:混凝土入仓平台1、受料斗2、第一连接法兰3、第一竖直管4、第二连接法兰5、第一弯管6、第三连接法兰7、第二弯管8、第四连接法兰9、第二竖直管10、第二弯曲缓冲段11、第三竖直管12、第三弯曲缓冲段13、第四竖直管14、待浇筑混凝土仓15、已浇筑基础16、空腔17、支撑桁架结构18、浇筑模板19、混凝土罐车20、下料溜槽21、第一弯曲缓冲段22、法兰孔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参见图1-3,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它包括混凝土入仓平台1,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1的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受料斗2,所述受料斗2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3安装有第一竖直管4,所述第一竖直管4的末端通过第一弯曲缓冲段22与第二竖直管10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管10通过第二弯曲缓冲段11与第三竖直管12相连,所述第三竖直管12的末端通过第三弯曲缓冲段13与第四竖直管14相连,所述第四竖直管14设置在待浇筑混凝土仓15的正上方。通过采用上述的垂直下料装置,能够方便的对垂直度较高的仓面进行浇筑,而且通过所述的多个受料斗2能够对提高浇筑效率。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1上设置有混凝土罐车20,所述混凝土罐车20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溜槽21。通过下料溜槽21能够方便的将混凝土罐车20送入到受料斗2内部,进而方便其下料。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弯曲缓冲段22、第二弯曲缓冲段11和第三弯曲缓冲段13采用相同的安装连接结构,所述第一弯曲缓冲段22包括第一弯管6和第二弯管8,所述第一弯管6和第一竖直管4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法兰5相连,所述第一弯管6和第二弯管8之间通过第三连接法兰7相连,所述第二弯管8的另一端通过第四连接法兰9与第二竖直管10相连。通过上述的多个弯曲缓冲段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达到减缓混凝土下料速度,防止混凝土骨料分离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待浇筑混凝土仓15设置在已浇筑基础16的顶部,所述待浇筑混凝土仓15内部设置有浇筑模板19,所述浇筑模板19之间设置有支撑桁架结构18。通过所述的浇筑模板19能够起到浇筑的目的。进一步的,所述已浇筑基础16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法兰3、第二连接法兰5、第三连接法兰7和第四连接法兰9上加工有法兰孔23。通过上述的连接法兰保证了连接效率。本技术的工作过程和原理为:当需要对垂直度较高的仓面进行浇筑时,将上述的垂直下料装置均布在待浇筑仓面上;然后,通过混凝土罐车20向受料斗2内部进行下料;最终,通过所述的垂直下料装置对混凝土进行下料。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入仓平台(1),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1)的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受料斗(2),所述受料斗(2)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3)安装有第一竖直管(4),所述第一竖直管(4)的末端通过第一弯曲缓冲段(22)与第二竖直管(10)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管(10)通过第二弯曲缓冲段(11)与第三竖直管(12)相连,所述第三竖直管(12)的末端通过第三弯曲缓冲段(13)与第四竖直管(14)相连,所述第四竖直管(14)设置在待浇筑混凝土仓(15)的正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混凝土入仓平台(1),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1)的内侧壁上均布设置有多个受料斗(2),所述受料斗(2)的底部通过第一连接法兰(3)安装有第一竖直管(4),所述第一竖直管(4)的末端通过第一弯曲缓冲段(22)与第二竖直管(10)相连,所述第二竖直管(10)通过第二弯曲缓冲段(11)与第三竖直管(12)相连,所述第三竖直管(12)的末端通过第三弯曲缓冲段(13)与第四竖直管(14)相连,所述第四竖直管(14)设置在待浇筑混凝土仓(15)的正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入仓平台(1)上设置有混凝土罐车(20),所述混凝土罐车(20)的出料口设置有下料溜槽(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新型混凝土垂直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曲缓冲段(22)、第二弯曲缓冲段(11)和第三弯曲缓冲段(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涛王文湘韩炳兰孟战南宋迎春苗铎张钊华赵冬芳张鹏费悦魏润鹏韩李张银李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葛洲坝集团三峡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