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架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架。
技术介绍
主体结构施工浇筑混凝土普遍使用砼泵管,尤其是高层建筑。由于,泵送混凝土时对泵管产生很大的冲击力,水平混凝土泵管就需要进行可靠固定,以防止泵管堵管。目前在施工中,混凝土泵管通常采用混凝土墩子固定,而使用混凝土墩子具有如下缺点:不能循环使用、在制作好后位置不能调整以及在后期需要人工凿除,耗费人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架,要解决传统砼泵管固定装置不能循环使用、在制作好后位置不能调整以及在后期需要人工凿除,耗费人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架,用于固定水平的混凝土泵管,该混凝土泵管支架包括有架体单元、连接杆件和卡箍;所述架体单元有两个、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架体单元均呈等腰梯形,包括有上底杆、下底杆和腰杆;所述上底杆纵向设置,在上底杆的顶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一凹槽,在上底杆的底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二凹槽;所述下底杆纵向设置在上底杆的下方,在下底杆的顶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三凹槽;所述腰杆的底端插在上底杆底部的第二凹槽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架,用于固定水平的混凝土泵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单元(2)、连接杆件(3)和卡箍(4);所述架体单元(2)有两个、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架体单元(2)均呈等腰梯形,包括有上底杆(2.1)、下底杆(2.2)和腰杆(2.3);所述上底杆(2.1)纵向设置,在上底杆(2.1)的顶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一凹槽(5),在上底杆(2.1)的底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二凹槽(6);所述下底杆(2.2)纵向设置在上底杆(2.1)的下方,在下底杆(2.2)的顶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三凹槽(7);所述腰杆(2.3)的底端插在上底杆(2.1)底部的第二凹槽(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泵管支架,用于固定水平的混凝土泵管(1);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架体单元(2)、连接杆件(3)和卡箍(4);所述架体单元(2)有两个、沿横向平行间隔布置;其中,每个架体单元(2)均呈等腰梯形,包括有上底杆(2.1)、下底杆(2.2)和腰杆(2.3);所述上底杆(2.1)纵向设置,在上底杆(2.1)的顶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一凹槽(5),在上底杆(2.1)的底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二凹槽(6);所述下底杆(2.2)纵向设置在上底杆(2.1)的下方,在下底杆(2.2)的顶部、沿纵向开有通长的第三凹槽(7);所述腰杆(2.3)的底端插在上底杆(2.1)底部的第二凹槽(6)中、与上底杆(2.1)固定连接,腰杆(2.3)的底端插在下底杆(2.2)顶部的第三凹槽(7)中、与下底杆(2.2)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件(3)有两根,沿纵向平行间隔连接在两个架体单元(2)之间;所述卡箍(4)有两个、分别设置在两个架体单元(2)的第一凹槽(5)中,用以将混凝土泵管(1)固定在两个架体单元(2)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万刚,韦静林,许远博,段长源,王斌园,李明太,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