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1311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具备:第1通路(52)及(53),其为了供对缸孔间部分(30L)及(30R)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于汽缸体,所述缸孔间部分(30L)及(30R)是汽缸孔(31)至(33)周围的汽缸体30的部分且是相邻的两个汽缸孔之间的汽缸体的部分;第2通路,其为了供对缸孔周围部分(30P)进行冷却的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于汽缸体,所述缸孔周围部分(30P)是汽缸孔周围的汽缸体的部分且是缸孔间部分以外的汽缸体的部分;以及冷却介质供给机构71至77、60至62及90、以及71至74、78、79及63至66,其能够以冷却介质对缸孔间部分的冷却程度与冷却介质对缸孔周围部分的冷却程度不同的方式向第1通路以及第2通路供给冷却介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利用冷却介质对内燃机进行冷却的内燃机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有利用冷却水对内燃机的汽缸盖以及汽缸体进行冷却的冷却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冷却装置(以下,称为“现有装置”)具有形成于汽缸盖的冷却水通路以及形成于汽缸体的冷却水通路。汽缸盖的冷却水通路(以下,称为“缸盖通路”)和汽缸体的冷却水通路(以下,称为“缸体通路”)互相独立地形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2-996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另外,对于内燃机,有降低内燃机的活塞以及其他可动部件的摩擦阻力(以下,称为“摩擦力”)的这一要求(以下,称为“摩擦力降低要求”)。为了响应该摩擦力降低要求,至少需要将汽缸孔周围的汽缸体的部分的温度维持为与摩擦力降低要求相应的范围的温度(以下,称为“摩擦力降低温度范围”)。不过,相邻的汽缸孔之间的汽缸体的部分(以下,称为“缸孔间部分”)从燃烧室中的燃烧接受的热量比缸孔间部分以外的汽缸孔周围的汽缸体的部分(以下,称为“缸孔周围部分”)从燃烧室中的燃烧接受的热量大。因此,在如现有装置那样缸孔间部分和缸孔周围部分由相同的冷却水进行冷却的情况下,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具备形成有多个汽缸孔的汽缸体、以及安装于该汽缸体的汽缸盖的内燃机,利用冷却介质对所述汽缸体以及所述汽缸盖进行冷却,在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中,具备:第1通路,该第1通路为了供对缸孔间部分进行冷却的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于所述汽缸体,所述缸孔间部分是所述汽缸孔周围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且是相邻的两个所述汽缸孔之间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第2通路,该第2通路为了供对缸孔周围部分进行冷却的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于所述汽缸体,所述缸孔周围部分是所述汽缸孔周围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且是所述缸孔间部分以外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以及冷却介质供给机构,该冷却介质供给机构能够...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4.14 JP 2017-0801951.一种内燃机的冷却装置,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适用于具备形成有多个汽缸孔的汽缸体、以及安装于该汽缸体的汽缸盖的内燃机,利用冷却介质对所述汽缸体以及所述汽缸盖进行冷却,在所述内燃机的冷却装置中,具备:第1通路,该第1通路为了供对缸孔间部分进行冷却的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于所述汽缸体,所述缸孔间部分是所述汽缸孔周围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且是相邻的两个所述汽缸孔之间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第2通路,该第2通路为了供对缸孔周围部分进行冷却的所述冷却介质通过而设置于所述汽缸体,所述缸孔周围部分是所述汽缸孔周围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且是所述缸孔间部分以外的所述汽缸体的部分;以及冷却介质供给机构,该冷却介质供给机构能够以所述冷却介质对所述缸孔间部分的冷却程度与所述冷却介质对所述缸孔周围部分的冷却程度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浦靖彦黑木炼太郎道川内亮三好悠司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