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桥梁桥墩防护
,尤其涉及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交通压力日益繁重,构建完善的城市立体交通网络成为解决这一困难的重要途径,道路桥梁作为城市与城际间立体交通网络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可靠性与安全性对保障城市道路交通的正常运行与居民的正常出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城市桥梁也越来越密集,由于道路桥梁的桥墩一般立于公路中间和两侧,极易造成车辆撞击桥墩的事故,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也严重影响桥梁的安全性。目前,对于道路桥梁桥墩的防护,在现有技术中并没有一个较好的方法,仅仅是对桥墩进行简单处理,一般较为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在道路桥梁桥墩的底部外周砌筑水泥隔离墩,以减小碰撞时车辆对桥墩的损害,减小损失,但是,由于隔离墩是水泥砌筑的,在撞击过程中隔离墩容易形成碎片飞溅,对车辆的损伤会很大,对车辆以及桥墩提供的保护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容易形成碎片飞溅,对车辆的损伤会很大,吸能缓冲效果不足,对车辆以及桥墩提供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包括:桥墩(1)、第一防护圈(2)、基座(3)、第二防护圈(4)、防护结构本体(5)、第一填充层(6)、第二填充层(7)、消能填充体(8)、吸能缓冲层(9)、固定缓冲层(10)、防撞圈(11)、防撞立柱(1001)、防护板(1002)、缓冲筒(1003);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底部的外壁包覆有鼓包状的防护结构本体(5),且防护结构本体(5)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状的基座(3);所述防护结构本体(5)由第一防护圈(2)与第二防护圈(4)构成;所述第二防护圈(4)的内层设置有吸能缓冲层(9),且吸能缓冲层(9)通过包覆方式与桥墩(1)相连接;所述吸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桥梁的桥墩防护结构,包括:桥墩(1)、第一防护圈(2)、基座(3)、第二防护圈(4)、防护结构本体(5)、第一填充层(6)、第二填充层(7)、消能填充体(8)、吸能缓冲层(9)、固定缓冲层(10)、防撞圈(11)、防撞立柱(1001)、防护板(1002)、缓冲筒(1003);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1)底部的外壁包覆有鼓包状的防护结构本体(5),且防护结构本体(5)的底部设置有环形状的基座(3);所述防护结构本体(5)由第一防护圈(2)与第二防护圈(4)构成;所述第二防护圈(4)的内层设置有吸能缓冲层(9),且吸能缓冲层(9)通过包覆方式与桥墩(1)相连接;所述吸能缓冲层(9)的外侧设置有消能填充体(8),且消能填充体(8)通过包覆的方式与吸能缓冲层(9)相连接;所述第一防护圈(2)的内部设置有固定缓冲层(10),且固定缓冲层(10)通过包覆方式与消能填充体(8)相连接;所述防撞立柱(1001)成环形状均匀排列在固定缓冲层(10)的内部,且固定缓冲层(10)的底端通过螺栓与基座(3)相连接;所述防撞立柱(1001)的两侧设置有防护板(1002),且防护板(1002)通过螺栓与防撞立柱(1001)相连接;所述防护板(1002)的内侧面设置有椭圆形的缓冲筒(1003),且缓冲筒(1003)通过螺栓与防护板(1002)相连接;所述固定缓冲层(10)与消能填充体(8)之间设置有第二填充层(7),且第二填充层(7)通过浇筑方式与固定缓冲层(10)及消能填充体(8)相连接;所述固定缓冲层(10)的外侧设置有N个半圆弧形防撞圈(11),且防撞圈(11)呈环形状均匀排列在固定缓冲层(10)的外壁;所述防撞圈(11)与固定缓冲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