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380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链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包括第一核心连接台、第二核心连接台,以及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第一预制构件和第二预制构件之间设有链式连接结构,链式连接结构包括若干连接单元,每两个连接单元之间呈铰链连接形成一个围绕第一核心连接台和第二核心连接台的环形;每一连接单元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一个锚固孔,每一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和每一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均采用螺栓与相对应的连接单元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现场工作量小,结构简单,验收方便简洁,能够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预制件的连接结构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链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造
,特别涉及链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采用的预制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基本的都是采用套筒连接、预应力套管、承插或者插槽等直接连接形式,这些都存在施工精度要求高、难以检测或者现浇接头养生时间长等弊端。如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的方式,通常采用金属材料制作的有一定壁厚的空心圆柱套筒,首先把钢筋从两头开口的部位插入套筒,两根钢筋在同一轴线上,钢筋端部没有接触上并且不必再进行绑扎搭接,然后通过套筒上的预留灌浆孔,给套筒内部灌充添有膨胀剂的高强复合砂浆,使其充满套筒内部剩余的空隙部分,这样便将两节钢筋通过套筒接头连接在了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存在内部灌浆是否密实无法检测的缺点。而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构造通过预埋于盖梁或承台内的灌浆金属波纹管连接墩身内伸出的钢筋,该构造与灌浆套筒连接构造类似,虽然在一倍直径内即可开展后续施工,但要求预制墩身的钢筋伸出量较长,需要满足纵筋足够的锚固长度。对于如承插式接缝连接构造,通常是将预制墩身插入基础对应的预留孔内,底部铺设一定厚度的砂浆,周围用半干硬性混凝土填充。这种连接构造需要插入深度较大,且抗固接效果不佳。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链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1’)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核心连接台(13)、第二核心连接台(1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13’)周边、且互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1’)之间设有链式连接结构(2),所述链式连接结构(2)包括若干连接单元(21),每两个所述连接单元(21)之间呈铰链连接形成一个围绕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链式预制构件连接结构,包括第一预制构件(1)和第二预制构件(1’),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1’)互相连接的一端的端面分别包括位于所述端面中心位置的第一核心连接台(13)、第二核心连接台(13’),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13’)周边、且互相一一对应的若干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和第二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构件(1)和所述第二预制构件(1’)之间设有链式连接结构(2),所述链式连接结构(2)包括若干连接单元(21),每两个所述连接单元(21)之间呈铰链连接形成一个围绕所述第一核心连接台(13)和所述第二核心连接台(13’)的环形;每一所述连接单元(21)的中间位置均设有一个锚固孔,每一所述锚固孔均对应一个所述第一预制构件连接钢筋(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卓明周良陆元春沙丽新唐祖宁何晓光李雪峰朱鹏志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