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耐火耐蚀钢以及中厚钢板和薄钢板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钢结构用钢
,涉及一种抗震耐火耐蚀钢以及中厚钢板和薄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钢结构建筑具有空间利用率大、设计灵活美观、可循环利用等优势,需求日益增多。然而,普通钢结构用钢的耐火性和耐蚀性欠佳,往往需要涂覆多层、较厚的防蚀涂料和防火涂料来解决消防安全和防止锈蚀的难题,大幅度提高了钢结构建筑的建造成本,延长了建造周期。因此,实现抗震、耐火、耐蚀等功能复合化成为了钢结构用钢的发展趋势。耐蚀性能因应用环境而异,技术上主要受合金成本限制,而抗震性能要求钢材常温下具有0.85以下的屈强比、17%-20%以上的延伸率,耐火性能要求钢材600℃高温屈服强度不低于室温屈服强度标准要求的2/3,后两者的要求对于屈服强度600MPa级及其以上钢结构用钢而言具有很大的技术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抗震耐火耐蚀钢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建筑用钢的抗震耐火耐蚀等综合性能较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震耐火耐蚀钢,组成为:C: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耐火耐蚀钢,其特征在于,组成为:C:0.05~0.11wt.%、Si:0.10~0.30wt.%、Mn:1.00~2.00wt.%、Ni:1.00~1.50wt.%、Cu:1.00~1.50wt.%、Mo:0.50~0.60wt.%、Nb:0.05~0.10wt.%、V:0.05~0.10wt.%、Ti:0.010~0.030wt.%、Al:0.015~0.035wt.%、B:0~0.0018wt.%、P: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耐火耐蚀钢,其特征在于,组成为:C:0.05~0.11wt.%、Si:0.10~0.30wt.%、Mn:1.00~2.00wt.%、Ni:1.00~1.50wt.%、Cu:1.00~1.50wt.%、Mo:0.50~0.60wt.%、Nb:0.05~0.10wt.%、V:0.05~0.10wt.%、Ti:0.010~0.030wt.%、Al:0.015~0.035wt.%、B:0~0.0018wt.%、P:<0.015wt.%、S:<0.010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震耐火耐蚀钢,其特征在于,组成为:C:0.05~0.09wt.%、Si:0.25~0.28wt.%、Mn:1.10~1.80wt.%、Ni:1.15~1.45wt.%、Cu:1.05~1.45wt.%、Mo:0.55~0.58wt.%、Nb:0.06~0.09wt.%、V:0.058~0.092wt.%、Ti:0.015~0.028wt.%、Al:0.025~0.030wt.%、B:0.0002~0.0012wt.%、P:<0.015wt.%、S:<0.010wt.%,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震耐火耐蚀钢,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震耐火耐蚀钢为厚度40mm以上的钢板,B含量为0.0008~0.0018wt.%。4.一种抗震耐火耐蚀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抗震耐火耐蚀钢,所述中厚钢板为厚度大于20mm的钢板;所述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连铸坯或铸锭加热,均热,得到均热后的钢坯;步骤2:对均热后的钢坯进行热轧粗轧和热轧精轧,得到热轧后的钢板;步骤3:对热轧后的钢坯进行第一次层流冷却,第一次层流冷却的返红温度为400℃以下,随后进行第一次空冷获得马氏体组织,得到第一次空冷后的钢坯;步骤4:对第一次空冷后的钢坯加热至650-700℃进行两相区等温热处理,得到热处理后的钢坯;步骤5:对热处理后的钢坯进行第二次层流冷却,第二次层流冷却的返红温度400-500℃,固溶60wt.%以上的铜,随后进行第二次空冷,得到抗震耐火耐蚀中厚钢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震耐火耐蚀中厚钢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开坯后的连铸坯或开坯后的铸锭加热,均热,得到均热后的钢坯,加热温度为1180-1250℃,均热时间为0.5-3h;步骤2:对均热后的钢坯进行热轧粗轧和热轧精轧,得到热轧后的钢板,热轧粗轧轧制3-6道次,热轧精轧轧制5-10道次,热轧粗轧的开轧温度为1180-1220℃,热轧粗轧的终轧温度为1135-1170℃,热轧精轧的开轧温度为995-1010℃,热轧精轧的终轧温度为850-950℃;步骤3:对热轧后的钢坯进行第一次层流冷却,第一次层流冷却的返红温度为400℃以下,第一次层流冷却的速度大于10℃/s,随后进行第一次空冷至200℃以下获得马氏体组织,得到第一次空冷后的钢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昭东,王鑫,曹燕光,雍岐龙,陈润农,陈颖,王慧敏,杨忠民,沈俊昶,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中联先进钢铁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