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0275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3 0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舒适隔热层,所述舒适隔热层为绒类面料。所述绒类面料为双面绒面料,双面绒面料采用双面毛圈坯布经拉毛、定型而成,双面毛圈坯布由外层毛圈纱、内层毛圈纱和底纱一起在毛圈机上按参数编织构成。外层毛圈纱构成舒适隔热层的外层绒面层,内层毛圈纱构成舒适隔热层的内层绒面层。本面料制成的服装具有永久阻燃性能,防护服可多次使用,阻燃性能不衰减。

A fire fighting protective clothing fabric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fire extinguishing protective clothing fabric,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layer, a waterproof breathable layer and a comfortable heat insulation layer. The comfortable heat insulation layer is a wool fabric. The cashmere fabric is double-sided cashmere fabric. The double-sided cashmere fabric is made of double-sided cashmere blank cloth by drawing and setting. The double-sided cashmere blank cloth is composed of outer cashmere yarn, inner cashmere yarn and bottom yarn, which are woven together on the looper machine according to parameters. The outer loop yarn constitutes the outer layer of comfortable thermal insulation, while the inner loop yarn constitutes the inner layer of comfortable thermal insulation. The clothes made of this fabric have permanent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The protective clothes can be used many times, and the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do not deca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
技术介绍
采用绒类面料能够大幅提高灭火防护服面料的热防护性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发布的GA10-2014《消防员灭火防护服》规定,灭火防护服整体热防护系数(TPP)≥28,TPP试验是通过对织物表面导致人体二度烧伤(灼伤)所需热能测定,评价服装热防护的相对性能,TPP值越高,隔热效果好,热防护效果好。现有消防服采用四层结构,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隔热层和舒适层,其制衣过程裁剪及缝纫工作量,而且TPP值也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灭火效果好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点是,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舒适隔热层,所述舒适隔热层为绒类面料。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绒类面料为双面绒面料,双面绒面料采用双面毛圈坯布经拉毛、定型而成,双面毛圈坯布由外层毛圈纱、内层毛圈纱和底纱一起在毛圈机上按参数编织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外层毛圈纱由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长丝构成,所述的阻燃长丝为芳纶长丝、聚苯并咪唑长丝、芳砜纶长丝、抗静电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内层毛圈纱由聚酰亚胺纱线、阻燃粘胶纱线、芳纶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阻燃涤纶长丝的质量占双面毛圈坯布总质量的百分比为8%-30%。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内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粘胶纱线混纺纱线,其中内层毛圈纱中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粘胶纱线的质量比为1-5: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和芳纶长丝混纺纱线,内层毛圈纱为阻燃粘胶纱线,其中外层毛圈纱中聚酰亚胺纱线和芳纶长丝的质量比为1-5:1。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所述的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和抗静电长丝混纺纱线,内层毛圈纱为阻燃粘胶纱线,其中外层毛圈纱中聚酰亚胺纱线和抗静电长丝的质量比为50: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舒适隔热层为双面绒面料,双面绒面料采用双面毛圈坯布经拉毛、定型而成,外层毛圈纱构成舒适隔热层的外层绒面层,内层毛圈纱构成舒适隔热层的内层绒面层。阻燃涤纶长丝阻燃涤纶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作为底纱编织成圈,保证整个绒类面料具有较高强力以及伸展性,保证面料穿着不变形;并且阻燃涤纶熔点低,采用现有定型设备能够实现定型,保证绒类面料具有出色的尺寸稳定性,水洗缩率小;但是阻燃涤纶存在融滴问题,融滴后和皮肤接触会造成皮肤烧伤;为消除布面融滴,将外层毛圈纱采用聚酰亚胺纱线,聚酰亚胺纱线在编织坯布时,一部分和阻燃涤纶长丝同时编织线圈,另一部分在织物表面形成拉长沉降弧,后经过拉毛,剪毛,定型工艺形成内层面料表层的绒毛,包裹住阻燃涤纶长丝,聚酰亚胺具有极限氧指数高,损毁长度小、碳化小、不融滴的特性能够有效改善混纺、混织面料的阻燃性能,提高面料极限氧指数,减少损毁长度,能够消除布面融滴;外层还可以包含芳纶、聚苯并咪唑,芳纶和聚苯并咪唑阻燃性能优异,回潮率高,不易产生静电,穿着舒适。内层毛圈纱包含聚酰亚胺、芳纶、阻燃粘胶一种或几种,聚酰亚胺、芳纶、阻燃粘胶都具有碳化不融滴的效果,采用聚酰亚胺能够进一步防止面料的融滴,阻燃粘胶能够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另外阻燃粘胶具有较高的回潮率,柔软舒适,并且碳化不融滴,作为内层,能够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另外面料为三层,能够减少制衣过程裁剪及缝纫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本面料制成的服装具有永久阻燃性能,防护服可多次使用,阻燃性能不衰减。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舒适隔热层,所述舒适隔热层为绒类面料,所述绒类面料为双面绒面料,双面绒和单面绒相比能够储存更多空气,提高面料整体隔热性能。双面绒面料采用双面毛圈坯布经过拉毛、刷毛、剪毛、定型整理而成,双面针织绒类面料具有更加柔和手感,作为防护服内层面料,亲肤舒适;双面毛圈坯布由外层毛圈纱、内层毛圈纱和底纱一起在毛圈机上按参数编织构成。外层毛圈纱构成与防水透气层相连的舒适隔热层的外层绒面层,内层毛圈纱构成舒适隔热层的内层绒面层。实施例2,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阻燃涤纶具有优异的物理机械性能,作为底纱编织成圈,保证整个绒类面料具有较高强力以及伸展性,保证面料穿着不变形;并且阻燃涤纶熔点低,采用现有定型设备能够实现定型,保证绒类面料具有出色的尺寸稳定性,水洗缩率小;但是阻燃涤纶存在融滴问题,融滴后和皮肤接触会造成皮肤烧伤。实施例3,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为消除布面融滴,外层绒面层采用聚酰亚胺纱线,聚酰亚胺纱线在编织坯布时,一部分和阻燃涤纶长丝同时编织线圈,另一部分在织物表面形成拉长沉降弧,后经过拉毛,剪毛,定型工艺形成内层面料表层的绒毛,包裹住阻燃涤纶长丝,聚酰亚胺无融滴,碳化小,能够消除布面融滴。实施例4,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外层毛圈纱由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长丝构成,所述的阻燃长丝为芳纶长丝、聚苯并咪唑长丝、芳砜纶长丝、抗静电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内层毛圈纱由聚酰亚胺纱线、阻燃粘胶纱线、芳纶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聚酰亚胺纱线、阻燃粘胶纱线、芳纶长丝都具有碳化不融滴的效果,采用聚酰亚胺能够进一步防止面料的融滴,阻燃粘胶能够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实施例6,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阻燃涤纶长丝的质量占双面毛圈坯布总质量的百分比为8%-30%。采用此质量百分比的阻燃涤纶,技能保证面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又不会产生融滴。实施例7,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的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内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粘胶纱线混纺纱线,其中内层毛圈纱中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粘胶纱线的质量比为1:1。实施例8,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的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和芳纶长丝混纺纱线,内层毛圈纱为阻燃粘胶纱线,其中外层毛圈纱中聚酰亚胺纱线和芳纶长丝的质量比为2:1。实施例9,根据实施例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所述的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和抗静电长丝混纺纱线,内层毛圈纱为阻燃粘胶纱线,其中外层毛圈纱中聚酰亚胺纱线98%,抗静电长丝2%。将实施例7制得的双面绒为双面绒1,实施例9制得的双面绒为双面绒2与现有消防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舒适隔热层,所述舒适隔热层为绒类面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层、防水透气层和舒适隔热层,所述舒适隔热层为绒类面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绒类面料为双面绒面料,双面绒面料采用双面毛圈坯布经拉毛、定型而成,双面毛圈坯布由外层毛圈纱、内层毛圈纱和底纱一起在毛圈机上按参数编织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纱采用阻燃涤纶长丝。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毛圈纱为聚酰亚胺纱线。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毛圈纱由聚酰亚胺纱线和阻燃长丝构成,所述的阻燃长丝为芳纶长丝、聚苯并咪唑长丝、芳砜纶长丝、抗静电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灭火防护服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毛圈纱由聚酰亚胺纱线、阻燃粘胶纱线、芳纶长丝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成。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士华严成潘虹王欢胡珊珊唐闻涛陶明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奥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