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9000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包括第一桥梁体、第二桥梁体,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的弹性橡胶块紧贴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侧壁,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的抗震装置包括滑动板、滑轮、压块、第一支撑杆、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倾斜设置,固定板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上方,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与固定板平行,滑动板较高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滑轮与压块均与固定板接触,且压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滑动板之间连接有摆动板,所述的抗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缓冲装置。

A high strength earthquake resistant expansion joint for Bridge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strength earthquake-resistant expansion joint applied to a bridg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bridge body and a second bridge body. An elastic rubber block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bridge body and the second bridge body. The elastic rubber block is close to the side wall of the first bridge body and the second bridge body, and the first bridge body and the first bridge body are described. The top part of the second bridge body is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n anti-seismic device, the anti-seismic device comprises a sliding plate, a pulley, a press block, a first support rod and a fixed plate. The fixed plate is inclined to be fixed on the top of the first bridge body and the second bridge body through a number of first support rods. The top part of the fixed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plate, a pulley, a press block, a first support rod and a fixed plate. The sliding plate is parallel to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higher end of the slid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ey. The pulley and the pressing block are in contact with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pressing block and the fixing plate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A swing plate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two sliding plates, and a buffer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top of the anti-seismic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
本技术涉及桥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
技术介绍
目前,广泛使用的桥梁伸缩缝结构有两类,一类是支撑式的,这类伸缩缝直接支承车辆载荷,如板式橡胶伸缩缝、钢板伸缩缝,他们有如下不足,结构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容易变形损坏、养护维修困难、密封性能较差、价格比较昂贵,另外车辆经过时会有明显感觉,甚至会出现跳车现象,另一类是对接式的,这类伸缩缝不直接承载车辆荷载,如橡胶伸缩缝、填灌式伸缩缝,前者由于橡胶本身弹性小、易老化,因而容易出现橡胶断裂、脱落、跳起等危害,从而丧失其应有的功能,后者由于填缝料与粘结界面之间受力机理复杂,同时填缝料本身的质量、结构形式、施工工艺、施工条件、桥梁梁体伸缩变化规律的不易掌握,使得填缝料与粘结界面之间易产生裂缝,从而会出现伸缩缝渗水、甚至填缝料脱落等病害。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包括第一桥梁体、第二桥梁体,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的弹性橡胶块紧贴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侧壁,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的抗震装置包括滑动板、滑轮、压块、第一支撑杆、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倾斜设置,固定板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沿桥体的长度方向上,由靠近弹性橡胶块至远离弹性橡胶块逐渐减小,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与固定板平行,滑动板较高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滑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滑轮与压块均与固定板接触,且压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滑动板之间连接有摆动板,所述的抗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缓冲装置。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沥青混凝体、加固层、高分子填充泡沫、抗压板、夹板、第二支撑杆,所述的缓冲装置的两端为加固层,两加固层相互靠近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沥青混凝体,沥青混凝体紧贴两加固层,所述的沥青混凝体由液态的沥青与玄武石颗粒混合而成,沥青混凝体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板,所述的承接板为竖直段与水平段构成的倒L型,加固层与沥青混凝层之间通过第一螺栓固定连接,第一螺栓穿过承接板的竖直段,沥青混凝体的底部与承接板的水平段通过第二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承接板水平段之间通过抗压板相连接,抗压板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抗压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夹板,夹板与抗压板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沥青混凝体之间设置有高分子填充泡沫,高分子填充泡沫与夹板、抗压板之间浇注填充形成。对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缓冲装置与抗震装置之间设置有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为两个且分别靠近缓冲装置的两端,支撑柱的顶部与加固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的底部与桥梁的顶部固定连接。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桥梁伸缩缝的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天气变化对该桥梁伸缩缝的影响较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示为:1、第一桥梁体;2、第二桥梁体;3、弹性橡胶块;4、沥青混凝体;5、加固层;6、高分子填充泡沫;7、抗压板;8、夹板;9、第二支撑杆;10、摆动板;11、第一螺栓;12、第二螺栓;13、滑动板;14、滑轮;15、压块;16、第一支撑杆;17、固定板;18、支撑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参照图1,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包括第一桥梁体1、第二桥梁体2,所述的第一桥梁体1与第二桥梁体2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块3,所述的弹性橡胶块3紧贴第一桥梁体1与第二桥梁体2的侧壁,弹性橡胶块3具有较好的弹性,当桥体受到撞击时,弹性橡胶块3能够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所述的第一桥梁体1与第二桥梁体2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的抗震装置包括滑动板13、滑轮14、压块15、第一支撑杆16、固定板17,所述的固定板17倾斜设置,固定板17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16固定于第一桥梁体1与第二桥梁体2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16的高度沿桥体的长度方向上,由靠近弹性橡胶块3至远离弹性橡胶块3逐渐减小,所述的固定板17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13,所述的滑动板13与固定板17平行,滑动板13较高的一端设置有滑轮14,滑动板13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15,滑轮14与压块15均与固定板17接触,且压块15与固定板17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滑动板13之间连接有摆动板10,当随着天气变化时,桥梁本身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滑动板13会在固定板17上产生一定的位移,此时,摆动板10也会随之运动,这样的连动效应可以有效的减少桥梁热胀冷缩对桥梁本身的破坏,提高桥梁使用的安全性,所述的抗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对桥梁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桥体受力断裂。更为完善的,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沥青混凝体4、加固层5、高分子填充泡沫6、抗压板7、夹板8、第二支撑杆9,所述的缓冲装置的两端为加固层5,两加固层5相互靠近的端面之间设置有沥青混凝体4,沥青混凝体4紧贴两加固层5,所述的沥青混凝体4由液态的沥青与玄武石颗粒混合而成,沥青混凝体4的底部设置有承接板,所述的承接板为竖直段与水平段构成的倒L型,加固层5与沥青混凝层4之间通过第一螺栓11固定连接,第一螺栓11穿过承接板的竖直段,沥青混凝体4的底部与承接板的水平段通过第二螺栓12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承接板水平段之间通过抗压板7相连接,抗压板7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这种结构能够增强抗压板7的抗压能力,抗压板7的上方水平设置有夹板8,夹板8与抗压板7之间通过第二支撑杆9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沥青混凝体4之间设置有高分子填充泡沫6,高分子填充泡沫6与夹板8、抗压板7之间浇注填充形成,这样设计的意义在于,高分子填充泡沫6保证了夹板8与抗压板7的稳固性,增强了抗压板7的抗变形的能力,同时,高分子填充泡沫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更为优化的,所述的缓冲装置与抗震装置之间设置有支撑柱18,所述的支撑柱18为两个且分别靠近缓冲装置的两端,支撑柱18的顶部与加固层5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撑柱18的底部与桥梁的顶部固定连接,这样设计的优点在于,支撑柱18能够加强缓冲装置的稳固性,延长桥梁伸缩缝的使用寿命。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技术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范围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定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梁体、第二桥梁体,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的弹性橡胶块紧贴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侧壁,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的抗震装置包括滑动板、滑轮、压块、第一支撑杆、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倾斜设置,固定板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沿桥体的长度方向上,由靠近弹性橡胶块至远离弹性橡胶块逐渐减小,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与固定板平行,滑动板较高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滑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滑轮与压块均与固定板接触,且压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滑动板之间连接有摆动板,所述的抗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缓冲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桥梁体、第二桥梁体,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之间设置有弹性橡胶块,所述的弹性橡胶块紧贴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侧壁,所述的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顶部分别设置有抗震装置,所述的抗震装置包括滑动板、滑轮、压块、第一支撑杆、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倾斜设置,固定板通过若干第一支撑杆固定于第一桥梁体与第二桥梁体的上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高度沿桥体的长度方向上,由靠近弹性橡胶块至远离弹性橡胶块逐渐减小,所述的固定板的顶部设置有滑动板,所述的滑动板与固定板平行,滑动板较高的一端设置有滑轮,滑动板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块,滑轮与压块均与固定板接触,且压块与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的两滑动板之间连接有摆动板,所述的抗震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缓冲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桥梁的高强度抗震伸缩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缓冲装置包括沥青混凝体、加固层、高分子填充泡沫、抗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龙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夙凡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