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993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包括主体,主体为中空结构,主体的外侧壁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上表面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第一搅拌杆贯穿主体侧壁的中心位置且向其内腔延伸,第一搅拌杆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主体内设有关于第一搅拌杆相对称的两个第二搅拌杆,第二搅拌杆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同,位于主体外侧第一搅拌杆的外侧壁上套设有第一齿轮,位于主体外侧第二搅拌杆的外侧壁上均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泡沫和水泥浆混合的更均匀,而且便于控制浇注装置的移动。

Pouring device for widening construction of air bubble mixed lightweight soil roadbe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uring device for the widening construction of the lightweight soil subgrade with air bubble mixing, which comprises a main body with a hollow structure, a supporting plate connected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main body, a motor connected to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supporting plate, a first stirr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motor through a coupling, and a first stirring rod penetrating the side wall of the main body. The first stirr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piral blade, the main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econd stirring rods relative to the first stirring rod, the second stirring rod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spiral blade, and the spiral direction of the first spiral blade and the second spiral blade is the same, and the first stirring rod is located outside the main body. A first gear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wall, and a second gear engaged with the first gear is sleev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second stirring rod outside the main bod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ensures that the foam and cement slurry are mixed more evenly, and is convenient for controlling the movement of the pou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基拼宽
,尤其涉及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
技术介绍
气泡混合轻质土,是通过气泡机的发泡系统将发泡剂用机械方式充分发泡,并将泡沫与水泥浆均匀混合,然后经过发泡机的泵送系统进行现浇施工或模具成型,经自然养护所形成的一种含有大量封闭气孔的新型轻质路基填筑材料,同时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效果。现有技术中,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在对泡沫和水泥浆混合的时候,不能混合的更均匀,影响浇注质量,而且浇注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不便于移动,影响施工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浇注装置在对泡沫和水泥浆混合的时候,混合不均匀,影响浇注质量,而且浇柱装置在施工过程中,不便于移动,影响施工效率的问题,而提出的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所述第一搅拌杆贯穿主体侧壁的中心位置且向其内腔延伸,所述第一搅拌杆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所述主体内设有关于第一搅拌杆相对称的两个第二搅拌杆,所述第二搅拌杆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所述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同,位于所述主体外侧第一搅拌杆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位于所述主体外侧第二搅拌杆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优选的,所述主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主体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环形槽,两个所述环形槽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环形槽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远离弹簧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穿过环形槽的槽口且向下延伸转动连接有定位板,所述环形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块,所述转动杆靠近固定板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卡块。优选的,所述主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优选的,所述主体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且出料管上设有阀门。优选的,所述第一搅拌杆和第二搅拌杆与主体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优选的,所述定位板远离转动杆的侧壁上设有摩擦垫。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通过设置主体、电机、第一搅拌杆、第一螺旋叶片、第二搅拌杆、第二螺旋叶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启动电机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上的第一螺旋叶片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二搅拌杆上的第二螺旋叶片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螺旋方向相同,从而使第一螺旋叶片和第二螺旋叶片的搅拌方向相反,保证泡沫和水泥浆混合的更均匀,提高浇注质量。2、该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通过设置主体、万向轮、环形槽、弹簧、固定板、转动杆、定位板、限位块和卡块,主体在进行浇注施工时,通过转动环形槽内的转动杆,使转动杆两侧的卡块与环形槽侧壁上的限位块脱离,固定板受到弹簧的张力,带动与固定板转动连接的转动杆下降,转动杆连接有定位板,从而使定位板压紧地面,增大主体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主体在浇注过程中不发生滑动,主体需要移动时,先压缩转动杆,然后转动转动杆将卡块与限位块进行卡接,使定位板与地面不接触,通过万向轮,推动主体自由移动,保证浇注装置可以自由控制移动,提高施工效率。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保证泡沫和水泥浆混合的更均匀,而且便于控制浇注装置的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A部分的放大图。图中:1主体、2支撑板、3电机、4第一搅拌杆、5第一螺旋叶片、6第二搅拌杆、7第二螺旋叶片、8第一齿轮、9第二齿轮、10万向轮、11环形槽、12弹簧、13固定板、14转动杆、15定位板、16限位块、17卡块、18进料口、19出料管、20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参照图1-2,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包括主体1,主体1为中空结构,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4,第一搅拌杆4贯穿主体1侧壁的中心位置且向其内腔延伸,第一搅拌杆4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5,主体1内设有关于第一搅拌杆4相对称的两个第二搅拌杆6,第二搅拌杆6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第一螺旋叶片5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螺旋方向相同,位于主体1外侧第一搅拌杆4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8,位于主体1外侧第二搅拌杆6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9,启动电机3顺时针转动,带动第一搅拌杆4上的第一螺旋叶片5顺时针转动,通过第一齿轮8和第二齿轮9,带动第二搅拌杆6上的第二螺旋叶片7逆时针转动,第一螺旋叶片5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螺旋方向相同,从而使第一螺旋叶片5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搅拌方向相反,保证泡沫和水泥浆混合的更均匀,提高浇注质量。主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主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环形槽11,两个环形槽11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2,弹簧12远离环形槽11槽底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3,固定板13远离弹簧12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远离固定板13的一端穿过环形槽11的槽口且向下延伸转动连接有定位板15,环形槽1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块16,转动杆14靠近固定板1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卡块17,主体1在进行浇注施工时,通过转动环形槽11内的转动杆14,使转动杆14两侧的卡块17与环形槽11侧壁上的限位块16脱离,固定板13受到弹簧12的张力,带动与固定板13转动连接的转动杆14下降,转动杆14连接有定位板15,从而使定位板15压紧地面,增大主体1与地面的摩擦力,保证主体1在浇注过程中不发生滑动,主体1需要移动时,先压缩转动杆14,然后转动转动杆14将卡块17与限位块16进行卡接,使定位板15与地面不接触,通过万向轮10,推动主体1自由移动,保证浇注装置可以自由控制移动,提高施工效率。主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8,方便加料。主体1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9,且出料管19上设有阀门20,通过阀门20控制出料管19浇注的速度。第一搅拌杆4和第二搅拌杆6与主体1的连接处均设有密封垫,防止搅拌物料从连接处的缝隙渗漏出来。定位板15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4),所述第一搅拌杆(4)贯穿主体(1)侧壁的中心位置且向其内腔延伸,所述第一搅拌杆(4)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5),所述主体(1)内设有关于第一搅拌杆(4)相对称的两个第二搅拌杆(6),所述第二搅拌杆(6)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所述第一螺旋叶片(5)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螺旋方向相同,位于所述主体(1)外侧第一搅拌杆(4)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8),位于所述主体(1)外侧第二搅拌杆(6)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9)。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为中空结构,所述主体(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第一搅拌杆(4),所述第一搅拌杆(4)贯穿主体(1)侧壁的中心位置且向其内腔延伸,所述第一搅拌杆(4)上设有第一螺旋叶片(5),所述主体(1)内设有关于第一搅拌杆(4)相对称的两个第二搅拌杆(6),所述第二搅拌杆(6)上设有第二螺旋叶片(7),所述第一螺旋叶片(5)和第二螺旋叶片(7)的螺旋方向相同,位于所述主体(1)外侧第一搅拌杆(4)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第一齿轮(8),位于所述主体(1)外侧第二搅拌杆(6)的外侧壁上均固定套设有与第一齿轮(8)相啮合的第二齿轮(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气泡混合轻质土路基拼宽施工的浇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0),所述主体(1)的下表面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环形槽(11),两个所述环形槽(11)的槽底均固定连接有弹簧(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梅徐伟龙李俊陈永新许志东谢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北二环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