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934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其包括管体、过滤部和盖,所述管体顶部开口,所述过滤部嵌套在所述管体内,并位于所述管体的顶部;所述过滤部的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微藻过滤层,所述过滤部的中部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将所述过滤部分隔成大颗粒分离区和微藻分离区,所述大颗粒分离区和微藻分离区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大颗粒过滤层与所述过滤部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设置于所述管体和过滤部的顶部。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离心管,仅需要一次离心即可将藻、水和大颗粒杂质分开,无需进行额外的过滤步骤,简化了操作,并且防止了样品的意外损失。

A centrifuge tube for separating microalgae from water bodi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centrifugal tube for separating microalgae in water body, which comprises a tube body, a filter part and a cover. The top opening of the tube body is nested in the tube body and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tube body; the top opening of the filter part and the bottom opening of the filter part are provided with a microalgae filter layer, and the middle of the filter part. A large particle filter layer is arranged at the part, and the filtering part is divided into a large particle separation area and a microalgae separation area. The large particle separation area and a microalgae separation area are fixed and connected, an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arge particle filter layer and the filtering part is detachable and connected. The cover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ube body and the filtering part. By using the centrifugal tube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algae, water and large particle impurities can be separated by only one centrifugation, and the operation is simplified without additional filtering steps, and the unexpected loss of the sample is preven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
本技术涉及微藻分离装置,更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
技术介绍
微藻是一类个体微小的光能自养和/或异养型单细胞生物,具有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光合效率高、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等特点。微藻每年固定的CO2约占全球净光合产量的40%,再加上其富含酯类、烃类、蛋白、可溶性多糖,以及虾青素、β-胡萝卜素等高价值天然色素,因此在环保、能源和健康等问题倍受瞩目的今天,微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将微藻从水体中分离是微藻纯化、养殖等不可或缺的步骤。通常的分离方法包括离心、过滤等。然而,对于从野外采集的微藻水样而言,水体中的微藻含量比较低,并且往往含有泥沙等大颗粒物质。单纯的离心无法去除这些大颗粒物质,需要先将这些大颗粒物质滤除,再通过离心或更小孔径的过滤才能分离出水体中的微藻。操作步骤多,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其包括管体、过滤部和盖,所述管体顶部开口,所述过滤部嵌套在所述管体内,并位于所述管体的顶部;所述过滤部的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微藻过滤层,所述过滤部的中部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将所述过滤部分隔成大颗粒分离区和微藻分离区,所述大颗粒分离区和微藻分离区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大颗粒过滤层与所述过滤部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设置于所述管体和过滤部的顶部。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离心管,仅需要一次离心即可将藻、水和大颗粒杂质分开,无需进行额外的过滤步骤,简化了操作,并且防止了样品的意外损失。离心后,可移除大颗粒过滤层,然后重悬微藻过滤层上吸附的微藻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步骤。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微藻过滤层由孔径1-10μm的滤膜和支持该滤膜的基层组成。一般孔径小于10μm时,微藻细胞无法通过滤膜。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大颗粒过滤层由孔径为50-100μm的滤膜和支持该滤膜的基层组成。微藻细胞一般都能通过孔径大于50μm的滤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部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支持结构,所述大颗粒过滤层搁置于所述支持结构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部通过顶部向外的凸缘支持于所述管体的顶部,所述盖与所述过滤部的顶部开口螺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离心管的示意图;图2为过滤部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管体,2、过滤部,3、盖,21、微藻分离区,22、大颗粒分离区,23、凸缘,24、支持结构,211微藻过滤层,221、大颗粒过滤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其包括管体1、过滤部2和盖3,所述管体1顶部开口,所述过滤部2嵌套在所述管体1内,并位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所述过滤部2的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微藻过滤层211,所述过滤部2的中部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221,将所述过滤部2分隔成大颗粒分离区22和微藻分离区21,所述大颗粒分离区22和微藻分离区21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大颗粒过滤层221与所述过滤部2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3设置于所述管体1和过滤部2的顶部。使用时,将待分离的水样加入到大颗粒分离区内,然后盖上盖,放入离心机中于适当的转速下离心。离心后,大颗粒杂质被挡在大颗粒分离区中,微藻细胞被挡在微藻分离区中,水和水中的溶质进入管体中,移除大颗粒过滤层,然后重悬微藻过滤层上吸附的微藻细胞用于后续实验步骤。通过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离心管,仅需要一次离心即可将藻、水和大颗粒杂质分开,无需进行额外的过滤步骤,简化了操作,并且防止了样品的意外损失。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微藻过滤层211由孔径1-10μm的滤膜和支持该滤膜的基层组成。一般孔径小于10μm时,微藻细胞无法通过滤膜。在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大颗粒过滤层221由孔径为50-100μm的滤膜和支持该滤膜的基层组成。微藻细胞一般都能通过孔径大于50μm的滤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部2内部的中部设置有向内凸起的支持结构24,所述大颗粒过滤层221搁置于所述支持结构24上。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过滤部2通过顶部向外的凸缘23支持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所述盖3与所述过滤部2的顶部开口螺接。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过滤部(2)和盖(3),所述管体(1)顶部开口,所述过滤部(2)嵌套在所述管体(1)内,并位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所述过滤部(2)的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微藻过滤层(211),所述过滤部(2)的中部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221),将所述过滤部(2)分隔成大颗粒分离区(22)和微藻分离区(21),所述大颗粒分离区(22)和微藻分离区(21)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大颗粒过滤层(221)与所述过滤部(2)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3)设置于所述管体(1)和过滤部(2)的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分离水体中微藻的离心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过滤部(2)和盖(3),所述管体(1)顶部开口,所述过滤部(2)嵌套在所述管体(1)内,并位于所述管体(1)的顶部;所述过滤部(2)的顶部开口,底部设置有微藻过滤层(211),所述过滤部(2)的中部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221),将所述过滤部(2)分隔成大颗粒分离区(22)和微藻分离区(21),所述大颗粒分离区(22)和微藻分离区(21)为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大颗粒过滤层(221)与所述过滤部(2)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所述盖(3)设置于所述管体(1)和过滤部(2)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陈为先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藻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