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油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899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油工装,包括放油螺塞,还包括放油标杆和放油阀,所述放油螺塞上设有通孔,所述放油标杆可上下移动的设在放油螺塞的通孔中,放油标杆中沿轴向设有放油通道,放油标杆的顶部设有与放油通道相连的进油孔,所述放油阀设在放油标杆的底部并与放油通道相连,所述放油标杆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尺寸刻度。发动机油底壳中放油液位高度可控,提高了机油取样的一致性及理化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成本低。

An oil drain fix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il discharging tool, which comprises an oil discharging screw plug, an oil discharging benchmark rod and an oil discharging valve.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oil discharging screw plug, the oil discharging benchmark rod can be moved up and down in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oil discharging screw plug, the oil discharging benchmark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oil discharging channel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top of the oil discharging benchmark rod is provided with The oil discharging val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oil discharging benchmark ro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oil discharging passage. The dimension scal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oil discharging benchmark rod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The height of oil level in engine oil pan is controllable, the consistency of oil sampling and the accuracy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results are improved, and the tooling structure is simple, easy to us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油工装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油底壳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油底壳放油工装。
技术介绍
对发动机油底壳中的机油进行理化分析,可很好地判断发动机当前的使用情况,如水份是否超标、磨损是否存在异常、机油是否存在泄漏等等。机油理化分析的前提是机油取样,为确保机油样的一致性,机油取样位置、时刻等需严格控制。油底壳并非透明,不能直接观察到油底壳中的机油液位及取样高度,取油时机油液位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油工装,以达到提高机油取样一致性的目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放油工装,包括放油螺塞,还包括放油标杆和放油阀,所述放油螺塞上设有通孔,所述放油标杆可上下移动的设在放油螺塞的通孔中,放油标杆中沿轴向设有放油通道,放油标杆的顶部设有与放油通道相连的进油孔,所述放油阀设在放油标杆的底部并与放油通道相连,所述放油标杆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尺寸刻度。所述放油标杆为中空的圆柱杆。所述放油标杆的顶部边缘设有倒角。所述进油孔的开口设在放油标杆的顶部侧面。所述放油螺塞的通孔内壁上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密封圈,放油标杆与密封圈之间过盈配合。所述放油通道位于放油标杆的中心线上。所述进油孔为设在放油标杆顶部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一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放油工装结构设计合理,发动机油底壳中放油液位高度可控,可测量油底壳中液位高度,提高了机油取样的一致性及理化结果的准确性;并且工装结构简单,使用简便,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图1为本技术工装装配在油底壳上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工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放油螺塞示意图。图中:1.油底壳、2.放油工装、3.放油标杆、4.O型圈、5.放油螺塞、6.放油阀、A.进油孔、B.环形槽、C.尺寸刻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该放油工装2设置在油底壳1的底部,其包括放油螺塞5、放油标杆3和放油阀6,放油螺塞上设有通孔,放油标杆3可上下移动的设在放油螺塞的通孔中,放油标杆3中沿轴向设有放油通道,放油标杆3的顶部设有与放油通道相连的进油孔A,放油阀6设在放油标杆的底部并与放油通道相连,放油标杆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尺寸刻度C。通过放油标杆3外表面上的尺寸刻度可测量油底壳1中液位高度,发动机油底壳中放油液位高度可控,提高了机油取样的一致性及理化结果的准确性。放油螺塞5有通孔,通孔内壁置有环形槽B,并在环槽内装配O型圈4。放油标杆顶部有进油孔,且杆部外壁标有尺寸刻度,与O型圈4过盈配合,标杆通过上、下移动实现放油液位可调,同时,通过O型圈保证密封。机油通过标杆顶部的进油孔进入标杆内部,通过放油阀放出油底壳放出。优选的,放油标杆为中空的圆柱杆,放油标杆的顶部边缘设有倒角,便于装配。放油通道位于放油标杆的中心线上,进油孔A的开口设在放油标杆的顶部侧面;进油孔为设在放油标杆顶部沿圆周均匀分布的一组,油底壳中的液位与进油孔位置平齐,便于测量油底壳中当前液位高度。放油标杆上在放油阀位置处设有用于查看放油标杆底部是否有机油进入的可视窗口,便于测量油底壳当前液位高度。油底壳放油液位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上移动放油标杆,机油通过标杆顶部的进油孔进入标杆内部;通过放油标杆底部的放油阀将油底壳中机油放出,此时通过标杆上的尺寸刻度测量出油底壳中当前液位高度。上述仅为对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说明,上述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形成多个本技术的实施例方案。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油工装,包括放油螺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油标杆和放油阀,所述放油螺塞上设有通孔,所述放油标杆可上下移动的设在放油螺塞的通孔中,放油标杆中沿轴向设有放油通道,放油标杆的顶部设有与放油通道相连的进油孔,所述放油阀设在放油标杆的底部并与放油通道相连,所述放油标杆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尺寸刻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油工装,包括放油螺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放油标杆和放油阀,所述放油螺塞上设有通孔,所述放油标杆可上下移动的设在放油螺塞的通孔中,放油标杆中沿轴向设有放油通道,放油标杆的顶部设有与放油通道相连的进油孔,所述放油阀设在放油标杆的底部并与放油通道相连,所述放油标杆的外表面上沿轴向设有尺寸刻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放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油标杆为中空的圆柱杆。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放油工装,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立宏
申请(专利权)人: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