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7883 阅读:1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8: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包括底座、张力机构、上料机构、储线机构、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第一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三坐标机构、第一主轴机构、送线机构和第一剪线机构,第二绕线装置包括第二三坐标机构、第二主轴机构和第二剪线机构;上料机构用于固定PCB板,送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为传输铜线提供动力,张力机构用于在绕线和缠脚时提供张力,第一主轴机构和第二主轴机构分别用于绕线和缠脚,第一剪线机构和第二剪线机构分别用于剪断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铜线;储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储存预定长度的铜线以用于提供给第二主轴机构进行绕线和缠脚。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以及产品一致性。

A Alfa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for flat transform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lpha automatic winding machine for a flat transform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ension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 wire storage mechanism, a first winding device and a second winding device. The first wind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three-coordinate mechanism, a first spindle mechanism, a feeding mechanism, a first shearing mechanism, and a second winding device. It includes the second three-coordinate mechanism, the second spindle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shear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fix the PCB board, the feeding mechanism is used to provide power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copper wire when feeding wire, the tension mechanism is used to provide tension when winding wire and wrapping feet, the first spindle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spindle mechanism are used for winding wire and wrapping feet respectively, and the first shear. The wire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wire shearing mechanism are respectively used to cut the copper wires on the first and second sides of the PCB board; the wire storage mechanism is used to store the predetermined length of copper wires at the time of wire feeding for providing the wire winding and foot binding to the second spindle mechanism. The invention greatly improves production efficiency, product yield and product consist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平板变压器生产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
技术介绍
绕线类平板变压器是新型平板变压器中的一种,需要在已经插好针的PCB两端绕线圈,且两个线圈是用同一根线。目前行业内,没有实现此种绕线方式的自动绕线机,只有手动作业才能完成。人工需要手动工装才能完成此类绕线,存在效率和合格率极其低下的问题,无法实现同时两侧绕线。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实现全自动操作过程,高效的完成PCB两侧面自动绕线工艺,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良率以及产品一致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包括底座、张力机构、上料机构、储线机构、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机构、所述第一绕线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和所述储线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三坐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三坐标机构上的第一主轴机构、送线机构和第一剪线机构,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包括第二三坐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三坐标机构上的第二主轴机构和第二剪线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固定PCB板,待卷绕的铜线依次经过所述张力机构、所述送线机构、所述第一主轴机构、所述第一剪线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的所述PCB板的内孔、所述第二剪线机构、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和所述储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为传输所述铜线提供动力,所述张力机构用于在绕线和缠脚时提供张力,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绕线和缠脚,所述第一剪线机构和所述第二剪线机构分别用于在绕线和缠脚完成后剪断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所述铜线;所述储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储存预定长度的所述铜线以用于提供给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对所述PCB板的第二面进行绕线和缠脚。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转动轴、第一模芯轴、第一驱动单元、第一主轴传动组件、第一模芯拔插组件和第一导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三坐标机构上,所述第一模芯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内,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主轴传动组件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导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内;所述第一模芯轴包括第一模芯轴主体、第一凸台、第二轴承、第一拉拔连接件、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绕线台,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内,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绕线台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绕线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模芯轴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之间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没有受到外力的拉拔作用时所述第一绕线台的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以形成第一绕线平台;所述第一模芯拔插组件用于在需要将所述第一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一面时拉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以带动所述第一绕线台移动至所述第一绕线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平齐;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转动轴、第二模芯轴、第二驱动单元、第二主轴传动组件、第二模芯拔插组件和第二导针,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三坐标机构上,所述第二模芯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内,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主轴传动组件以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导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内;所述第二模芯轴包括第二模芯轴主体、第二凸台、第四轴承、第二拉拔连接件、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绕线台,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通过所述第四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内,所述第二凸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绕线台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绕线台设置在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设置在第二模芯轴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之间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没有受到外力的拉拔作用时所述第二绕线台的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以形成第二绕线平台;所述第二模芯拔插组件用于在需要将所述第二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二面时拉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以带动所述第二绕线台移动至所述第二绕线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平齐。优选地,所述第一主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张紧轮和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传动皮带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二主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张紧轮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传动皮带依次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从动轮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模芯拔插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一前后气缸、第一上下气缸和第一拔插件,所述第三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前后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上下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前后气缸上,所述第一拔插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上下气缸上,在所述第一拔插件上设有第一卡口,以使得在需要将所述第一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一面时,通过所述第一前后气缸和所述第一上下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拔插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卡口卡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一前后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拔插件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绕线台移动至所述第一绕线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平齐;所述第二模芯拔插组件包括第四安装板、第二前后气缸、第二上下气缸和第二拔插件,所述第四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前后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四安装板上,所述第二上下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前后气缸上,所述第二拔插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上下气缸上,在所述第二拔插件上设有第二卡口,以使得在需要将所述第二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二面时,通过所述第二前后气缸和所述第二上下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拔插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卡口卡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上,并通过所述第二前后气缸驱动所述第二拔插件移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绕线台移动至所述第二绕线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平齐。优选地,所述送线机构包括纵向安装板、横向安装板、第三前后气缸、送线组件,所述纵向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三坐标机构上,所述第三前后气缸设置在所述纵向安装板上,所述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张力机构、上料机构、储线机构、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机构、所述第一绕线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和所述储线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三坐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三坐标机构上的第一主轴机构、送线机构和第一剪线机构,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包括第二三坐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三坐标机构上的第二主轴机构和第二剪线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固定PCB板,待卷绕的铜线依次经过所述张力机构、所述送线机构、所述第一主轴机构、所述第一剪线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的所述PCB板的内孔、所述第二剪线机构、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和所述储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为传输所述铜线提供动力,所述张力机构用于在绕线和缠脚时提供张力,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绕线和缠脚,所述第一剪线机构和所述第二剪线机构分别用于在绕线和缠脚完成后剪断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所述铜线;所述储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储存预定长度的所述铜线以用于提供给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对所述PCB板的第二面进行绕线和缠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张力机构、上料机构、储线机构、第一绕线装置和第二绕线装置,其中所述张力机构、所述第一绕线装置、所述上料机构、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和所述储线机构依次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一绕线装置包括第一三坐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三坐标机构上的第一主轴机构、送线机构和第一剪线机构,所述第二绕线装置包括第二三坐标机构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二三坐标机构上的第二主轴机构和第二剪线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固定PCB板,待卷绕的铜线依次经过所述张力机构、所述送线机构、所述第一主轴机构、所述第一剪线机构、所述上料机构上的所述PCB板的内孔、所述第二剪线机构、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和所述储线机构,所述送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为传输所述铜线提供动力,所述张力机构用于在绕线和缠脚时提供张力,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和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分别用于对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进行绕线和缠脚,所述第一剪线机构和所述第二剪线机构分别用于在绕线和缠脚完成后剪断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和第二面的所述铜线;所述储线机构用于在送线时储存预定长度的所述铜线以用于提供给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对所述PCB板的第二面进行绕线和缠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转动轴、第一模芯轴、第一驱动单元、第一主轴传动组件、第一模芯拔插组件和第一导针,其中所述第一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三坐标机构上,所述第一模芯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内,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一主轴传动组件以带动所述第一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通过第一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导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内;所述第一模芯轴包括第一模芯轴主体、第一凸台、第二轴承、第一拉拔连接件、第一压缩弹簧和第一绕线台,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通过所述第二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内,所述第一凸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一绕线台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绕线台设置在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设置在第一模芯轴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一模芯轴主体之间以使得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没有受到外力的拉拔作用时所述第一绕线台的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以形成第一绕线平台;所述第一模芯拔插组件用于在需要将所述第一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一面时拉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以带动所述第一绕线台移动至所述第一绕线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一凸台的端面平齐;所述第二主轴机构包括第二安装板、第二转动轴、第二模芯轴、第二驱动单元、第二主轴传动组件、第二模芯拔插组件和第二导针,其中所述第二安装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三坐标机构上,所述第二模芯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内,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所述第二主轴传动组件以带动所述第二转动轴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通过第三轴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安装板上,所述第二导针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内;所述第二模芯轴包括第二模芯轴主体、第二凸台、第四轴承、第二拉拔连接件、第二压缩弹簧和第二绕线台,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通过所述第四轴承连接在所述第二转动轴内,所述第二凸台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二绕线台固定连接并设置在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二绕线台设置在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设置在第二模芯轴主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和所述第二模芯轴主体之间以使得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没有受到外力的拉拔作用时所述第二绕线台的端面凸出于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以形成第二绕线平台;所述第二模芯拔插组件用于在需要将所述第二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二面时拉动所述第二拉拔连接件以带动所述第二绕线台移动至所述第二绕线台的端面与所述第二凸台的端面平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一张紧轮和第一传动皮带,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传动皮带依次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张紧轮和所述第一从动轮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一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一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从动轮上;所述第二主轴传动组件包括第二主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二张紧轮和第二传动皮带,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连接并驱动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传动皮带依次连接所述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张紧轮和所述第二从动轮以使得通过所述第二驱动单元能够驱动所述第二从动轮转动,所述第二转动轴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从动轮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平板变压器的阿尔法全自动绕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芯拔插组件包括第三安装板、第一前后气缸、第一上下气缸和第一拔插件,所述第三安装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板上,所述第一前后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安装板上,所述第一上下气缸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前后气缸上,所述第一拔插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上下气缸上,在所述第一拔插件上设有第一卡口,以使得在需要将所述第一绕线平台上卷绕的所述铜线贴合到所述PCB板的第一面时,通过所述第一前后气缸和所述第一上下气缸驱动所述第一拔插件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一卡口卡在所述第一拉拔连接件上,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绪绪潘德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顺络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