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617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于于铁路梁下方的桥墩顶部两侧加宽部分的上方纵向设置上承式拱结构,上承式拱结构包括两侧纵向的弧形拱肋,拱肋上方设置有竖撑,竖撑上部与水平的纵梁固结,通过水平横向的横撑将上部的水平纵梁(10)连接;横撑上方敷设有柔性缓冲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对陡峭山体上滚下的落石能进行有效地防护,防止落石侵入铁路限界,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

Bridge pier with supporting arch and rockfall protection structur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ailway bridge pier plus through arch anti-falling stone structure, in which a through arch structure is arranged longitudinally above the widened parts on both sides of the pier top below the railway beam, and the through arch structure comprises two longitudinal arc ribs on both sides, and the above arch ribs are provided with vertical braces,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hrough horizontal longitudinal beam is consolidated. The transverse transverse braces connect the upper horizontal beam (10), and a flexible buffer layer is arranged above the cross braces.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falling rocks from rolling down the steep mountain body, prevent the falling rocks from intruding into the railway limit, and affect the traffic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结构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
技术介绍
危岩落石灾害是我国三大地质灾害之一,是峡谷地区及陡峭山区的一种常见地质灾害类型,对其危害范围内的构筑物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我国高铁广泛分布,建成项目主要位于平原地区,在铁路规划中一大批中西部铁路均为典型的山区高铁。山区高铁受落石影响严重,山区陡峭V形沟区域,对于山区高铁“两隧夹一桥”,桥长约100m的这种工程类型,目前没有特别适合的落石防护类型。山区高铁落石防护成了束缚我国高铁发展的瓶颈。目前需要针对这种工程模型研究新型的防护方案,突破瓶颈,我国高铁才能更好的在国际上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对陡峭山体上滚下的落石进行防护,防止落石侵入铁路限界,对行车安全造成影响。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铁路梁下方的桥墩顶部两侧加宽部分的上方纵向设置上承式拱结构,上承式拱结构包括两侧纵向的弧形拱肋,拱肋上方设置有竖撑,竖撑上部与水平的纵梁固结,通过水平横向的横撑将上部的水平纵梁连接;横撑上方敷设有柔性缓冲层。横撑上方与柔性缓冲层之间铺设有一层钢板。竖撑顶部与柔性缓冲层顶面齐平,整个上承式拱结构横截面呈门形。拱肋纵向两端底部通过底座固定于桥墩顶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造型美观:一般铁路简支梁桥造型单一,在铁路桥墩上加上承式拱结构,造型美观,相当于对普通简支梁桥做了一遍拱形外观装修。(2)减少了基础相互干扰:铁路桥墩基础较大,防护结构基础在铁路桥墩基础附近时,平面位置难以摆放,施工相互干扰。做成铁路桥墩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防护结构下部直接和桥墩基础合二为一,不需要再考虑平面位置关系。(3)减小了对下部空间的侵占:当桥墩和防护结构下部墩柱分开布置时,桥下空间有限,受桥墩及防护墩柱的压缩,必然影响桥下行洪过水断面及立交空间。将桥墩及防护结构合并考虑,减小了对桥下空间的侵占,提高了行洪能力及立交能力。(4)整体稳定性强:上部的两个纵向上承式拱结构横向固结后,类似与将两个拱桥横向固结,基础位于下部铁路桥墩上。上部整体刚度大,稳定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横断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纵断面图。图中,1-上承式拱结构,2-铁路梁,3-桥墩,4-横撑,5-钢板,6-柔性缓冲层,7-拱肋,8-竖撑,9-承台,10-纵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其设计原理是利用两个上承式拱结构纵梁之间的横向固结杆件与上部的结构层及缓冲层在铁路限界上面形成一个屋顶结构,边坡上的落石受上部“屋顶”阻挡,无法侵入铁路限界。所述结构于铁路梁2下方的桥墩3顶部两侧加宽部分的上方纵向设置上承式拱结构1,上承式拱结构1包括两侧纵向的弧形拱肋7,拱肋7上方设置有竖撑8,竖撑8上部与水平的纵梁10固结,通过水平横向的横撑4将上部的水平纵梁10连接;横撑4上方敷设有柔性缓冲层6,缓冲层可以双层钢板加弹簧的模式。横撑4上方与柔性缓冲层6之间铺设有一层钢板5。竖撑8顶部与柔性缓冲层6顶面齐平,整个上承式拱结构1横截面呈门形。拱肋7纵向两端底部通过底座固定于桥墩3顶部。施工时:施工桥墩基础,桥墩基础完成后,施工加宽后的铁路桥墩3,架设铁路梁2。利用铁路梁2的平台在桥墩顶部左、右两侧分别施工两个上承式拱结构3,也可将上承式拱结构3在地面施工完成后再吊装到铁路桥墩顶部。上承式拱结构3的顶部需高于铁路限界。将上承式拱结构3的顶部竖撑8通过横撑4横向固结,使两个拱结构横向固结后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横撑4上铺设钢板5,在钢板5上部铺设柔性缓冲层6。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结构能有效阻止落石侵入铁路限界,铁路桥墩基础与防护结构基础“合二为一”,减小了对下部空间的侵占,造型美观。特别是在陡峭“V”形沟区域,两隧道夹一短桥地段,进行落石防护有明显优势。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专利技术说明书而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铁路梁(2)下方的桥墩(3)顶部两侧加宽部分的上方纵向设置上承式拱结构(1),上承式拱结构(1)包括两侧纵向的弧形拱肋(7),拱肋(7)上方设置有竖撑(8),竖撑(8)上部与水平的纵梁(10)固结,通过水平横向的横撑(4)将上部的水平纵梁(10)连接;横撑(4)上方敷设有柔性缓冲层(6)。

【技术特征摘要】
1.铁路桥墩加上承式拱防落石结构,其特征在于:于铁路梁(2)下方的桥墩(3)顶部两侧加宽部分的上方纵向设置上承式拱结构(1),上承式拱结构(1)包括两侧纵向的弧形拱肋(7),拱肋(7)上方设置有竖撑(8),竖撑(8)上部与水平的纵梁(10)固结,通过水平横向的横撑(4)将上部的水平纵梁(10)连接;横撑(4)上方敷设有柔性缓冲层(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宗峰宁未华魏亮道张景利杨少军王东民陈应陶吴少海王小民陈举钱枫陈频志王辉崔振宇李帅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