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洪东专利>正文

穿线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25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穿线弯管,包括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第一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第二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第一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二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卡扣位于第一卡槽内,第二卡扣位于第二卡槽内,第三卡扣位于第三卡槽内,第四卡扣位于第四卡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将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现有穿线弯管的所有功能,不必将穿线弯管从电线的一端穿到另一端,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极大地提高穿线作业的效率;不必返工,节约了时间,降低了穿线作业的施工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穿线弯管
本技术的穿线弯管属于电线布线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电工在室内布线尤其是走明线的过程中,要将电线穿入线管内,使得电线隐藏在线管内,与墙体融为一体,当线管拐弯时,就要用到穿线弯管,穿线弯管是直角弯管,穿线弯管将两个呈直角的线管连接在一起,保证了线管的完整性,不会因为布线拐弯而使线缆露出,布线后比较美观。但是现有的穿线弯管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电线穿过穿线弯管时要弯折,电线在穿线弯管内要改变方向,阻力大,难度大,费时费力;在布线的时候首先要将穿线弯管穿在电线上,如果忘记先将穿线弯管穿在电线上,则要将直管从电线上取下,重新安装穿线弯管后,再穿直管,导致返工工作量很大,降低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阻力小、安装方便、不必返工的穿线弯管。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穿线弯管,包括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上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一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上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下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一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下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卡扣位于第一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二卡扣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与第二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三卡扣位于第三卡槽内并与第三卡槽连接在一起,第四卡扣位于第四卡槽内并与第四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半直接头与第一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与第二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直接头,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弯管段。进一步的,上半弯管段、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第四卡扣为一体结构;下半弯管段、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四分之一个圆弧弯管。进一步的,上半弯管段的下沿与下半弯管段的上沿卡接。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穿线弯管,包括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上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一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槽和第二插槽,上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插槽和第四插槽;下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一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扣和第二插扣,下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插扣和第四插扣;第一插扣位于第一插槽内并与第一插槽连接在一起,第二插扣位于第二插槽内并与第二插槽连接在一起,第三插扣位于第三插槽内并与第三插槽连接在一起,第四插扣位于第四插槽内并与第四插槽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半直接头与第一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与第二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直接头,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弯管段。进一步的,上半弯管段、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第四插槽为一体结构;下半弯管段、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一插扣、第二插扣、第三插扣、第四插扣为一体结构。进一步的,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四分之一个圆弧弯管。进一步的,上半弯管段的下沿与下半弯管段的上沿卡接。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穿线弯管沿中心线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半弯管,在上半弯管段上分别设置了卡扣,在下半弯管段上分别设置了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将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实现现有穿线弯管的所有功能,同时不必将穿线弯管从电线的一端穿到另一端,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极大地提高穿线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提供的穿线弯管可以随时安装在电线上,所以不必害怕在穿线开始时忘记安装穿线弯管,也不必返工,节约了时间,降低了穿线作业的施工难度。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图1是穿线弯管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穿线弯管实施例一中下半弯管段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穿线弯管实施例一中上半弯管段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A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上半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下半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B-B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是穿线弯管实施例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8中C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8中上半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8中下半弯管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例:1、上半弯管段,2、下半弯管段,3、第一上半直接头,4、第一卡扣,5、第二卡扣,6、第二上半直接头,7、第三卡扣,8、第四卡扣,9、第一下半直接头,10、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第三卡槽,13、第四卡槽,14、第二下半直接头,15、第一插槽,16、第二插槽,17、第一插扣,18、第二插扣。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至7所示,穿线弯管,包括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上半弯管段1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半直接头3,第一上半直接头3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4和第二卡扣5,上半弯管段1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半直接头6,第二上半直接头6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扣7和第四卡扣8;下半弯管段2的左端设有第一下半直接头9,第一下半直接头9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0和第二卡槽11,下半弯管段2的右端设有第二下半直接头14,第二下半直接头14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槽12和第四卡槽13;第一卡扣4位于第一卡槽10内并与第一卡槽10连接在一起,第二卡扣5位于第二卡槽11内并与第二卡槽11连接在一起,第三卡扣7位于第三卡槽12内并与第三卡槽12连接在一起,第四卡扣8位于第四卡槽13内并与第四卡槽13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半直接头3与第一下半直接头9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6与第二下半直接头14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直接头,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连接在一起形成弯管段。本技术的穿线弯管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实际上是将现有穿线弯管沿中心线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半弯管,为了将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装配在一起,在上半弯管段1上分别设置了第一卡扣4、第二卡扣5、第三卡扣7和第四卡扣8,在下半弯管段2上分别设置了第一卡槽10、第二卡槽11、第三卡槽12和第四卡槽13,通过卡扣和卡槽的配合,将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就可以实现现有穿线弯管的所有功能。使用时,在电线上合适的位置先安装下半弯管段2,就是将电线卡在下半弯管段2的内部,然后将上半弯管段1扣在下半弯管段2上,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将电线包裹住,接着将第一卡扣4安装在第一卡槽10内,第二卡扣5安装在第二卡槽11内,第三卡扣7安装在第三卡槽12内,第四卡扣8安装在第四卡槽13内,上半弯管段1和下半弯管段2紧密连接成一体,具备现有穿线弯管的所有功能,同时不必将穿线弯管从电线的一端穿到另一端,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极大地提高穿线作业的效率;另一方面,由于本技术提供的穿线弯管可以随时安装在电线上,所以不必害怕在穿线开始时忘记安装穿线弯管,也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穿线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上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一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上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下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一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下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卡扣位于第一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二卡扣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与第二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三卡扣位于第三卡槽内并与第三卡槽连接在一起,第四卡扣位于第四卡槽内并与第四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半直接头与第一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与第二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直接头,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弯管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穿线弯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上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一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上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扣和第四卡扣;下半弯管段的左端设有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一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下半弯管段的右端设有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第一卡扣位于第一卡槽内并与第一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二卡扣位于第二卡槽内并与第二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三卡扣位于第三卡槽内并与第三卡槽连接在一起,第四卡扣位于第四卡槽内并与第四卡槽连接在一起,第一上半直接头与第一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与第二下半直接头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直接头,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弯管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弯管,其特征在于:上半弯管段、第一上半直接头、第二上半直接头、第一卡扣、第二卡扣、第三卡扣、第四卡扣为一体结构;下半弯管、第一下半直接头、第二下半直接头、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第四卡槽为一体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弯管,其特征在于:上半弯管段和下半弯管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四分之一个圆弧弯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线弯管,其特征在于:上半弯管段的下沿与下半弯管段的上沿卡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洪东
申请(专利权)人:朱洪东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