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194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表壳上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按键的按键支柱与通孔之间设有防水套管,防水套管靠近表壳外侧的一端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卡设于第二台阶孔内,第三台阶孔在密封环的阻隔下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环形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密封件;由于防水套管与表壳之间的空隙被环形密封腔内的环形密封件密封,且按键按压时,防水套管与表壳之间相对静止,两者之间的密封性更加稳定。另外,防水套管通过铸造直接成型,其表面无需经过加工,按键与防水套管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地保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更好地保证带有按键的手表的防水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表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子手表,其侧面或正面至少设有一个用于校准时间、日期,或者切换显示内容和功能的按键,但是由于这些按键的存在,表壳上需要设置多个通孔,才能使按键在受到外部压力的情况下接触到机芯上的开关,从而实现切换手表的显示内容和功能,但是表壳上的通孔增加了水进入表壳内的途径,从而加大了手表防水功能制作工艺的难度。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公告号为CN20533406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手表按键防水结构,其包括表壳、按键和PCB板,表壳的一端开设有凹槽,凹槽中心处设有通孔,按键活动地安装在通孔内,按键与通孔内侧接触处设置有防水垫片,按键与通孔外侧接触处设置有弹性密封件;这种结构虽然设置有两层防水结构,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保持防水效果,但是由于表壳一般都是采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制品铸造时容易因为卷入气体而产生细小的针状砂孔,当在铝合金制成的表壳上加工出通孔时,表壳内部的砂孔容易外露使通孔的孔壁凹凸不平,则会导致防水结构与通孔内壁密封性不足,从而导致水从通孔流入表壳内,造成机芯的失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该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有效解决了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包括:表壳、防水套管和按键;所述表壳上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防水套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其靠近所述表壳外侧的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孔内,所述第三台阶孔在所述密封环的阻隔下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环形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按键包括按压帽和按键支柱,所述按压帽卡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孔,所述按键支柱穿设于所述防水套管内,所述按键支柱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件。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按压帽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按键支柱靠近所述表壳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套设有防水垫片,当所述按键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防水垫片紧贴所述表壳的内壁;当所述按键向所述表壳内侧按压时,所述防水垫片与所述表壳分离,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密封件进入所述第一台阶孔内形成密封。进一步地,所述环形密封件为聚氨酯密封环。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台阶孔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防止所述防水套管脱出的固定垫片。进一步地,所述按压帽与所述固定垫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连接。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防水套管与所述通孔为过盈配合。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例,所述防水套管内壁的两端设有倒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表壳上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按键的按键支柱与通孔之间设有防水套管,防水套管靠近表壳外侧的一端设有密封环,密封环卡设于第二台阶孔内,第三台阶孔在密封环的阻隔下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环形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密封件;由于防水套管与表壳之间的空隙被环形密封腔内的环形密封件密封,且按键按压时,防水套管与表壳之间相对静止,两者之间的密封性更加稳定。另外,防水套管通过铸造直接成型,其表面无需经过加工,按键与防水套管之间的密封性能更好地保证。进一步,按压帽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件;按键支柱靠近表壳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第三环形凹槽套设有防水垫片,当按键处于初始位置时,防水垫片紧贴表壳的内壁,防水垫片与第一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密封件形成双重密封;当按键向表壳内侧按压时,即使防水垫片与表壳分离,第二环形凹槽内的环形密封件进入第一台阶孔内,按键结构内仍然存在双重密封。进一步地,第一台阶孔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防止防水套管脱出的固定垫片,按压帽与固定垫片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连接;固定垫片使防水套管不会轻易从表壳脱落,而按压帽与固定垫片之间的弹性元件能使按键在按压之后能够自动复位。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的防水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按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包括:表壳1、防水套管2和按键3;所述表壳1上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孔11、第二台阶孔12、第三台阶孔13和通孔14,所述第一台阶孔11、第二台阶孔12、第三台阶孔13和通孔14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防水套管2穿设于所述通孔14,其靠近所述表壳1外侧的一端设有密封环21,所述密封环21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孔12内,所述第三台阶孔13在所述密封环21的阻隔下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4,所述环形密封腔4内设有环形密封件5;所述按键3包括按压帽31和按键支柱32,所述按压帽31卡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孔11,所述按键支柱32穿设于所述防水套管2内,所述按键支柱32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321,所述第一环形凹槽321内设有环形密封件5,环形密封件5用于密封所述第一环形凹槽321与所述防水套管2之间的空隙。具体地,所述按压帽31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311,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7设有环形密封件5,所述环形密封件5用于密封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11与第一台阶孔11之间的空隙。另外,所述按键支柱32靠近所述表壳1内侧的一端设置有第三环形凹槽322,所述第三环形凹槽322套设有防水垫片6,当所述按键3处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防水垫片6紧贴所述表壳1的内壁;当所述按键3向所述表壳1内侧按压时,所述防水垫片6与所述表壳1分离,所述第二环形凹槽311内的环形密封件5进入所述第一台阶孔11内形成密封。优选地,所述环形密封件5为聚氨酯密封环。具体地,所述第一台阶孔11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防止所述防水套管2脱出的固定垫片7。优选地,所述按压帽31与所述固定垫片7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8连接。具体地,所述防水套管2与所述通孔14为过盈配合。具体地,所述防水套管2内壁的两端设有倒角。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防水套管和按键;所述表壳上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防水套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其靠近所述表壳外侧的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孔内,所述第三台阶孔在所述密封环的阻隔下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环形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按键包括按压帽和按键支柱,所述按压帽卡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孔,所述按键支柱穿设于所述防水套管内,所述按键支柱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表壳、防水套管和按键;所述表壳上从外到内依次设有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所述第一台阶孔、第二台阶孔、第三台阶孔和通孔同轴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防水套管穿设于所述通孔,其靠近所述表壳外侧的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卡设于所述第二台阶孔内,所述第三台阶孔在所述密封环的阻隔下形成一个环形密封腔,所述环形密封腔内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按键包括按压帽和按键支柱,所述按压帽卡设于所述第一台阶孔,所述按键支柱穿设于所述防水套管内,所述按键支柱上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表的按键防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帽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环形密封件;所述按键支柱靠近所述表壳内侧的一端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权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圣猴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