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191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实现了电容器引脚线拉直焊接工艺的统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包括切割刀具、焊接装置和两处对称设置的线盘,线盘上缠绕的引脚线依次穿过动力装置、校直装置和调节套后接触电容器芯子,动力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引脚线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穿过,校直装置包括压板和承接板,引脚线从压板和承接板之间穿过,所述切割刀具位于调节套末端的上部,所述焊接装置位于引脚线和电容器芯子接触点的上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动力装置将引脚线由线盘上取下,经过校直装置的校直后,再穿过调节套,使之更加平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制造
,特别是指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盒式电容器是指以有机塑料薄膜做介质,以金属化薄膜做电极,通过卷绕方式制成的电容,在电容器芯子加工完毕后,需要在其两侧焊接引脚线,而引脚线为了运输方便,都是缠绕成线盘进行长途运输储存,这样在焊接引脚线时,还需要先对其进行拉直操作,目前我厂在加工电容器时拉直和焊接是两个独立的工艺,效率太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实现了电容器引脚线拉直焊接工艺的统一,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切割刀具、焊接装置和两处对称设置的线盘,线盘上缠绕的引脚线依次穿过动力装置、校直装置和调节套后接触电容器芯子,动力装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引脚线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穿过,校直装置包括压板和承接板,引脚线从压板和承接板之间穿过,所述切割刀具位于调节套末端的上部,所述焊接装置位于引脚线和电容器芯子接触点的上部。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均设置有两处,从动轮的中心轴两端均位于轴承座内,两处主动轮之间设置有电机II,电机II的输出轴连接齿轮I,齿轮I啮合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切割刀具、焊接装置和两处对称设置的线盘(1),其特征在于:线盘(1)上缠绕的引脚线(2)依次穿过动力装置、校直装置和调节套(7)后接触电容器芯子(9),动力装置包括主动轮(3)和从动轮(4),引脚线(2)从主动轮(3)和从动轮(4)之间穿过,校直装置包括压板(5)和承接板(6),引脚线(2)从压板(5)和承接板(6)之间穿过,所述切割刀具位于调节套(7)末端的上部,所述焊接装置位于引脚线(2)和电容器芯子(9)接触点的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包括切割刀具、焊接装置和两处对称设置的线盘(1),其特征在于:线盘(1)上缠绕的引脚线(2)依次穿过动力装置、校直装置和调节套(7)后接触电容器芯子(9),动力装置包括主动轮(3)和从动轮(4),引脚线(2)从主动轮(3)和从动轮(4)之间穿过,校直装置包括压板(5)和承接板(6),引脚线(2)从压板(5)和承接板(6)之间穿过,所述切割刀具位于调节套(7)末端的上部,所述焊接装置位于引脚线(2)和电容器芯子(9)接触点的上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和从动轮(4)均设置有两处,从动轮(4)的中心轴两端均位于轴承座(32)内,两处主动轮(3)之间设置有电机II(33),电机II(33)的输出轴连接齿轮I(34),齿轮I(34)啮合齿轮轴(35),齿轮轴(35)的两端分别穿过两处主动轮(3)的中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容器安装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3)和从动轮(4)的圆周中部设置有卡弧(31),引脚线(2)由卡弧(31)内穿过。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武李万里张志军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华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