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191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包括上辊、下辊、进油室、导热油加热箱、加热板、保温层、输油管、快速接头、温度传感器和阀门,由于使用热辊进行极片的辊压,使极片的塑性大大增加,提高极片塑性有利于极片辊压的压实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超级电容器10~20%的容量,提高12~25%功率密度;塑性的提高也使材料在辊压过程中更好的接触在一起,从而减小超级电容器10~15%的内阻;极片受热后延展性提高,有利于极片的延展,减少成品极片的波浪、褶皱、撕裂等不良情况;塑性提高后,在同等工艺参数要求下,可以更加有序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热辊时的瞬间高温可以减少成品极片中的水分,降低水含量后可增加极片的存放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辊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
技术介绍
超级电容器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的双电层结构获得超大的电容量,由于其内部发生的是物理反应,故能重复充放电100万次,在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在超级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有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极片辊压。现在的辊压技术比较成熟,采用冷辊(辊轴常温)的方式将极片辊压到一定的厚度。有三个方面会影响极片辊压的效果:1、辊缝大小,2、辊压压力,3、辊压速度。这三个方面最终会影响成品极片的压实密度和孔隙率,从而影响超级电容器的容量、内阻、倍率性能等重要性能。通过对上面三个方面的调节,基本能达到产品的要求,但有一个问题却无法解决:极片反弹。由于材料特性,极片在冷辊过后会有一个反弹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导致成品极片的厚度增加,从而影响其压实密度和孔隙率,最终影响产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包括上辊和下辊,所述上辊和下辊内部均开设有进油室,所述上辊和下辊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油加热箱,所述导热油加热箱包括双层壳体,且该导热油加热箱的外壳内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与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板,所述导热油加热箱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油加热箱的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该出油口通过输油管连接下辊的进油口,所述下辊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连接上辊的进油口,所述上辊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连接导热油加热箱的底端一侧的进油口,所述上辊和下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快速接头,且该上辊和下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通过快速接头连接输油管。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温层的材料为岩棉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油加热箱的底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阀门,所述上辊和下辊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阀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辊的一侧也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热油加热箱的顶端也开设有进油口,且该进油口外盖有盖子。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由于使用热辊进行极片的辊压,极片升温之后的塑性大大增加,提高极片塑性有利于极片辊压的压实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超级电容器10~20%的容量,提高12~25%功率密度;塑性的提高也使材料在辊压过程中更好的接触在一起,从而减小超级电容器10~15%的内阻;极片受热后延展性提高,有利于极片的延展,减少成品极片的波浪、褶皱、撕裂等不良情况;塑性提高后,在同等工艺参数要求下,可以更加有序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热辊时的瞬间高温可以减少成品极片中的水分,降低水含量后可增加极片的存放时间。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的上辊的侧视图;图中:1、上辊;2、下辊;3、进油室;4、导热油加热箱;5、加热板;6、保温层;7、输油管;8、快速接头;9、温度传感器;10、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技术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包括上辊1和下辊2,上辊1和下辊2内部均开设有进油室3,上辊1和下辊2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油加热箱4,导热油加热箱4包括双层壳体,且该导热油加热箱4的外壳内设置有保温层6,保温层6与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板5,导热油加热箱4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该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下辊2的进油口,下辊2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上辊1的进油口,上辊1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一侧的进油口,上辊1和下辊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快速接头8,且该上辊1和下辊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通过快速接头8连接输油管7。保温层6的材料为岩棉板。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阀门10,上辊1和下辊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阀门10。上辊1的一侧也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导热油加热箱4的顶端也开设有进油口,且该进油口外盖有盖子。该种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由于使用热辊进行极片的辊压,极片升温之后的塑性大大增加,提高极片塑性有利于极片辊压的压实密度的提高,从而提高超级电容器10~20%的容量,提高12~25%功率密度;塑性的提高也使材料在辊压过程中更好的接触在一起,从而减小超级电容器10~15%的内阻;极片受热后延展性提高,有利于极片的延展,减少成品极片的波浪、褶皱、撕裂等不良情况;塑性提高后,在同等工艺参数要求下,可以更加有序高效的完成生产任务;热辊时的瞬间高温可以减少成品极片中的水分,降低水含量后可增加极片的存放时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包括上辊(1)和下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1)和下辊(2)内部均开设有进油室(3),所述上辊(1)和下辊(2)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油加热箱(4),所述导热油加热箱(4)包括双层壳体,且该导热油加热箱(4)的外壳内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与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板(5),所述导热油加热箱(4)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该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下辊(2)的进油口,所述下辊(2)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上辊(1)的进油口,所述上辊(1)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一侧的进油口,所述上辊(1)和下辊(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快速接头(8),且该上辊(1)和下辊(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通过快速接头(8)连接输油管(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实密度超级电容器生产中用辊压装置,包括上辊(1)和下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辊(1)和下辊(2)内部均开设有进油室(3),所述上辊(1)和下辊(2)的一侧设置有导热油加热箱(4),所述导热油加热箱(4)包括双层壳体,且该导热油加热箱(4)的外壳内设置有保温层(6),所述保温层(6)与内壳之间设置有加热板(5),所述导热油加热箱(4)的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所述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的一侧开设有出油口,该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下辊(2)的进油口,所述下辊(2)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上辊(1)的进油口,所述上辊(1)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7)连接导热油加热箱(4)的底端一侧的进油口,所述上辊(1)和下辊(2)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安装有快速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爽姚年红宋勃孟涛周梦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尊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