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模扼流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718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实现以往没有假设的解决方案的共模扼流圈。该共模扼流圈具备:铁氧体磁芯(3),具有卷芯部(2)、第一以及第二凸缘部(4、5);第一以及第二电线(23、24),呈螺旋状地卷绕在卷芯部(2)上;第一以及第二端子电极(27、28),分别与第一电线的第一端以及和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电连接;以及第三以及第四端子电极(29、30),分别与第二电线的第一端以及和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电连接,150℃下的共模电感值在100kHz时为160μH以上,并且20℃下的回波损耗在10MHz时为-27.1dB以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模扼流圈
该公开涉及共模扼流圈,特别是涉及具备铁氧体磁芯和绕组的共模扼流圈。
技术介绍
例如有日本特开2015-35473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共模扼流圈。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备铁氧体磁芯和绕组的共模扼流圈,特别是意图车载用的共模扼流圈。车载用共模扼流圈是为了电子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中的噪声的泄露防止以及外来噪声的传递抑制这个目的而被利用的。这样的数字通信标准的一个例子是CAN以及BroadR-Reach。CAN中所利用的共模扼流圈的特征在于使用温度特性良好,例如150℃下的共模电感值为100μH的共模扼流圈。BroadR-Reach中所利用的共模扼流圈的特征在于使用共模电感值较高,例如125℃下的共模电感值为160μH的共模扼流圈。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3547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该公开的目的在于要提供用于实现以往没有假设的解决方案的共模扼流圈。作为该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共模扼流圈具备:铁氧体磁芯,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被设置在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以及第二端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凸缘部;第一以及第二电线,具有线状的中心导体和覆盖中心导体的周面的绝缘覆盖层,并呈螺旋状地被卷绕在卷芯部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共模扼流圈,其中,具备:铁氧体磁芯,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被设置在上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以及第二端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凸缘部;第一以及第二电线,具有线状的中心导体和覆盖上述中心导体的周面的绝缘覆盖层,并呈螺旋状地被卷绕在上述卷芯部上;第一以及第二端子电极,分别与上述第一电线的第一端以及和上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电连接;以及第三以及第四端子电极,分别与上述第二电线的第一端以及和上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电连接,150℃下的共模电感值在100kHz时为160μH以上,并且20℃下的回波损耗在10MHz时为-27.1dB以下。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07 JP 2017-0429371.一种共模扼流圈,其中,具备:铁氧体磁芯,具有卷芯部和分别被设置在上述卷芯部的相互相反的第一以及第二端部的第一以及第二凸缘部;第一以及第二电线,具有线状的中心导体和覆盖上述中心导体的周面的绝缘覆盖层,并呈螺旋状地被卷绕在上述卷芯部上;第一以及第二端子电极,分别与上述第一电线的第一端以及和上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电连接;以及第三以及第四端子电极,分别与上述第二电线的第一端以及和上述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电连接,150℃下的共模电感值在100kHz时为160μH以上,并且20℃下的回波损耗在10MHz时为-27.1dB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中,130℃下的回波损耗在10MHz时是-27dB以下。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中,上述铁氧体磁芯的居里温度为150℃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中,上述铁氧体磁芯的相对磁导率为1500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中,在上述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所测量出的上述铁氧体磁芯的外形尺寸为3.4mm以下,在与上述卷芯部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所测量出的上述铁氧体磁芯的外形尺寸为2.7m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模扼流圈,其中,在上述卷芯部的轴线方向上所测量出的上述第一以及第二凸缘部的各个的厚度尺寸小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十岚启雄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