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972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6: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其结构包括控制箱、传输管、处理器、支撑架、调节装置、紧固环、输送管、制冷器、排气管,所述控制箱底端两侧表面通过支撑杆与传输管左侧上表面设有的通孔贯穿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不存在空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设有调节装置,首先通过通孔与外部设备嵌合,对支撑管与支撑壁进行支撑,支撑管具有足够的支撑力能够进行传输冷气,在支撑管左侧内壁连接移动阀门,移动阀门上端与传动轴承和调节杆连接,可通过调节杆进行传动调节,对阀门进行控制,当阀门升高冷气的传输量也升高,当阀门降低冷气的传输量随之降低,从而加强了设备的冷气传输平衡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属于制冷机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制冷机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506022.7的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包括制冷剂平衡容器、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制冷剂平衡容器连通,另一端与冷凝器及蒸发器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管路中设有节流部件以及分别与节流部件连通的节流部件进管及节流部件出管,所述连接管与管路连接的一端与节流部件出管连接,所述制冷剂平衡容器的位置高于蒸发器位置。本技术由于设置一制冷剂平衡容器,通过连接管与冷凝器及蒸发器之间的管路连接,弥补了现有的空调主机制冷制热时所需制冷剂流量不一致,系统无法匹配的缺陷。本技术的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可以使得空调系统整机制冷、制热匹配良好,换热量可提高10%,COP可提高8%,达到高效、节能的效果,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设备无法控制冷气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其结构包括控制箱(1)、传输管(2)、处理器(3)、支撑架(4)、调节装置(5)、紧固环(6)、输送管(7)、制冷器(8)、排气管(9),所述控制箱(1)底端两侧表面通过支撑杆与传输管(2)左侧上表面设有的通孔贯穿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不存在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2)为圆柱体结构,截面为圆形半径为2cm,右侧外圈与紧固环(6)左侧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处理器(3)底端两侧与支撑架(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共设有2个,对称平行,且相距7‑8cm,所述输送管(7)底端外圈与传输管(2)左侧表面中部设有的通孔贯穿连接,所述输送管(7)上端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制冷剂平衡结构,其结构包括控制箱(1)、传输管(2)、处理器(3)、支撑架(4)、调节装置(5)、紧固环(6)、输送管(7)、制冷器(8)、排气管(9),所述控制箱(1)底端两侧表面通过支撑杆与传输管(2)左侧上表面设有的通孔贯穿连接,且两者相互贴合,不存在空隙,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管(2)为圆柱体结构,截面为圆形半径为2cm,右侧外圈与紧固环(6)左侧内圈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处理器(3)底端两侧与支撑架(4)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架(4)共设有2个,对称平行,且相距7-8cm,所述输送管(7)底端外圈与传输管(2)左侧表面中部设有的通孔贯穿连接,所述输送管(7)上端与制冷器(8)右侧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制冷器(8)左侧上表面设有排气管(9)且两者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制冷器(8)底端与传输管(2)右侧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调节装置(5)由通孔(501)、支撑管(502)、支撑壁(503)、调节杆(504)、传动轴承(505)、移动阀门(506)组成,所述通孔(501)设在支撑管(502)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革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耶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