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混组合围堰及预应力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65565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围堰及预应力连接装置,该钢混组合围堰,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围成一操作空间;所述围堰主体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壁体和钢壁体;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和所述钢壁体之间通过一预应力连接装置连接,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上的第一固定件,设置在所述钢壁体上的第二固定件,贯穿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和所述钢壁体上的紧固连接件;以及将所述紧固连接件锁紧在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上的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钢混组合围堰及预应力连接装置中,通过预应力连接装置连接钢筋混凝土壁体和钢壁体,易于连接且方便拆除,给实际操作过程带来很大的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混组合围堰及预应力连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路桥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混组合围堰及预应力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飞速发展,跨江、跨河、跨海等大跨径桥梁的建设成为桥梁建设的主流方向。因此,深水低桩承台施工的案例也日益增多,目前国内深水低桩承台多采用围堰施工,尤其以双壁钢围堰较为常见。常规钢围堰的施工工艺一般先在陆上加工钢围堰,大型船舶运至施工现场,使用大型起重船配合桁架系统吊装和下放钢围堰,其施工工期长,对起重设备、人员配备及运输设备要求高。另外,常规钢围堰自重较轻,需浇筑大量压舱混凝土进行辅助入泥下沉,从而使得可回收部分钢结构数量减少,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增加施工成本。并且,常规钢围堰施工完成后,需由专业潜水人员进行水下作业切割钢围堰,并使用大型起重设备对钢围堰进行回收,且钢围堰水下拆除十分困难,风险系数高,拆除成本大、工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钢混组合围堰及预应力连接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钢混组合围堰,包括围堰主体,所述围堰主体围成一操作空间;所述围堰主体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壁体和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主体(1),所述围堰主体(1)围成一操作空间;所述围堰主体(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壁体(10)和钢壁体(20);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10)和所述钢壁体(20)之间通过一预应力连接装置(30)连接,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0)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10)上的第一固定件(31),设置在所述钢壁体(20)上的第二固定件(32),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上的紧固连接件(33);以及将所述紧固连接件(33)锁紧在第一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2)上的螺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包括围堰主体(1),所述围堰主体(1)围成一操作空间;所述围堰主体(1)包括在竖直方向上可拆卸连接的钢筋混凝土壁体(10)和钢壁体(20);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10)和所述钢壁体(20)之间通过一预应力连接装置(30)连接,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0)包括:设置在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10)上的第一固定件(31),设置在所述钢壁体(20)上的第二固定件(32),贯穿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件(31)和所述第二固定件(32)上的紧固连接件(33);以及将所述紧固连接件(33)锁紧在第一固定件(31)/第二固定件(32)上的螺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10)包括若干相互紧密拼接的第一单元,所述钢壁体(20)包括若干相互紧密拼接的第二单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壁体(10)上的所述第一单元通过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0)与所述钢壁体(20)上的第二单元对应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0)设置在每个所述第一单元和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单元外围和/或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所述第一单元和所对应的所述第二单元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预应力连接装置(30)。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二单元为双层钢板材结构;所述紧固连接件(33)为精轧螺纹钢。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钢混组合围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付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