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178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包括底板、导轨、滑车、滑杆、重力杆,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导轨的一端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滑车设置在导轨的边缘上,滑杆上具有滑座,重力杆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上,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重力杆的上端设置有贯穿滑座的限位杆,两个导轨之间设置有弧形的导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真实模拟涂层在受到斜向的外力冲击时的剥落或开裂情况,以准确判断漆膜涂层的强性以及对底材的附着力。

An oblique friction impact tester for paint fil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oblique friction impact tester for paint film,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 guide rail, a pulley, a sliding rod and a gravity rod.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A guide rail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rough hole, a supporting rod is arranged between one end of the guide rail and the bottom plate, a pulley is arranged on the edge of the guide rail, and a sliding rod is arranged on the center posi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upper end of the gravity bar is provided with a pair of pin shafts to rotate and limit the position on the pulley. The end of the gravity bar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impact head. The upper end of the gravity bar is provided with a limit bar through the slide seat, and an arc guide ba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guideway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oblique friction impact tester of the invention can simulate the spalling or cracking of the coating when it is impacted by oblique external force, so as to accurately judge the strength of the coating and the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冲击测试仪,特别是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属于漆膜试验器

技术介绍
漆膜冲击试验机层耐冲击试验适用检评价色漆,清漆或相关产品的干膜涂层在标准实验条件下受不同球体的冲击而产生变形时其涂层抵抗从底材上剥落或开裂的能力,表现了被实验涂层的强性和对底材的附着力;目前涂料行业中漆膜的耐冲击性能主要通过漆膜冲击试验器来测定,以固定质量的重锤落于试板上而不引起漆膜破坏的最大高度来作为耐冲击的性能指标,漆膜冲击强度是评定漆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现有漆膜冲击器测试过程中,往往只是在试板垂直方向进行冲击试验,而真实的撞击大多情况下则是发生在板材的各个方向,如果板材在斜向方向受到冲击力时,不仅是冲击力度的问题,还有摩擦力的问题,当摩擦力和冲击力共同作用于板材时,漆膜涂层便在摩擦力的撕扯后接着被冲击,如果漆膜在受到摩擦力作用后,已弱化了其强度或粘附性,在接着的冲击力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开裂和剥落的问题。申请号为201621216032.6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油漆漆膜冲击测试仪,包括高度限位环、导管和底座,所述导管上设置的导轨旁设置有刻度,且导管内部安装的重锤沿导轨运动,所述高度限位环通过紧固螺栓固定在导管的上端,且安装在转头上侧的重锤支撑环套在导管上,所述导管穿过转头通过安装在转头正面的导管固定螺丝和安装在转头侧面的导管锁紧转把固定在转头上,且导管通过冲头安装套与冲头连接,所述转头通过转轴固定座连接,所述底座上表面自前到后依次安装有水平检测装置、载物台和固定座,且底座的下方均匀的安装有水平调节底脚螺丝。该技术虽然可以使得冲头在不同的位置进行冲击试验,模拟不同角度得到相对准确的试验结果,但冲头在斜向管里的活动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减弱冲击力,并且由于冲头重量较大,在斜向冲击板材后,会发生微弹然后二次下落冲击板材,而真实的冲击过程通常在一次撞击后就弹开,因此二次冲击会对板材漆膜造成额外的损坏,对真实的试验结果也存在较大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真实模拟撞击的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包括底板、导轨、滑车、滑杆、重力杆,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所述导轨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通孔的底板表面,另一端与底板之间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导轨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滑车设置在导轨的边缘上,所述滑杆卧式设在两个导轨上部,滑杆上具有滑座,贯穿滑座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重力杆立式设置于滑车上方,重力杆的下端贯穿滑车,重力杆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上,销轴垂直于滑车的前进方向,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所述重力杆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贯穿活动于滑座的通孔,两个导轨靠近底板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弧形的导条,所述滑车沿导轨和导条移动,所述导条距离冲击测试板的距离小于冲击头的长度。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滑车的分为前车体、缓冲体、后车体,所述前车体的两侧以及后车体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所述滚轮在导轨的边缘上滚动,所述前车体和后车体分别铰接在缓冲体的前后部,所述重力杆的下端贯缓冲体,重力杆下端部的一对销轴转动限位在缓冲体上。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滚轮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槽体,所述导轨的边缘位于槽体中,槽体与导轨之间间隙配合。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撑杆为可伸缩的。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条为韧性材质制成。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30°-60°。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导轨的长度为50cm-150cm。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可以真实模拟板材上涂层在受到斜向的外力冲击时的剥落或开裂情况,以准确判断漆膜涂层的强性以及对底材的附着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滑车的侧视图;图3是滑车的俯视图;其中,1-底板,2-导轨,3-滑车,4-滑杆,5-重力杆,6-支撑杆,7-滑座,8-限位杆,9-导条,10-冲击头,11-前车体,12-缓冲体,13-后车体,14-滚轮,15-槽体,16-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包括底板1、导轨2、滑车3、滑杆4、重力杆5,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2,导轨2呈斜向放置,较低一端靠近通孔的底板1表面,较高一端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两个导轨2在俯视状态下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导轨2的长度为50cm-150cm,导轨2与底板1之间的夹角为30°-60°,所述导轨2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滑车3设置在导轨2的边缘上,滑车3在U形结构的两个端部上沿导轨2长度方向活动;所述滑杆4卧式设在两个导轨2上部,滑杆4上具有滑座7,贯穿滑座7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重力杆5立式设置于滑车3上方,重力杆5的下端贯穿滑车3,重力杆5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3上,使滑车3相对重力杆5下端发生角度偏转,销轴垂直于滑车3的前进方向,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10,所述重力杆5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8,限位杆8贯穿活动于滑座7的通孔,限位杆8可在通孔内移动,保证重力杆5始终以立式的状态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活动;两个导轨2靠近底板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两根弧形的导条9,两根导条9之间与底板1通孔是共通的,所述导条9为韧性材质制成,所述滑车3沿导轨2和导条9移动,所述导条9距离冲击测试板的距离小于冲击头10的长度。使用时,先将滑车3移动至一侧导轨2的最高点,此时滑座7也位于滑杆4的一端,丢开滑车3,在重力的影响下,重力杆5带动滑车3向该导轨2最低点加速移动,通过限位杆8在滑座7通孔内的活动,重力杆5同时也带动滑座7在滑杆4上活动,保持自身始终为立式状态,当滑车滑动到导条9上时,也是整个重力杆5活动的最低点,此时冲击力最大,冲击头10直接从斜向撞击涂有漆膜的板材,由于惯性,滑车3会继续先前(即另一侧导轨2)活动,从而从另一侧导轨2的最低点向该侧最高点减速移动,冲击头10在一次撞击完成后迅速脱离撞击范围,接着固定住滑车3,等待下次使用,最后对一次斜向撞击的板材进行评估。进一步的说,所述滑车3的分为前车体11、缓冲体12、后车体13,所述前车体11的两侧以及后车体13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14,所述滚轮14在导轨2的边缘上滚动,所述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分别铰接在缓冲体12的前后部,所述重力杆5的下端贯缓冲体12,重力杆5下端部的一对销轴转动限位在缓冲体12上,这样可以避免冲击头10因为长度过长,在撞击板材后,反作用力撑起滑车3的问题,也可以避免滑车3脱离导轨2的问题,使冲击头10在撞击后,反作用力作用在缓冲体12上,缓冲体12被撑起,而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依然接触在导轨2上。更进一步的说,缓冲体12上分别朝向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方向延伸设置有挡块16,防止缓冲体12的水平高度相当于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过低,挡块16设在缓冲体12上表面,不影响缓冲体12相对前车体11和后车体13向上升起移动。更进一步的说,所述滚轮14的圆周方向上开设有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导轨(2)、滑车(3)、滑杆(4)、重力杆(5),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2),所述导轨(2)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通孔的底板(1)表面,另一端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导轨(2)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滑车(3)设置在导轨(2)的边缘上,所述滑杆(4)卧式设在两个导轨(2)上部,滑杆(4)上具有滑座(7),贯穿滑座(7)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重力杆(5)立式设置于滑车(3)上方,重力杆(5)的下端贯穿滑车(3),重力杆(5)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3)上,销轴垂直于滑车(3)的前进方向,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10),所述重力杆(5)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8),限位杆(8)贯穿活动于滑座(7)的通孔,两个导轨(2)靠近底板(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弧形的导条(9),所述滑车(3)沿导轨(2)和导条(9)移动,所述导条(9)距离冲击测试板的距离小于冲击头(10)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导轨(2)、滑车(3)、滑杆(4)、重力杆(5),所述底板(1)的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导轨(2),所述导轨(2)的一端连接在靠近通孔的底板(1)表面,另一端与底板(1)之间设置有支撑杆(6),所述导轨(2)的截面为开口向上的U形结构,所述滑车(3)设置在导轨(2)的边缘上,所述滑杆(4)卧式设在两个导轨(2)上部,滑杆(4)上具有滑座(7),贯穿滑座(7)设置有垂直于地面的通孔,所述重力杆(5)立式设置于滑车(3)上方,重力杆(5)的下端贯穿滑车(3),重力杆(5)下端部边缘设置有一对销轴,销轴转动限位在滑车(3)上,销轴垂直于滑车(3)的前进方向,该端部还设置有冲击头(10),所述重力杆(5)的上端设置有限位杆(8),限位杆(8)贯穿活动于滑座(7)的通孔,两个导轨(2)靠近底板(1)的端部之间设置有弧形的导条(9),所述滑车(3)沿导轨(2)和导条(9)移动,所述导条(9)距离冲击测试板的距离小于冲击头(10)的长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漆膜用斜向摩擦冲击测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靖俭王圣龙吴玉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平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