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焊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695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设备,针对现有相邻焊点的间距不一导致工件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公开了一种点焊机,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以及工作台,壳体设有有平行的上电极以及下电极,上电极与壳体活动连接,下电极的一端与工作台固定,点焊机还包括控制上电极的调节件,工作台靠近下电极的位置设有随工件移动而转动以驱使调节件推动上电极靠近下电极的驱动组件。工人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推动工件进行点焊,在推动工件的过程中,驱动组件转动从而联动调节件调节上电极靠近或远离下电极,在工人移动工件的时候即可实现点焊,同时由于调节件推动上电极的频率与驱动组件转动的圈数有关,使得相邻焊点的间距相同,进而提高了工件的稳定性。

A spot weld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elding equipment.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poor workpiece stability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spacing of adjacent solder joints, a spot welding machine is disclosed, which provides the following technical schemes,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worktabl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parallel upper and lower electrodes,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lectrodes are mov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to power down. One end of the pole is fixed to the workbench, and the spot welding machine also includes an adjusting piece for controlling the upper electrode. The position of the workbench near the lower electrode is provided with a driving assembly which rotates with the workpiece moving to drive the adjusting piece to push the upper electrode close to the lower electrode. Workers place the workpiece on the workbench to push the workpiece for spot welding. In the process of pushing the workpiece, they drive the components to rotate so that the regulator adjusts the upper electrode close to or far from the lower electrode. The spot welding can be realized when the worker moves the workpiece. At the same time, the frequency of the upper electrode is pushed by the regulator and the circle of the driving assembly is rotated. The number is related, so that the distance between adjacent solder joints is the same, thus improving the stability of the workpie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点焊机
本技术涉及焊接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点焊机。
技术介绍
点焊机是采用双面双点过流焊接的原理,工作时两个电极加压工件使两层金属在两电极的压力下形成一定的接触电阻,而焊接电流从一电极流经另一电极时在两接触电阻点形成瞬间的热熔接,使得两个工件焊接在一起。目前,工人通常采用脚踏式点焊机对工件进行点焊,脚踏式点焊机包括壳体,壳体上向外延伸有上电极,上电极的下方与其对应的位置沿水平方向设有的下电极,下电极远离壳体的一端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脚踏式点焊机通过脚踏杠杆加压使得上电极与下电极靠近从而对工人进行点焊。但是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工人边推动工件的移动,边脚踏杠杆以对工人进行点焊,工人上焊点的位置依靠工人的经验判断,则导致焊点的间距不一,从而对工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仍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焊机,工件的焊点间距相等,具有提高工件稳定性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点焊机,包括壳体以及工作台,所述壳体朝向工作台延伸有平行设置的上电极以及下电极,所述上电极与壳体活动连接,所述下电极远离壳体的一端与工作台固定,所述点焊机还包括调节上电极靠近或远离下电极的调节件,所述工作台靠近下电极的位置设有随工件移动而转动以驱使调节件调节上电极靠近或远离下电极的驱动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人在利用点焊机对两工人进行点焊的时候,可先将工件放置在工作台具有下电极的位置,然后推动工件进行点焊,在推动工件的过程中,工件会使得驱动组件转动从而联动调节件移动,并且由于上电极与壳体活动连接,则调节件可推动上电极靠近下电极,从而实现对放置在工作台上的工件的点焊,无需工人脚踏驱动,在工人移动工件的时候即可实现点焊,同时由于调节件推动上电极靠近下电极的频率与驱动组件转动的圈数有关,使得相邻焊点的间距相同,进而提高了工件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中且与调节件连接的滚轮,所述滚轮部分贯穿工作台上表面,所述工件的移动方向与滚轮的转动方向相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部分滚轮可贯穿工作台上表面,使得工人在移动工件进行点焊的过程中,工件与滚轮接触以带动滚轮的转动,从而通过滚轮转动联动调节件的转动,进而实现调节件调节上电极靠近或远离下电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连接滚轮与调节件的若干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远离滚轮的一端与调节件连接,相邻所述传动轴之间通过锥齿轮连接。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件与滚轮之间通过传动轴以及锥齿轮连接,从而提高了滚轮与锥齿轮之间的稳定性,同时,可根据现场作业环境,通过锥齿轮调整传动轴的位置,以提高驱动组件的安装灵活性。优选的,所述调节件位于上电极远离下电极的一侧,所述调节件包括转动挤压推动上电极靠近下电极的凸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传动轴将滚轮转动传递到凸轮上以带动凸轮转动,从而使得上电极可在凸轮的推动下间歇靠近下电极实现对工件的点焊,上电极靠近下电极的频率与凸轮的转动圈数有关,即与滚轮的转动圈数有关,从而使得连续点焊过程中,相邻焊点的间距相等,从而提高了工人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调节件还包括设置在上电极以及下电极之间的弹性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弹性件在凸轮的突出端没有抵住上电极的时候,弹簧的弹性恢复力可以使得上电极恢复原位,从而实现上电极能够间歇靠近下电极的目的。优选的,所述上电极靠近凸轮的一侧设有限制凸轮位置的限位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能够减少在凸轮推动上电极的过程中打滑的情况出现,从而提高凸轮推动上电极的推动过程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传动轴连接有用于支撑传动轴的支撑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可用于支撑传动轴以增加传动轴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滚轮设置为橡胶滚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材质的滚轮能够增加滚轮与工件之间的摩擦,从而提高了滚轮转动的稳定性,此外橡胶滚轮具有一定的柔性,能够避免与工件的刚性接触以减少对工件表面的磨损。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移动工件,使得转轮转动,从而通过传动轴以及锥齿轮的配合以使凸轮转动,凸轮以及弹性件的配合使得上电极能够间歇的靠近下电极,并且上电机靠近下电极的频率与转轮转动的圈数有关,即与工件的长度有关,则得到的相邻焊点的间距相等,从而提高了工人焊接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用于示意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B部放大图;图5为图3的C部放大图。图中:1、壳体;11、上电极;12、下电极;2、工作台;3、调节件;31、凸轮;32、限位件;321、限位板;33、弹性件;34、固定杆;4、驱动组件;41、滚轮;42、传动轴;421、第一传动轴;422、第二传动轴;423、三传动轴;424、第四传动轴;425、第五传动轴;426、锥齿轮;5、支撑件;51、保护壳;52、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点焊机,参见图1和图2,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一侧的工作台2,壳体1设有朝向工作台2延伸的上电极11以及下电极12,上电极11位于下电极12的竖直方向上的上方,同时上电极11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壳体1铰接,下电极12靠近壳体1的一端与壳体1固定连接,并且下电极12水平设置,以使上电极11在竖直面内摆动。下电极12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工作台2固定连接,同时下电极12与工作台2的顶部工作面连通,点焊机还包括控制上电极11靠近或远离下电极12的调节件3,工作台2靠近下电极12的位置设有随工件的移动而转动从而使得调节件3调节上电极11的驱动组件4。参见图3、图4和图5,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2上的滚轮41,滚轮41可贯穿工作台2的顶部工作面,滚轮41穿出工作台2的部分的顶点到工作面的距离为5mm,并且工件的移动方向与滚轮41的转动方向相切,另外,滚轮41设置为橡胶滚轮。驱动组件4还包括连接滚轮41与调节件3的若干传动轴42,传动轴42包括沿滚轮41轴线延伸的第一传动轴421、与第一传动轴421垂直且水平穿出工作台2的第二传动轴422以及与第二传动轴422连接竖直向上延伸的第三传动轴423,第三传动轴423连接有朝向壳体1水平延伸的第四传动轴424,第四传动轴424连接有朝向上电极11延伸的水平设置的第五传动轴425,第一传动轴421与第二传动轴422、第二传动轴422与第三传动轴423、第三传动轴423与第四传动轴424以及第四传动轴424与第五传动轴425之间均通过一对相互垂直的锥齿轮426连接。位于工作台2外的传动轴42连接有用于支撑传动轴42的支撑件5,支撑件5包括套设在位于工作台2外的传动轴42以锥齿轮426上的保护壳51,保护壳51延伸至与壳体1固定连接,传动轴42以及锥齿轮426均与保护壳51转动连接,支撑件5还包括与保护壳51固定连接且竖直延伸至地面的支撑杆52。第五传动轴425远离第四传动轴424的一端连接有调节件3,调节件3包括与第五传动轴425同轴固定的凸轮31,并且凸轮31位于上电极11的正上方,凸轮31在竖直面内转动以推动上电极11靠近下电极12,同时在上电极11靠近凸轮31的一侧还设有凸轮31位置的限位件3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点焊机,包括壳体(1)以及工作台(2),所述壳体(1)朝向工作台(2)延伸有平行设置的上电极(11)以及下电极(12),其特征是:所述上电极(11)与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下电极(12)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工作台(2)固定,所述点焊机还包括调节上电极(11)靠近或远离下电极(12)的调节件(3),所述工作台(2)靠近下电极(12)的位置设有随工件移动而转动以驱使调节件(3)调节上电极(11)靠近或远离下电极(12)的驱动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点焊机,包括壳体(1)以及工作台(2),所述壳体(1)朝向工作台(2)延伸有平行设置的上电极(11)以及下电极(12),其特征是:所述上电极(11)与壳体(1)活动连接,所述下电极(12)远离壳体(1)的一端与工作台(2)固定,所述点焊机还包括调节上电极(11)靠近或远离下电极(12)的调节件(3),所述工作台(2)靠近下电极(12)的位置设有随工件移动而转动以驱使调节件(3)调节上电极(11)靠近或远离下电极(12)的驱动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点焊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包括转动设置在工作台(2)中且与调节件(3)连接的滚轮(41),所述滚轮(41)部分贯穿工作台(2)上表面,所述工件的移动方向与滚轮(41)的转动方向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点焊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组件(4)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贵贤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昌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