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震荣专利>正文

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635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包括板本体(1)和吊挂,其特征在于,该吊挂的挂耳(2)设于板本体(1)四个角落长纵向角度固定位置,该挂耳(2)内部设呈上下贯通开孔(200)的扁方形管(20),于开孔(200)中套设一防滑固定块(4),该挂耳(2)长度相等于板本体(1)的厚度,并在较扁的中心线偏上方两侧各冲设有圆孔(21),该圆孔(21)中插设一长条型钢筋(22)。(*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尤其是一种具有吊挂装置的覆工板。
技术介绍
一般工程施工,尤其是明挖工程时常需使用覆工板,而过去数年前都是以H型压花型钢组合的块状,并直接铺设在施工现场的H型主梁上,供地下施工开挖时的覆盖支撑用。其所需强度甚大,并且要具有雨天路面湿滑时和汽机车轮胎的优良摩擦力,但以压花H型钢制作的成品在雨天时的防滑效果并不优良,故台北、高雄捷运局都规定必须使用水泥和钢料所复合制作的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而目前所见的几种不同的复合式覆工板结构,却只在内部补强钢板或钢筋的排列方式上做变化,或只是采用现有的钢承板做为覆工板的底模,未具有任何创新,而未见有吊装挂耳及防止侧向滑动的卡掣装置上有所改进;然而,此挂耳及卡掣装置是否在工地容易安装及拆卸,一直为现场施工所困扰,更是最为浪费工时的所在。因此,曾有人创造出如图1所示的另一现有覆工板,其中该覆工板所使用的防止侧面移动的卡掣块A,通常是以一槽型钢(裁切约5~8cm长),并电焊在覆工板下方固定位置,并不能移动,且在堆栈时会突出使之不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覆工板的挂耳及卡掣装置在工地不容易安装及拆卸,在堆栈时会突出使之不稳且占用空间大的缺点,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存放,且具有稳定卡掣功能的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包括板本体和吊挂,该吊挂的挂耳设于板本体四个角落长纵向角度固定位置,该挂耳内部设呈上下贯通开孔的扁方形管,在开孔中套设一防滑固定块,该挂耳长度等于板本体的厚度,并在较扁的中心线偏上方两侧各冲设有圆孔,该圆孔中可插设一长条型钢筋。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中,防滑固定块两侧脚的脚长不同,且在中央设有凹槽,该凹槽中可插接在挂耳穿设的长条型钢筋上,而较长一侧脚突出在板本体下方。本技术提供的又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中,防滑固定块端面上还可设有一长圆孔。本技术因其具有的特殊结构特征,因而具有下列的特性及优点(1)强度足够能通过美国公路桥梁AASHTO HS20-44规范强度。(2)堆栈存放容易以平行一块块堆栈,没有固定焊死的突出物或基角来占据空间。(3)现场施工吊装容易具有挂耳,容易勾挂或脱离。(4)具有卡掣固定功能装设有固定卡掣装置,能够防止重型车辆在刹车时的水平推力使覆工板产生水平位移。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覆工板的侧视组合图。图2为本技术的覆工板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覆工板的吊装挂耳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的覆工板吊装挂耳勾吊组合图。图5为本技术的覆工板吊装挂勾情形图。图6为本技术的覆工板的防滑固定块置入吊装挂耳开孔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覆工板的防滑固定块反向置入吊装挂耳开孔情形图。图8为本技术的覆工板的防滑固定块用磁铁手把拆除情形图。图9为本技术的覆工板的另一实施例。图10为图9吊挂情形图。图11为图9卡掣于H型主梁情形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所示,本技术的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在工厂制作边框及底板时,该挂耳2是设在四个角的长纵向角度固定位置,将挂耳2嵌装焊接于覆工板1内;其中,该挂耳2,为一具上下贯通开孔200的扁方形管20,裁切其长度相等于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板本体1的厚度,并在较扁的中心线偏上方两侧各冲设一圆孔21,在挂耳2适当位置以一长条型钢筋22穿过,并使两端各突出长条型钢筋22直径的15倍以上长度,可确保该长条型钢筋22和水泥10具有充足的握裹力(如图3所示)。参阅图4所示,当挂耳2在嵌装时,必须与覆工板板本体1配合以开孔200呈上下贯通,使水泥10碎块不致堵塞。待水泥10固结完成后,四组吊装挂耳2即紧紧固结在所设定的四个位置上,而且该挂耳2上下齐平于主板的上下缘。当需移动或吊装时(如图5所示),即以吊装挂勾3穿入挂耳2的开孔200内勾着事前嵌入的长条型钢筋22向上提起,以架设在工地两支固定间距H型主梁5的上翼板50上方安装它。等一片片覆工板板本体1排列整齐定位后,再以防滑固定块4放入挂耳2内(如图6所示),因防滑固定块4的两侧脚40、41脚长不同,并且中央具有凹槽42,该凹槽42中可插接挂耳2的长条型钢筋22上,使较长一侧脚41突出在覆工板板本体1下方,卡掣于上翼板50成为一防止侧向移动的卡掣装置,而其防滑固定块4上方的尺寸,则设为与覆工板板本体1齐平,使板面不会造成危险的凹洞,并且不易被非工作人员取走,若有遗失亦立即可以目视发现不会造成危险。当工地主梁尺寸较宽时,就将其防滑固定块4反向置入,即可简单方便,达到卡掣功能(如图7所示)。当工程结束,在拆除前,工作人员将具有磁铁的手把6一一吸起拔除防滑固定块4即可(如图8所示)。请参阅图9所示,本实施例与图2大致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该防滑固定块7的形体不同,其结构系在扁方形管20与长条型钢筋22,制作组合时先行卡入其呈O型的防滑固定块7,该防滑固定块7在端面设有一长圆孔70,使防滑固定块7在扁方形管20内,藉由长圆孔70与长条型钢筋22的组合,得以自由上下活动,当需要移动吊装时,只需要将防滑固定块7向上提起,其外露出的长圆孔70即可供作挂勾3进行吊挂(如图10所示)。当吊装完成后让防滑固定块7自然落下,能够卡掣于下方H型主梁5的上翼板50,使承受较大的水平侧向推力(如图11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包括板本体(1)和吊挂,其特征在于,该吊挂的挂耳(2)设于板本体(1)四个角落长纵向角度固定位置,该挂耳(2)内部设呈上下贯通开孔(200)的扁方形管(20),于开孔(200)中套设一防滑固定块(4),该挂耳(2)长度相等于板本体(1)的厚度,并在较扁的中心线偏上方两侧各冲设有圆孔(21),该圆孔(21)中插设一长条型钢筋(2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滑固定块(4)两侧脚(40)、(41)的脚长不同,且在中央设有凹槽(42),于凹槽(42)中可插接在挂耳(2)穿设的长条型钢筋(22)上,而较长一侧脚(41)突出在覆工板(1)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其特征在于该防滑固定块(7)端面上设有一长圆孔(70)。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构造工程覆工板,包括板本体和吊挂,该吊挂的挂耳设于板本体四个角落长纵向角度固定位置,该挂耳内部设呈上下贯通开孔的扁方形管,于开孔中套设一防滑固定块,该挂耳长度相等于板本体的厚度,并在较扁的中心线偏上方两侧各冲设有圆孔,于圆孔中可插设一长条型钢筋。该挂耳的开孔可提供挂钩吊挂空间及沉埋防滑固定块的功能,以达现场施工吊装容易且以防滑固定块的卡掣固定,更能防止重型车辆在煞车时的水平推力,使覆工板产生水平位移。文档编号E01C9/00GK2637546SQ0325561公开日2004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5日专利技术者李震荣 申请人:李震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震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震荣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