搅拌溶解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456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溶解罐,包括溶解罐体,溶解罐体上部设置有固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固体进料口的侧壁底部混合液出口,还包括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第三搅拌机构、驱动机构三、搅拌轴一、搅拌轴二和搅拌轴三,搅拌轴一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内上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一连接,搅拌轴二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内下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二连接,搅拌轴三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内中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三连接,所述搅拌轴一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搅拌轴二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搅拌轴三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机构,溶解罐体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溶解罐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解决原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利于提高溶解速度。

Stirred tan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irring and dissolving tank, which comprises a dissolving tank body, a solid inlet and a liquid inlet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ssolving tank body, a mixed liquid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solid inlet, and a first stirring mechanism, a second stirring mechanism, a driving mechanism, a second and third stirring mechanism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3. The stirring shaft 1, the stirring shaft 2 and the stirring shaft 3 are inserted in the upper part of the dissolving tank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the stirring shaft 2 is inserted in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solving tank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2; the stirring shaft 3 is insert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dissolving tank body and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mechanism 3. A first stirr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stirring shaft, a second stirr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tirring shaft, a third stirr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on the third stirring shaft, and the dissolving tank body is a cylindrical dissolving tank body vertically arrange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solving the problem of uneven mixing of raw materials and improving the dissolu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搅拌溶解罐
本技术涉及一种搅拌溶解罐,属于透明质酸凝胶的制备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搅拌溶解装置为化工生产经常用到的设备,例如生产透明质酸凝胶时就需要用到,其通常是由溶解罐体内的搅拌轴和搅拌机构组成,驱动机构带动搅拌轴转动,从而带动搅拌机构对物料进行搅拌使其溶解。由于普通的搅拌溶解罐搅拌机构搅拌范围有限,使得原料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搅拌溶解罐,解决原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利于提高溶解速度。本技术所述的搅拌溶解罐,包括溶解罐体,溶解罐体上部设置有固体进料口和液体进料口,固体进料口的侧壁底部混合液出口,还包括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第三搅拌机构、驱动机构三、搅拌轴一、搅拌轴二和搅拌轴三,搅拌轴一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内上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一连接,搅拌轴二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内下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二连接,搅拌轴三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内中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三连接,所述搅拌轴一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搅拌轴二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搅拌轴三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机构,溶解罐体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溶解罐体,所述搅拌轴三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杆段、斜杆段A、圆盘安装斜杆段、斜杆段B和直杆段B,直杆段和直杆段B同轴设置,斜杆段A和斜杆段B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斜杆段A与圆盘安装斜杆段之间的夹角和圆盘安装斜杆段与斜杆段B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三搅拌机构包括圆盘A、圆盘B、圆盘C、连杆、摆杆、限位杆和拨动板,圆盘A、圆盘B和圆盘C等距平行套设在圆盘安装斜杆段上,圆盘A、圆盘B和圆盘C均与圆盘安装斜杆段间隙配合,圆盘A、圆盘B、圆盘C通过连杆连接在一起,圆盘A、圆盘B和圆盘C的外缘上均连接有一摆杆,摆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拨动板,限位杆设置有两根,位于拨动板和拨动板之间,限位杆的两端均与溶解罐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摆杆位于两根限位杆之间。所述第一搅拌机构和第二搅拌机构均为搅拌叶。所述搅拌溶解罐,还包括电机安装座A、电机安装座B和电机安装座C驱动机构一通过电机安装座A固定在溶解罐体上,驱动机构二通过电机安装座B安装在溶解罐体的外壁上,驱动机构三通过电机安装座C安装在溶解罐体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机构一、驱动机构二和驱动机构三均为电机。所述搅拌溶解罐,还包括循环管A、循环泵和循环管B,循环泵的进液口通过循环管A与溶解罐体的底部相连通,循环泵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B与溶解罐体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斜杆段A和圆盘安装斜杆段之间的夹角为105-165度,所述圆盘安装斜杆段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为15-45度。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通过固体进料口向溶解罐体内添加固体原料,通过液体进料口向溶解罐体内添加液态原料,驱动机构一带动第一搅拌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二带动第二搅拌机构旋转,套杆安装斜杆段的两端分别绕圆旋转,圆盘A、圆盘B、圆盘C套设在套杆安装斜杆段上,由于摆杆限制圆盘A、圆盘B、圆盘C转动,圆盘A、圆盘B、圆盘C会周期性上下晃动和周期性左右摆动,拨动板会自转和左右摆动,溶解罐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多样,利于提高溶解速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本技术所述的搅拌溶解罐,第三搅拌机构改变了传统的结构形式,在第一搅拌机构、第二搅拌机构、第三搅拌机构的共同作用下,溶解罐体内的液体流动方向多样,解决原料混合不均匀的问题,利于提高溶解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圆盘A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溶解罐体1.1、固体进料口1.2、液体进料口1.3、混合液出口2、第一搅拌机构3、第二搅拌机构4、驱动机构一5、驱动机构二6、第三搅拌机构6.1、圆盘A6.2、圆盘B6.3、圆盘C6.4、连杆6.5、摆杆6.6、限位杆6.7、拨动板7、驱动机构三8、搅拌轴一9、搅拌轴二10、搅拌轴三10.1、直杆段10.2、斜杆段A10.3、圆盘安装斜杆段10.4、斜杆段B10.5、直杆段B11、电机安装座A12、电机安装座B13、电机安装座C14、循环管A15、循环泵16、循环管B。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搅拌溶解罐,包括溶解罐体1,溶解罐体1上部设置有固体进料口1.1和液体进料口1.2,固体进料口1.1的侧壁底部混合液出口1.3,还包括第一搅拌机构2、第二搅拌机构3、驱动机构一4、驱动机构二5、第三搅拌机构6、驱动机构三7、搅拌轴一8、搅拌轴二9和搅拌轴三10,搅拌轴一8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上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一4连接,搅拌轴二9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下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二5连接,搅拌轴三10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中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三7连接,所述搅拌轴一8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2,搅拌轴二9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3,搅拌轴三10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机构6,溶解罐体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溶解罐体,所述搅拌轴三10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杆段10.1、斜杆段A10.2、圆盘安装斜杆段10.3、斜杆段B10.4和直杆段B10.5,直杆段10.1和直杆段B10.5同轴设置,斜杆段A10.2和斜杆段B10.4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斜杆段A10.2与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之间的夹角和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与斜杆段B10.4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三搅拌机构6包括圆盘A6.1、圆盘B6.2、圆盘C6.3、连杆6.4、摆杆6.5、限位杆6.6和拨动板6.7,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等距平行套设在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上,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均与圆盘安装斜杆段10.3间隙配合,圆盘A6.1、圆盘B6.2、圆盘C6.3通过连杆6.4连接在一起,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的外缘上均连接有一摆杆6.5,摆杆6.5的另一端设置有拨动板6.7,限位杆6.6设置有两根,位于拨动板6.7和拨动板6.7之间,限位杆6.6的两端均与溶解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摆杆6.5位于两根限位杆6.6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搅拌机构2和第二搅拌机构3均为搅拌叶;所述搅拌溶解罐,还包括电机安装座A11、电机安装座B12和电机安装座C13驱动机构一4通过电机安装座A11固定在溶解罐体1上,驱动机构二5通过电机安装座B12安装在溶解罐体1的外壁上,驱动机构三7通过电机安装座C13安装在溶解罐体1的侧壁上;所述驱动机构一4、驱动机构二5和驱动机构三7均为电机;所述搅拌溶解罐,还包括循环管A14、循环泵15和循环管B16,循环泵15的进液口通过循环管A14与溶解罐体1的底部相连通,循环泵15的出液口通过循环管B16与溶解罐体1的上部相连通;所述斜杆段A10.2和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之间的夹角为105-165度,所述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与水平面的最大夹角为15-45度。。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搅拌溶解罐,包括溶解罐体(1),溶解罐体(1)上部设置有固体进料口(1.1)和液体进料口(1.2),固体进料口(1.1)的侧壁底部混合液出口(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搅拌机构(2)、第二搅拌机构(3)、驱动机构一(4)、驱动机构二(5)、第三搅拌机构(6)、驱动机构三(7)、搅拌轴一(8)、搅拌轴二(9)和搅拌轴三(10),搅拌轴一(8)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上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一(4)连接,搅拌轴二(9)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下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二(5)连接,搅拌轴三(10)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中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三(7)连接,所述搅拌轴一(8)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2),搅拌轴二(9)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3),搅拌轴三(10)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机构(6),溶解罐体(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溶解罐体,所述搅拌轴三(10)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杆段(10.1)、斜杆段A(10.2)、圆盘安装斜杆段(10.3)、斜杆段B(10.4)和直杆段B(10.5),直杆段(10.1)和直杆段B(10.5)同轴设置,斜杆段A(10.2)和斜杆段B(10.4)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斜杆段A(10.2)与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之间的夹角和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与斜杆段B(10.4)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三搅拌机构(6)包括圆盘A(6.1)、圆盘B(6.2)、圆盘C(6.3)、连杆(6.4)、摆杆(6.5)、限位杆(6.6)和拨动板(6.7),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等距平行套设在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上,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均与圆盘安装斜杆段(10.3)间隙配合,圆盘A(6.1)、圆盘B(6.2)、圆盘C(6.3)通过连杆(6.4)连接在一起,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的外缘上均连接有一摆杆(6.5),摆杆(6.5)的另一端设置有拨动板(6.7),限位杆(6.6)设置有两根,位于拨动板(6.7)和拨动板(6.7)之间,限位杆(6.6)的两端均与溶解罐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摆杆(6.5)位于两根限位杆(6.6)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搅拌溶解罐,包括溶解罐体(1),溶解罐体(1)上部设置有固体进料口(1.1)和液体进料口(1.2),固体进料口(1.1)的侧壁底部混合液出口(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搅拌机构(2)、第二搅拌机构(3)、驱动机构一(4)、驱动机构二(5)、第三搅拌机构(6)、驱动机构三(7)、搅拌轴一(8)、搅拌轴二(9)和搅拌轴三(10),搅拌轴一(8)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上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一(4)连接,搅拌轴二(9)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下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二(5)连接,搅拌轴三(10)插设在所述溶解罐体(1)内中部并与所述驱动机构三(7)连接,所述搅拌轴一(8)上设置有第一搅拌机构(2),搅拌轴二(9)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机构(3),搅拌轴三(10)上设置有第三搅拌机构(6),溶解罐体(1)为竖向设置的圆柱形溶解罐体,所述搅拌轴三(10)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杆段(10.1)、斜杆段A(10.2)、圆盘安装斜杆段(10.3)、斜杆段B(10.4)和直杆段B(10.5),直杆段(10.1)和直杆段B(10.5)同轴设置,斜杆段A(10.2)和斜杆段B(10.4)相互平行,且结构相同,斜杆段A(10.2)与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之间的夹角和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与斜杆段B(10.4)之间的夹角相等,第三搅拌机构(6)包括圆盘A(6.1)、圆盘B(6.2)、圆盘C(6.3)、连杆(6.4)、摆杆(6.5)、限位杆(6.6)和拨动板(6.7),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3)等距平行套设在圆盘安装斜杆段(10.3)上,圆盘A(6.1)、圆盘B(6.2)和圆盘C(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良孔令斌徐良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