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4998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16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浸泡处理30~60min,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得到的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滤液;合并前两次得到的滤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果胶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提取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得率高于20%以上,比超声波辅助提取高6%以上,是一种低温、绿色、高效提取方法。

A coupling extraction method of Flavonoids from artificial forest branches and leaves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xtracting plant active substances, and discloses a method for coupling extraction of Flavonoids from branches and leaves of plantation,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ixing crushed materials of branches and leaves of plantation with pectinase aqueous solution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solution 1:8-16, soaking and treating for 30-60 minutes under the condition of water bath at 40-70 C, filtering and filtering. Slag and filtrate, the filtrate is mixed with 50%-80% ethanol according to 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1:6-14, ultrasonic extraction at 40-60 C for 30-80 min, filtrate is taken after filtration, and the filtrate is combined with the filtrate from the first two times. The pectinase treatment and ultrasonic-assisted coupling extraction of the invention have the highest extraction yield of active components, which is higher than 20% and 6% higher than the traditional organic solvent extraction, and is a low-temperature, green and efficient extrac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活性物质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酶处理与超声波辅助耦合高效提取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种植面积国家之一。人工林是采用人工播种、栽植或扦插等方法和技术措施营造培育而成的森林,由人工造林或人工重新造林建立。人工林可以是引进新品种或是对本土树种的加强管理,按树种分为人工桉树林、人工马尾松林、人工杨树林、人工红豆杉等。人工林速生树种生长快、发展迅速、创汇多、同时兼有生态效益。我国人工林非木质资源丰富,但对该资源的利用率低,未得到很好的利用。如桉树枝叶是桉树工业加工中的一种废弃物,通常直接扔掉,造成环境污染。桉树枝叶中含有丰富高附加值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酚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及皂苷等,具有抗肿瘤、抗菌、抗氧化、抗衰老和抗病毒等生物活性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未得到很好的利用。黑荆树(Acaciamearnsii)是含羞草科金合欢属树种,速生、常绿乔木,原产于澳大利亚,1950年后在中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等地开始引种。黑荆树枝叶中含有多酚类化合物、原花色素、黄酮类化合物等活性物质。具有抗糖尿病、抗炎、抗氧化、抗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生物活性作用,黑荆树枝叶是一种可制备附加值高的天然生物活性制剂的原料。红豆杉中所含的紫杉醇具有独特的抗癌作用和显著的疗效,常被用来治疗乳腺癌、卵巢癌、肺癌、食管癌等恶性肿瘤。但红豆杉种紫杉醇含量极低,而其中还含有如黄酮类化合物,多糖等生物活性较强的物质,如只利用红豆杉中的紫杉醇,则严重降低了红豆杉资源的利用率。所以对红豆杉枝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和分离,提高红豆杉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目前国内对黄酮类化合物提取方法主要为有机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和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设备费用高,生产能力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具有溶剂耗量大,提取温度高,提取时间长,提取率低,有效成分损失大以及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在工业化生产中的可行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我国人工林枝叶资源利用率低,活性物质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率不高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的方法,提高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林枝叶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按照料液比1:8~16与果胶酶水溶液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酶解30~60min,过滤后得到酶解滤渣和酶解滤液;(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滤液;(3)合并步骤(1)和步骤(2)的滤液,得到的总滤液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优选的,所述果胶酶的质量占所述枝叶粉碎原料干重的0.05~0.5%。优选的,所述果胶酶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005~0.025%。优选的,所述步骤(2)超声的功率独立地为120~240W。优选的,所述枝叶为桉树枝叶、黑荆树枝叶或红豆杉枝叶。优选的,所述总滤液经减压浓缩,液-液萃取,再经大孔吸附树脂分离,得黄酮类化合物。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人工林枝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按照料液比1:8~16与果胶酶水溶液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浸泡处理30~60min,过滤后得到滤渣和滤液;将得到的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滤液;合并前两次得到的滤液。本专利技术的果胶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提取的活性成分得率最高,比传统的有机溶剂提取得率高20%以上,比超声波辅助提取高6%以上。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低温、绿色、高效提取方法。解决了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受胞内外平衡浓度的限制、提取时间长、耗费的溶剂多,提取效率低、活性成分易变性等缺点,且具有原料普适性强等特点,在人工林枝叶活性成分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加工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人工林枝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16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酶解30~60min,过滤后得到酶解滤渣和酶解滤液;(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超声滤液;(3)合并步骤(1)和步骤(2)的滤液,得到的总滤液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对人工林枝叶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定,本领域中人工林种植的树种枝叶都可以用本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进行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的提取。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优选以桉树、黑荆树、红豆杉3种人工林为例,对该枝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活性成分进行了果胶酶处理与超声辅助耦合提取。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的提取方法也可以用于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林木枝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本专利技术对人工林枝叶粉碎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粉碎方法即可。优选将采集的人工林枝叶风干,用粉碎机粉碎,得到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本专利技术对人工林枝叶粉碎的颗粒大小没有特殊限定,原则上粒度小有利于枝叶中活性物质的溶出。本专利技术中,优选将所述人工林枝叶粉碎为1~20mm,更优选为2~10mm。本专利技术中,将人工林枝叶粉粹后的物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物料。本专利技术所述人工林枝叶粉碎料与果胶酶水溶液的料液比优选为优选为1:10~14,进一步优选为1:12~13。本专利技术所述果胶酶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005~0.025%,更优选为0.010~0.015%。本专利技术的果胶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众所周知的果胶酶,在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优选采用P15果胶酶,康地恩生物公司本专利技术果胶酶对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结构中的果胶成分进行酶解,进而减少传质阻力,使植物细胞中的活性物质充分释放,且活性物质的活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从而提高活性物质的提取效率和提取率。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果胶酶的质量占所述人工林枝叶粉碎物料干重的0.05~0.5%,更优选为0.1~0.3%,pH值为6~6.5。本专利技术将所述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的混合物料进行水浴处理,对人工林枝叶中的果胶进行充分酶解,使人工林枝叶中的黄酮类活性物质充分溶出。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浴的温度优选为50~60℃,水浴的时间优选为40~50min。由于人工林枝叶中含有较多的果胶及黏树脂,本专利技术在实验中发现采用酶处理过程时同时超声,溶液过滤时非常困难,同时黄酮的提取得率降低。本专利技术将水浴酶解处理后的物料液过滤,过滤得到酶解滤渣和酶解滤液。本专利技术对过滤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采用本领域中的常规过滤方式即可。本专利技术中,将酶解滤渣在乙醇溶液中进行超声提取。利用超声波空化作用以及机械震动等次级效应来改善目标成分在溶剂中的扩散与混合,提高萃取效率,缩短提取时间短,同时黄酮类活性化合物的物质结构和生物活性不受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述滤渣与乙醇溶液的质量体积比1:6~14,优选为1:8~14,更优选为1:10~1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乙醇的体积浓度优选为60%~70%。本专利技术所述超声温度优选为45~55℃,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林枝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16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酶解30~60min,过滤后得到酶解滤渣和酶解滤液;(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超声滤液;(3)合并步骤(1)的酶解滤液和步骤(2)的滤液,得到的总滤液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林枝叶中黄酮类化合物耦合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人工林枝叶粉碎原料与果胶酶水溶液按照料液比1:8~16混合,在40~70℃水浴条件下酶解30~60min,过滤后得到酶解滤渣和酶解滤液;(2)将步骤(1)得到的酶解滤渣按照料液比1:6~14与体积百分含量为50%~80%的乙醇混合,在40~60℃下超声提取30~80min,过滤后取超声滤液;(3)合并步骤(1)的酶解滤液和步骤(2)的滤液,得到的总滤液中含有黄酮类化合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取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萍王飞陈华芳张茜许蕊赵雅洁段占泉张力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