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241666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4: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由正硅酸乙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苯二酚、甲醛,经混合溶解、水热反应制得硅模板/酚醛树脂,低温碳化去除硅模板后,与金属盐无机物、三聚氰胺混合煅烧,酸浸,质子化酚醛树脂,去除不稳定和不活跃的物质,最后经高温碳化制得。所得材料具有双层多孔的结构。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硅模板/酚醛树脂的制备;2)硅模板的去除;3)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4)Fe‑N共掺杂碳材料的预处理;5)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作为氧还原型催化剂材料的应用,起始电位为−0.95~0.0 V,半波电位为−0.25~−0.15 mV,极限电流密度为−1.1~−0.95 mA 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铁碳复合材料
,具体涉及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燃料电池因其能量密度高,转化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成为研究的热点。氧还原反应在燃料电池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氧还原反应的缓慢和过电位,因此有必要找到有效的电催化剂来降低过电位,改善缓慢的氧还原反应过程。众所周知,Pt和Pt基材料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氧还原催化剂。然而,Pt价格昂贵且容易被CO中毒,严重阻碍了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商业化发展。Fe-N-C催化剂已被广泛研究并被认为是有希望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候选者,因为它们具有高催化活性和优异的耐久性。氮原子具有与碳原子相似的半径尺寸,因此,氮掺杂后,周围碳的强共价键键能的改变,可有效地调整活性位点的化学性质。目前过渡金属及氮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一般是将过渡金属盐、含氮有机物和碳前躯体进行直接高温锻烧,上述制备方法虽然工艺简单,但却存在易团聚、低表面积和不易重复等缺点。雷刚等提出了一种制备铁氮共掺杂石墨烯碳气凝胶(Fe-C−GCA)催化剂的方法,即利用少量的三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正硅酸乙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苯二酚、甲醛,经混合溶解、水热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硅模板/酚醛树脂,低温碳化去除硅模板后,与金属盐无机物、三聚氰胺混合溶解干燥煅烧,然后经酸浸,质子化酚醛树脂,去除不稳定和不活跃的物质、高温碳化、洗涤、干燥制得,所得材料具有双层多孔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其特征在于:由正硅酸乙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间苯二酚、甲醛,经混合溶解、水热反应、过滤、洗涤、干燥得硅模板/酚醛树脂,低温碳化去除硅模板后,与金属盐无机物、三聚氰胺混合溶解干燥煅烧,然后经酸浸,质子化酚醛树脂,去除不稳定和不活跃的物质、高温碳化、洗涤、干燥制得,所得材料具有双层多孔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硅模板/酚醛树脂的制备,利用硬模板法和软模板法,将正硅酸乙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间苯二酚、甲醛依次溶解到去离子水、乙醇、氨水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后,经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硅模板/酚醛树脂;步骤2)硅模板的去除,将步骤1所得硅模板/酚醛树脂在低温条件下碳化,得到去除硅模板的前驱体;步骤3)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金属盐无机物、三聚氰胺,按一定质量比,与步骤2所得去除硅模板的前驱体依次加入到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干燥后,在一定条件下煅烧分解,得到Fe-N共掺杂碳材料;步骤4)Fe-N共掺杂碳材料的预处理,将步骤3所述制备的Fe-N共掺杂碳材料酸浸,进行质子化处理,并去除不稳定和不活跃的物质后,经抽滤干燥得到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前驱体;步骤5)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将步骤4所述制备的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前驱体在高温条件热解,最后洗涤、过滤、干燥、研磨得到双层级多孔Fe-N共掺杂碳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利用的硬模板法和软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树君高薇褚海亮彭洪亮徐芬孙立贤李泽豪梁欢标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