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晓慰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356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涉及液体分离处理领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相当一部分电极及其它辅助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装置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集电极、第一隔板、第一阻挡材料、第二隔板、第二阻挡材料、第三隔板、第三阻挡材料、第四隔板,以及第二集电极;并且,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极性相同,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极性相反;所述第一集电极与第一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一隔板形成第一电极仓室,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二隔板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所述第二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三隔板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三阻挡材料与第二集电极间通过第四隔板形成第二电极仓室。

A continuous electric adsorption device and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tinuous electrosorbent device and method, relating to the field of liquid separation and treatment, for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a considerable part of electrodes and other auxiliary materials in the prior art are not fully utilized. The device has a laminated structure, which in turn comprises a first collector, a first barrier, a first barrier material, a second barrier material, a second barrier material, a third barrier material, a fourth barrier material, and a second collector; and the first barrier material has the same polarity as the third barrier material, and the first barrier material has the same polarity as the first barrier material. Contrary to the polarity of the second barrier material, a first electrode compartment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collector and the first barrier material through a first barrier plate, and a first liquid flow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first barrier material and the second barrier material through a second barrier plate, and the second barrier material and the third barrier material are formed through a third barrier plate. The liquid flow channel forms a second electrode chamber between the third barrier material and the second collector through a fourth sepa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分离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电吸附装置采用集电极、固体电吸附电极、隔网和/或离子阻挡层组成,其中电吸附电极是固体形式。固体电极的特点是导电性好,吸附能效比高。然而,由于电吸附工作过程是一个暂态过程,在电极的长度方向上电极的吸附饱和程度是成一定分布的。如图1所示,在电吸附组件中,位于入液口附近的电极会在第一时间吸附达到饱和状态,此时这部分电极将不再继续吸附工作,而是处于闲置状态,需等到整个电极吸附饱和也即该次工作周期结束时才能与整块电极一起进行再生脱附。因此,从整体上来讲,采用固体电吸附电极进行电吸附工作时,有相当一部分电极及其它辅助材料是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于此同时,与该部分电极相配的所有辅助材料例如集电极、离子阻挡材料、隔网等,也相应得不到充分利用。这样就使得电吸附装置的投资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有相当一部分电极及其它辅助材料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集电极、第一隔板、第一阻挡材料、第二隔板、第二阻挡材料、第三隔板、第三阻挡材料、第四隔板,以及第二集电极;并且,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极性相同,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极性相反;所述第一集电极与第一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一隔板形成第一电极仓室,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二隔板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所述第二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三隔板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三阻挡材料与第二集电极间通过第四隔板形成第二电极仓室。优选的,连续电吸附装置进行电吸附工作时,在所述第一电极仓室中注入液态电极;所述的液态电极由基液、电极颗粒以及助剂组成。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极仓室具有第一电极仓室入口和第一电极仓室出口,所述第二电极仓室具有第二电极仓室入口和第二电极仓室出口,并且所述的第一电极仓室出口与第二电极仓室入口之间经断流环节导通。优选的,所述的第一阻挡材料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所述的第二阻挡材料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以及所述的第三阻挡材料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连续电吸附方法,包括下列步骤:S1、将液态电极输送进入第一电极仓室,将待处理原液输送进入第一液流通道,将待处理的其它来源液输送进入第二液流通道;S2、在第一集电极和第二集电极之间加直流电场;S3、第一液流通道中的液中离子通过第一阻挡材料进入第一电极仓室,与前述离子相对的反向离子通过第二阻挡材料进入第二液流通道,进而得到第一液流通道的除盐产品液;S4、从第一电极仓室流出的液态电极在经过断流环节后进入第二电极仓室;S5、在电极极性的作用下,液态电极得以脱附,并且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所述脱附的离子通过第三阻挡材料进入第二液流通道,与第一液流通道中迁移过来的离子汇合形成浓液排出;采用上述连续电吸附装置实施。优选的,步骤S5中所述的在电极极性的作用下,液态电极得以脱附具体是由于当前液态电极颗粒所带电荷与第二集电极的电性相反,正负电荷在此中和,使液态电极颗粒不再带电,因此液态电极所吸附的离子被释放回电极基液中。本专利技术的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液态电极的流速来控制电极在仓室中的停留时间,可以实现电极在饱和后立即进行再生,而不需要等待其他电极达到饱和,因此,所有的电极材料及辅助材料将得到充分的利用,大大降低电吸附装置的投资。【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电吸附装置吸附饱和程度的分布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连续电吸附装置的刨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连续电吸附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可以通过采用液态电极进行连续电吸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液态电极由基液、电极颗粒以及助剂等组成。通常以水或极性液体为基液,碳材料或其它导电材料颗粒为电极颗粒,表面活性剂或分散剂为助剂,炭黑等材料作为导电助剂。所用碳材料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发达的内部孔隙结构,良好的导电性能,通常可采用石墨烯、纳米碳管、活性碳、碳气凝胶、模板碳等。颗粒的形态和大小需有利于其在基液中形成稳定的浆状流体。基于上述液态电极,提供了连续电吸附装置及方法,以下通过实施例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连续电吸附装置,参见图2所示,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集电极101、第一隔板102、第一阻挡材料103、第二隔板104、第二阻挡材料105、第三隔板106、第三阻挡材料107、第四隔板108,以及第二集电极109;并且第一阻挡材料103与第三阻挡材料107极性相同,第一阻挡材料103与第二阻挡材料105极性相反,也即第三阻挡材料107与第二阻挡材料105极性相反。第一阻挡材料103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第二阻挡材料105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第三阻挡材料107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基于上述呈叠层结构,第一集电极101与第一阻挡材料103间通过第一隔板102形成第一电极仓室110,在具体实现中,第一隔板102可以是框型,第一集电极101与第一阻挡材料103均为板型,进而形成第一电极仓室110,后续以此类推,不再赘述;第一阻挡材料103与第二阻挡材料105间通过第二隔板104形成第一液流通道111;第二阻挡材料105与第三阻挡材料107间通过第三隔板106形成第二液流通道112;第三阻挡材料107与第二集电极109间通过第四隔板108形成第二电极仓室113。第一电极仓室110具有第一电极仓室入口1101和第一电极仓室出口1102,第二电极仓室113具有第二电极仓室入口1131和第二电极仓室出口1132,并且第一电极仓室出口1102与第二电极仓室入口1132之间经断流环节导通。另外,第一液流通道111具有第一液流通道入口1111和第一液流通道出口1112,第二液流通道112具有第二液流通道入口1121和第二液流通道出口112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液态电极通过泵从第一电极仓室入口1101输送到第一电极仓室110,待处理的原液通过泵从第一液流通道入口1111输送到第一液流通道111,待处理或其它来源的液通过泵从第二液流通道入口1121输送到第二液流通道112。第一液流通道111中的液中离子在第一集电极101和第二集电极109之间所加直流电场作用下,通过第一阻挡材料103进入第一电极仓室110,与其相对的反向离子通过第二阻挡材料105进入第二液流通道112,在第一液流通道111的出口1112得到除盐产品液。从第一电极仓室110的第一电极仓室出口1102流出的液态电极在经过断流环节后从第二电极仓室入口1131进入第二电极仓室113,由于此时液态电极颗粒所带电荷与第二集电极的电性相反,正负电荷在此中和,使电极颗粒不再带电,因此其中所吸附的离子被释放回电极基液中,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该部分离子通过第三阻挡材料107进入第二液流通道112,与相邻的第一液流通道111中迁移过来的离子汇合形成浓液,从第二液流通道出口1122排出。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连续电吸附方法,采用上述实施例1的连续电吸附装置实施,参见图3所示,包括下列主要步骤:S21、将液态电极从输送进入第一电极仓室,将待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集电极、第一隔板、第一阻挡材料、第二隔板、第二阻挡材料、第三隔板、第三阻挡材料、第四隔板,以及第二集电极;并且,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极性相同,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极性相反;所述第一集电极与第一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一隔板形成第一电极仓室,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二隔板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所述第二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三隔板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三阻挡材料与第二集电极间通过第四隔板形成第二电极仓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集电极、第一隔板、第一阻挡材料、第二隔板、第二阻挡材料、第三隔板、第三阻挡材料、第四隔板,以及第二集电极;并且,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极性相同,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极性相反;所述第一集电极与第一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一隔板形成第一电极仓室,所述第一阻挡材料与第二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二隔板形成第一液流通道,所述第二阻挡材料与第三阻挡材料间通过第三隔板形成第二液流通道,所述第三阻挡材料与第二集电极间通过第四隔板形成第二电极仓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续电吸附装置进行电吸附工作时,在所述第一电极仓室中注入液态电极;所述的液态电极由基液、电极颗粒以及助剂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仓室具有第一电极仓室入口和第一电极仓室出口,所述第二电极仓室具有第二电极仓室入口和第二电极仓室出口,并且所述的第一电极仓室出口与第二电极仓室入口之间经断流环节导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电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阻挡材料是离子阻挡材料或多孔材料,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慰
申请(专利权)人:孙晓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