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晓慰专利>正文

从废酸、废碱中提取酸、碱的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60034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7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从废酸、废碱中提取酸、碱的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废酸、废碱处置难的问题。从废酸中提取酸的装置,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正集电极、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以及第一负集电极;所述第一正集电极与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液态电极通道,所述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水流通道,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与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废酸液通道,所述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第一负集电极之间形成第二液态电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从废酸、废碱中提取酸、碱的装置和方法,可以将酸、碱通过电场作用从废酸、废碱液中分离出来,并将其再用于工业用途,从而避免了废酸、废碱的处置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从废酸、废碱中提取酸、碱的装置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资源回收再利用领域,尤其是从废酸、废碱中提取酸、碱的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工业界使用大量的酸碱作为工业原料,因而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有各种杂质的废酸、废碱。这些废酸、废碱的处置一直以来是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因为它们不仅对环境有重大的影响,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的成本很高,同时也是一个原料的一个极大浪费。非常需要能用相对低廉的代价对废酸、废碱中的酸、碱进行回收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从废酸、废碱中提取酸、碱的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废酸、废碱处置难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从废酸中提取酸的装置,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正集电极、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以及第一负集电极;所述第一正集电极与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液态电极通道,所述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水流通道,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与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废酸液通道,所述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第一负集电极之间形成第二液态电极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液态电极通道内、第一水流通道内、废酸液通道内以及第二液态电极通道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从废酸中提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正集电极、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以及第一负集电极;所述第一正集电极与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液态电极通道,所述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水流通道,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与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废酸液通道,所述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第一负集电极之间形成第二液态电极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从废酸中提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一正集电极、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以及第一负集电极;所述第一正集电极与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液态电极通道,所述第一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阴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一水流通道,所述阴离子交换膜与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废酸液通道,所述第二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与第一负集电极之间形成第二液态电极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废酸中提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态电极通道内、第一水流通道内、废酸液通道内以及第二液态电极通道内,均设有隔框和/或隔网。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废酸中提取酸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液态电极通道与第二液态电极通道之间还包括第一输送泵,并形成闭环通道连接。4.一种从废碱中提取碱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呈叠层结构,依次包括:第二负集电极、第三双极型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第四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以及第二正集电极;所述第二负集电极与第三双极型离子交换膜之间形成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晓慰
申请(专利权)人:孙晓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