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344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锻造设备,尤其涉及锻造炉,属于锻造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锻造炉,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锻造炉热量损失大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锻造炉,在炉壁外罩设有保温罩,保温罩与炉壁之间形成预热空间,炉膛与预热空间相通,位于炉膛内的高温气体可以进入预热空间内,从而可以在预热空间内对材料进行预热或者对材料进行其它的热处理,例如退火等。从而大大提高了锻造炉余热的利用率。另外,风机的设置可以将预热空间内的气体输入炉膛内,加快气体在炉膛内的循环效率,从而使得炉膛内的材料受热均匀,优化了锻造炉的性能。

Forging furna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forging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forging furnace, and belongs to forging technology field. The forging furna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large heat loss in forging furnace in the prior art. The forging furnace described in the invention is provided with an insulating cover on the outer cover of the furnace wall, forming a preheating space between the insulating cover and the furnace wall, the furna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heating space, and the high temperature gas located in the furnace can enter the preheating space, so that the material can be preheated in the preheating space or other heat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for example. Annealing and so on. Thus greatl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waste heat of forging furnace. In addition, the setting of the blower can input the gas in the preheating space into the furnace, accelerate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gas in the furnace, so that the material in the furnace is heated evenly, and optimi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orging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锻造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设备,尤其涉及锻造炉,属于锻造

技术介绍
锻造是指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对材料成型的一种加工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先将材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对材料加压,使材料产生塑性变形,而对材料成型。因此,在热锻领域中,材料加热是锻造必不可少的工序。现有技术中一般通过锻造炉对材料加热,也就是说,将材料置于炉内,然后对材料加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锻造炉结构简单,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热量损失大,降低了热量的利用率,提高了锻造炉的使用成本。另外,现有技术中的锻造炉,材料在锻造炉内受热不均匀,容易引起材料在锻造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锻造炉,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1、现技术中的锻造炉热量损失大。2、现有技术中的锻造炉材料受热不均匀。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锻造炉,包括炉膛和炉壁,在所述炉壁外罩设有保温罩,所述保温罩与所述炉壁之间形成预热空间,所述炉膛与所述预热空间相通,该锻造炉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将所述预热空间内的气体输入所述炉膛内,所述炉膛具有利于炉膛内气体循环的弧形顶,在所述保温罩上还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孔,所述通孔内设置有控制通孔通断的阀体,所述保温罩和炉壁上均设置有炉门,在所述预热空间内设置有检测所述预热空间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该锻造炉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通讯,所述控制器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参数控制所述风机工作或停止。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锻造炉,在炉壁外罩设有保温罩,保温罩与炉壁之间形成预热空间,炉膛与预热空间相通,位于炉膛内的高温气体可以进入预热空间内,从而可以在预热空间内对材料进行预热或者对材料进行其它的热处理,例如退火等。从而大大提高了锻造炉余热的利用率。另外,风机的设置可以将预热空间内的气体输入炉膛内,加快气体在炉膛内的循环效率,从而使得炉膛内的材料受热均匀,优化了锻造炉的性能。优选的,在所述预热空间内设置有加热预热空间内气体的加热管,在所述预热空间内设置有搅动预热空间内气体的叶片,所述叶片由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电机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工作。加热管的设置主要用于控制预热空间内气体的温度,以避免锻造炉在开启初期预热空间内的气体温度过低而影响炉膛加热性能,优化了锻造炉的性能。叶片及电机的设置使得气体在预热空间内循环速度快,有利于提高预热空间内气体温度的均匀性。优选的,所述加热管为电热管,所述加热管由所述控制器控制工作,所述加热管呈蛇形设置于所述预热空间内,在所述保温罩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加热管的凹槽,所述加热管固定于所述凹槽内,在所述加热管上均布有提高加热管散热效率的散热片。加热管设置于凹槽内,避免了向预热空间内放置物料时物料碰撞加热管,延长了加热管的使用寿命。散热片的设置提高了加热管的散热效率,优化了加热管的性能。优选的,所述温度传感器至少有两个,所有温度传感器均布于所述预热空间内,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预热空间的侧壁上。温度传感器对预热空间进行多点温度检测,提高了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参数的准确性。优选的,所述阀体为单向阀,以避免外界空气进入所述预热空间,所述阀体与所述通孔之间设置有密封套,所述阀体通过螺纹固定于所述密封套内,所述密封套粘接于所述通孔的侧壁上。阀体固定牢固,提高了锻造炉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1、保温罩及预热空间的设置大大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减小了热量浪费,降低了锻造炉的使用成本。2、风机的设置提高了炉膛内气体的循环效率,材料在炉膛内受热均匀,优化了锻造炉的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炉膛,2、炉壁,3、保温罩,4、预热空间,5、风机,6、通孔,7、阀体,8、温度传感器,9、控制器,10、加热管,11、叶片,12、电机,13、凹槽,14、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锻造炉,用于加热材料,利于材料的后续锻造。如图1,锻造炉包括炉膛1和炉壁2,在所述炉壁2外罩设有保温罩3,所述保温罩3与所述炉壁2之间形成预热空间4,所述炉膛1与所述预热空间4相通,炉膛1内的气体循环过程中一部分进入预热空间4内,使预热空间4的温度升高,该方案可以提高热量的利用率,在预热空间4内可以对材料进行预热或对锻造后的材料进行退火或其它热处理。如图1,该锻造炉还包括风机5,所述风机5将所述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输入所述炉膛1内,风机5可以通过输风管道将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输入炉膛1,该方案主要用于提高炉膛1内气体的循环效率,进而使材料在炉膛1内受热均匀,优化了锻造炉的性能。如图1,所述炉膛1具有利于炉膛1内气体循环的弧形顶,弧形顶由炉壁2形成,弧形顶的设置有利于炉膛1内气体的循环,优化了炉膛1的性能。如图1,在所述保温罩3上还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孔6,所述通孔6内设置有控制通孔6通断的阀体7,通孔6起到排气作用,避免气体受热后体积变大而造成炉膛1及预热空间4内的压力过大。通孔6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多个,每个通孔6内均应设置阀体7,以避免外界气体进入预热空间4。所述保温罩3和炉壁2上均设置有炉门,炉门可以通过合页固定,以利于炉门的开合。如图1,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检测所述预热空间4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该锻造炉还包括控制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器9通讯,所述控制器9根据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参数控制所述风机5工作或停止。控制器9固定于保温罩3外,以避免高温影响控制器9的工作性能。保温罩3即具有保温功能的罩体结构,可以采用保温砖搭建形成,也可以通过粘接保温层形成,保温罩3主要起到隔热保温的作用,其具体形式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自由选择。实施例2本实例是对实施例1的优化,介绍预热空间4的加热方案,以使预热空间4内具有合理的温度。如图1,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加热预热空间4内气体的加热管10,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搅动预热空间4内气体的叶片11,所述叶片11由电机12驱动转动,所述电机12由所述控制器9控制工作。如图1,叶片11固定在电机12的输出轴上,电机12可以固定在保温罩3外,电机12的输出轴伸入预热空间4内,以避免预热空间4内的高温损坏电机12,叶片11旋转搅动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进而使得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温度均匀。实施例3本实施例是对实施例2的进一步限定,介绍加热管10及加热管10的固定方式。如图1,所述加热管10为电热管,所述加热管10由所述控制器9控制工作,所述加热管10呈蛇形设置于所述预热空间4内,以延长加热管10的长度,有利于加热管10迅速加热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如图1,在所述保温罩3的侧壁上设置有容纳所述加热管10的凹槽13,所述加热管10固定于所述凹槽13内,在所述加热管10上均布有提高加热管10散热效率的散热片14。散热片14可以与加热管10为一体式结构,散热片14主要用于提高加热管10的散热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锻造炉,包括炉膛(1)和炉壁(2),其特征是:在所述炉壁(2)外罩设有保温罩(3),所述保温罩(3)与所述炉壁(2)之间形成预热空间(4),所述炉膛(1)与所述预热空间(4)相通,该锻造炉还包括风机(5),所述风机(5)将所述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输入所述炉膛(1)内,所述炉膛(1)具有利于炉膛(1)内气体循环的弧形顶,在所述保温罩(3)上还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孔(6),所述通孔(6)内设置有控制通孔(6)通断的阀体(7),所述保温罩(3)和炉壁(2)上均设置有炉门,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检测所述预热空间(4)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该锻造炉还包括控制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器(9)通讯,所述控制器(9)根据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参数控制所述风机(5)工作或停止。

【技术特征摘要】
1.锻造炉,包括炉膛(1)和炉壁(2),其特征是:在所述炉壁(2)外罩设有保温罩(3),所述保温罩(3)与所述炉壁(2)之间形成预热空间(4),所述炉膛(1)与所述预热空间(4)相通,该锻造炉还包括风机(5),所述风机(5)将所述预热空间(4)内的气体输入所述炉膛(1)内,所述炉膛(1)具有利于炉膛(1)内气体循环的弧形顶,在所述保温罩(3)上还设置有与外界相通的通孔(6),所述通孔(6)内设置有控制通孔(6)通断的阀体(7),所述保温罩(3)和炉壁(2)上均设置有炉门,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检测所述预热空间(4)内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该锻造炉还包括控制器(9),所述温度传感器(8)与所述控制器(9)通讯,所述控制器(9)根据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参数控制所述风机(5)工作或停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锻造炉,其特征是: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加热预热空间(4)内气体的加热管(10),在所述预热空间(4)内设置有搅动预热空间(4)内气体的叶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利孙杰三叶大友
申请(专利权)人:德清县鑫宏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