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923239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该纳米银抗菌敷料为膜状结构,所述敷料中纳米银、泊洛沙姆、聚壳糖的质量比为2‑3:5‑8:240‑360,所述纳米银平均粒径为25‑50nm,所述敷料具有100%以上的吸水率。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纳米银抗菌敷料是利用物理交联代替化学交联,避免引入有害化学试剂等交联剂而残留化学试剂,从而导致的细胞毒性上升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纳米银抗菌敷料以壳聚糖联合泊洛沙姆为载体引入纳米银,使得敷料稳定、有效,可应用于创面中,具有优良的液体吸收能力、力学性能良好对医生后续治疗和追踪有莫大帮助。

Nano silver antibacterial dressing based on chitosan poloxam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dressing based on chitosan poloxamer. The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dressing is a membrane structure. The mass ratio of nano-silver, poloxamer and chitosan in the dressing is 2_3:5_8:240.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nano-silver is 25_50nm. The dressing has water absorption of more than 100%. Rate. The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dressing of the invention uses physical cross-linking instead of chemical cross-linking to avoid the problem of residual chemical reagents due to the introduction of harmful chemical reagents and other cross-linking reagents, thereby causing the increase of cytotoxicity. The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dressing introduced nano-silver with chitosan and poloxamer as carrier makes the dressing stable and effective, and can be applied to wounds. The nano-silver antibacterial dressing has excellent liquid absorption capacity and goo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hich is of great help to doctors'follow-up treatment and trac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制备的医用敷料,具体涉及以纳米银作为抗菌材料制备的有效的可视伤势的纳米银医用敷料。
技术介绍
现今许多的医用敷料都是用纱布加入青霉素、庆大霉素、磺胺嘧啶等抗生素来治疗烧创伤。但是这些抗生素的使用容易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效果会降低。并且纱布对创伤的治愈没有促进作用。因此,新型的医用敷料的制备尤为迫切。期刊文献“纳米银缓释壳聚糖/聚乙烯醇伤口敷料的制备及表征”,许为康等,第8023-8026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年,报道了一种纳米银缓释壳聚糖/聚乙烯醇伤口敷料,其用的是缩醛化反应,制备的敷料具有好的生物相容性。但其研究忽略了其对细胞的影响,残留的化学试剂会对伤口造成二次的伤害。期刊文献“海藻酸钙止血敷料与临床常用3种止血敷料体外细胞毒性的比较”,初晓夏等,第6998-7003页,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年,报道了用于临床常用的3种止血敷料的毒性,研究表明体外细胞实验只有海藻酸钙敷料,和纳吸绵的细胞毒性的相对不大,但明胶止血海绵对细胞的毒性为3级,而在直接接触实验中,3种止血敷料的都对伤口有一定的毒性。专利文献CN105596367A公开了一种以聚壳糖-泊洛沙姆为凝胶基质的纳米银抗菌凝胶,其采用硝酸银、泊洛沙姆和柠檬酸三钠经紫外线照射生成纳米银然后计入冰醋酸、甘油、泊洛沙姆、壳聚糖制备出凝胶,然而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纳米银平均粒径在60nm左右,并且其在凝胶中的分布均匀性相对较差,最终表现出的抑菌性能不够理想。专利文献CN102872160A公开了一种用于烫烧伤、溃疡伤口消毒的纳米银泡沫剂,其采用纳米银胶溶液、壳聚糖、增稠剂、抛射剂等物质混合制备得到,通过上述方法得到的泡沫剂纳米银颗粒在25-50nm,表现出不错的杀菌性,但由于其为泡沫形态,不利于伤口长时间处于保护状态。综上可知,目前的抗菌凝胶仍然无法满足人们对抗菌效果和伤口保护时长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吸水性强、抗菌效果理想的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敷料。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为膜状结构,所述敷料中纳米银、泊洛沙姆、聚壳糖的质量比为2-3:5-8:240-360,所述纳米银平均粒径为25-50nm,所述敷料具有100%以上的吸水率。优选的,所述敷料中纳米银、聚壳糖、泊洛沙姆的质量比为2.5:6:300。优选的,所述敷料的吸水率为115%以上。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吸水性强、抗菌效果理想的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纳米银原液的制备:向超纯水中加入硝酸银,待其充分溶解后加入泊洛沙姆和PEG-200,其中泊洛沙姆和PEG-200的质量比为4:1-8:1,待泊洛沙姆和PEG-200充分溶解在溶液中后加入柠檬酸三钠,并在紫外灯下照射一段时间即可得到纳米银原液,所述硝酸银的加入量与泊洛沙姆的加入量之比为2:1-4:1;步骤2、纳米银凝胶的制备:向步骤1的原液中加入冰醋酸溶液和甘油并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按照纳米银与泊洛沙姆总量的质量比为3:5-1:4加入余下的泊洛沙姆,然后按照泊洛沙姆与卡波姆1342质量比为10:1-20:1的比例加入卡波姆1342,然后加入壳聚糖制备得到纳米银凝胶;步骤3、纳米银敷料的制备:将步骤2中的凝胶pH值调节至弱酸性,充分搅拌后静置成膜。优选的,所述泊洛沙姆为泊洛沙姆407;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壳聚糖的加入量与泊洛沙姆的加入总量之比(质量)为(240-360):(9-10);优选的,所述柠檬酸三钠加入量与硝酸银加入量之比(质量)为1:2-1:5;优选的,所述紫外灯下照射时长为3-5h;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pH值调节至5.5-6;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的弱碱选用NaHCO3;优选的,所述静置成膜是在成膜容器中进行。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稳定、抗菌效果理想的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敷料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在烧创面中的应用。虽然有研究表明利用泊洛沙姆-超纯水组合能制备出粒径较小的纳米银颗粒,但上述纳米银颗粒粒径在60nm左右,远不能满足本专利技术对粒径的追求,此外,由于通过改变分散剂泊洛沙姆的含量也无法进一步降低纳米银粒径,因此本专利技术试图通过改变分散剂的类型来达到降低纳米银粒径的目的,出乎意料的当选定分散剂为泊洛沙姆+PEG-200并将二者质量比控制在4:1-8:1时纳米银粒径达到理想状态。这可能是是由于PEG-200的加入与泊洛沙姆进行了配合作用,进一步加大了分散性并降低了银粒子的聚集性。然而,当二者质量比大于4:1或者大于8:1时,由于最佳配合比的丧失导致分散剂分散效果降低会导致银粒子团聚加剧进而尺寸变大。此外,分散剂的总量也应当进行合理的控制,步骤1中泊洛沙姆与硝酸银质量比应控制在1:4-1:2,若低于该范围则分散剂含量过低导致分散效果不好,纳米银团聚使粒径过大,若高于该范围则过量的分散剂会吸附纳米银引发沉降。此外,在制备纳米银凝胶的过程中凝胶微观结构对凝胶的吸水性以及纳米银的分布均匀性有着重要的影响,大量实验表明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添加单一泊洛沙姆使凝胶产生微孔结构而言,采用质量比为10:1-20:1的泊洛沙姆与卡波姆1432替代同量的泊洛沙姆会大幅提高凝胶的孔隙率以及纳米银的分布均匀性。这可能是泊洛沙姆和卡波姆1432以及壳聚糖中的某些基团发生更为复杂的交联作用使得通孔率增加。此外,交联剂的总量也应当进行合理的控制,泊洛沙姆总量和壳聚糖的比例应当控制在1:90-1:48范围内,若比例过低则交联效果不好,导致孔隙率不够,凝胶的吸水性变差,若比例过高则会造成凝胶的顺展性变差。本专利技术使用物理交联的方法制备成为干敷料,通过选取合适配比的分散剂和交联剂,大大降低了纳米银的平均粒径提高了凝胶的孔隙率,进而提高的敷料的抗菌性和吸水性。此外,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膜质透明,容易了解创面的情况,及时对治疗方案作出调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银的紫外分光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银的扫描电镜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的纳米银的微观结构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抗菌敷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一种吸水性强、抗菌效果理想的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1、纳米银原液的制备:在磁力搅拌下向100mL的超纯水中加入37.8mg硝酸银,待其充分溶解后加入19mg泊洛沙姆和4mgPEG-200,待泊洛沙姆和PEG-200充分溶解在溶液中后加入18.9mg柠檬酸三钠,并在紫外灯下照射3h即可得到纳米银原液;步骤2、纳米银凝胶的制备:先配置好40mL的加有400μL的冰醋酸溶液,向步骤1的原液中加入上述冰醋酸溶液和1500μL甘油并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加入40mg的泊洛沙姆和4mg卡波姆1342,然后加入2.9g壳聚糖制备得到纳米银凝胶;步骤3、纳米银敷料的制备:向步骤2的凝胶中滴加NaHCO3将pH值调节至6,充分搅拌后倒置在成膜容器内,在常温下静置成膜。实施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为膜状结构,所述敷料中纳米银、泊洛沙姆、聚壳糖的质量比为2‑3:5‑8:240‑360,所述纳米银平均粒径为25‑50nm,所述敷料具有100%以上的吸水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以壳聚糖-泊洛沙姆为基质的纳米银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为膜状结构,所述敷料中纳米银、泊洛沙姆、聚壳糖的质量比为2-3:5-8:240-360,所述纳米银平均粒径为25-50nm,所述敷料具有100%以上的吸水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中纳米银、泊洛沙姆、聚壳糖的质量比为2.5:6:300。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抗菌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敷料具有100%以上的吸水率。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敷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纳米银原液的制备:向超纯水中加入硝酸银,待其充分溶解后加入泊洛沙姆和PEG-200,其中泊洛沙姆和PEG-200的质量比为4:1-8:1,待泊洛沙姆和PEG-200充分溶解在溶液中后加入柠檬酸三钠,并在紫外灯下照射一段时间即可得到纳米银原液,所述硝酸银的加入量与泊洛沙姆的加入量之比为2:1-4:1;步骤2、纳米银凝胶的制备:向步骤1的原液中加入冰醋酸溶液和甘油并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睿张清宇刘叔文康东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