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66659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8-14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海藻酸钠纤维、细菌纤维、聚乳酸纤维等主要原材料经过碱法煮沸、蒸发、抽滤、洗涤、干燥、球磨等工艺步骤制备敷料的基材,然后将葡聚糖、乙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乙胺丁醇、对乙酰水杨酸、丙三醇等原料分别经过搅拌混匀、真空脱泡、湿法纺丝、计量喷丝、凝固浴、拉伸、定型、纺织、漂洗、活化、湿热高温蒸汽处理、脱水晾干、开幅、烘干等步骤制备得到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制备而成的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其性能稳定、牢固耐用,可以满足外伤急救中的应用。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mpound wound medical dressing for emergency treat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composite trauma emergency medical dressing, in which the main raw materials such as sodium alginate fiber, bacterial fiber and polylactic acid fiber are boiled, evaporated, filtered, washed, dried and ball milled by alkaline process to prepare the dressing substrate, and then dextran, ethyl acetate and 5_hydroxy are added. Methyl furfural, ethambutol, para-acetylsalicylic acid, glycerol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stirring and mixing, vacuum defoaming, wet spinning, metering spinning, coagulation bath, stretching, setting, textile, rinsing, activation, wet and hot steam treatment, dehydration and drying, opening, drying and so on. Use dressings. The compound medical dressing for trauma first aid is stable, firm and durable, and can be used in trauma first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材料这一
,特别涉及到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医用敷料是用来治理伤口的材料。在轻度烧伤(Ⅰ、Ⅱ度)的情况下,通常用医用敷料将创伤部位覆盖起来,以便抑制体液的蒸发和防止细菌的侵入。在重度烧伤(Ⅲ度)的情况下,应该使用人工皮肤。医用敷料的主要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控制伤口的渗出液;②避免或控制伤口的感染;③去除或控制伤口产生的臭味;④减轻疼痛;⑤尽量地保证病人的舒适性;⑥隐蔽伤口以保护受伤人对美容的需要;⑦很快地使伤口愈合并且使愈合后的伤口表面有很好的外观形象。从这些要求中可以看出,医用敷料主要作用是吸收伤口上的渗出液、控制细菌的繁殖、吸收臭味以及尽可能好地保护伤口,使病人在伤口愈合期间能正常地工作和生活。随着人口的老化和慢性溃疡性伤口的增多,医用敷料的市场和它的商业价值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由于造成伤口的原因千变万化,不同的伤口在尺寸、形状、渗出液的多少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伤口对敷料的要求也各不相同。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和医疗界对伤口愈合过程的更多的理解,一些新型医用敷料也正在继问世。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技术背景资料,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该工艺将海藻酸钠纤维、细菌纤维、聚乳酸纤维等主要原材料经过碱法煮沸、蒸发、抽滤、洗涤、干燥、球磨等工艺步骤制备敷料的基材,然后将葡聚糖、乙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乙胺丁醇、对乙酰水杨酸、丙三醇等原料分别经过搅拌混匀、真空脱泡、湿法纺丝、计量喷丝、凝固浴、拉伸、定型、纺织、漂洗、活化、湿热高温蒸汽处理、脱水晾干、开幅、烘干等步骤制备得到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制备而成的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其性能稳定、牢固耐用,可以满足外伤急救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纤维15-20份、细菌纤维10-15份、聚乳酸纤维2-5份混合均匀后用NaOH水溶液水煮沸2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约20min至无明显气泡并出现白色悬浮颗粒后,将悬浊液注入抽滤装置中抽滤,抽滤过程中缓慢添加100ml乙醇,得到的固体再经洗涤过滤至中性,然后经65℃真空干燥,球磨成粉末,备用;(2)将步骤(1)中的粉末10-20份、葡聚糖1-3份、乙酸乙酯2-5份、5-羟甲基糠醛1-4份、乙胺丁醇2-3份、对乙酰水杨酸1-3份、丙三醇4-8份,搅拌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随后加入湿法纺丝机中,通过计量泵计量、喷丝头压出后在凝固浴中析出并形成纤维细丝,水洗、干燥,所述凝固浴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混合醇溶液,其中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摩尔比为5:18:3:10,再经过拉伸、定型、纺织处理得到初级敷料;(3)将步骤(2)得到的初级敷料浸入退煮漂联合机的热水槽中,设定浴比为1:27,先用75-80℃的水清洗40-42分钟,再将水温升至90-95℃,加入活化剂2-6份,清洗30-45分钟;(4)将步骤(3)得到的敷料浸泡于由海藻酸丙二醇酯、乙二胺、三乙烯四胺、甘露醇、无水乙醇、水按照质量比7:3:2:2:9:100组成的混合液中,进行湿热高温水蒸气处理,随后将处理过的坯布用清水洗涤至表面为中性,经脱水晾干得到二次处理敷料;(5)将得到的二次处理敷料经开幅机开幅,然后经烘干机在105-110℃下烘干处理20-40分钟,即得成品。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旋转蒸发参数为温度42-45℃,压力-0.05MPa。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真空压强为2*10-8Pa。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的干燥通过辐射、接触加热来进行,温度是110-115℃。优选地,所述步骤(3)中的活化剂选自草酸、碳酸钠、硫酸铜、柠檬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地,所述步骤(4)中的高温水蒸气温度为1000-1100℃。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纤维、细菌纤维、聚乳酸纤维等主要原材料经过碱法煮沸、蒸发、抽滤、洗涤、干燥、球磨等工艺步骤制备敷料的基材,然后将葡聚糖、乙酸乙酯、5-羟甲基糠醛、乙胺丁醇、对乙酰水杨酸、丙三醇等原料分别经过搅拌混匀、真空脱泡、湿法纺丝、计量喷丝、凝固浴、拉伸、定型、纺织、漂洗、活化、湿热高温蒸汽处理、脱水晾干、开幅、烘干等步骤制备得到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制备而成的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其性能稳定、牢固耐用,可以满足外伤急救中的应用。(2)本专利技术的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原料易得、工艺简单,适于大规模工业化运用,实用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1)将海藻酸钠纤维15份、细菌纤维10份、聚乳酸纤维2份混合均匀后用NaOH水溶液水煮沸2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温度42℃,压力-0.05MPa,旋转蒸发约20min至无明显气泡并出现白色悬浮颗粒后,将悬浊液注入抽滤装置中抽滤,抽滤过程中缓慢添加100ml乙醇,得到的固体再经洗涤过滤至中性,然后经65℃真空干燥,球磨成粉末,备用;(2)将步骤(1)中的粉末10份、葡聚糖1份、乙酸乙酯2份、5-羟甲基糠醛1份、乙胺丁醇2份、对乙酰水杨酸1份、丙三醇4份,搅拌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真空压强为2*10-8Pa,随后加入湿法纺丝机中,通过计量泵计量、喷丝头压出后在凝固浴中析出并形成纤维细丝,水洗、干燥,其中干燥通过辐射、接触加热来进行,温度为110-115℃,所述凝固浴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混合醇溶液,其中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摩尔比为5:18:3:10,再经过拉伸、定型、纺织处理得到初级敷料;(3)将步骤(2)得到的初级敷料浸入退煮漂联合机的热水槽中,设定浴比为1:27,先用75℃的水清洗40-42分钟,再将水温升至90℃,加入草酸2份,清洗30分钟;(4)将步骤(3)得到的敷料浸泡于由海藻酸丙二醇酯、乙二胺、三乙烯四胺、甘露醇、无水乙醇、水按照质量比7:3:2:2:9:100组成的混合液中,进行湿热高温水蒸气处理,高温水蒸气温度为1000℃,随后将处理过的坯布用清水洗涤至表面为中性,经脱水晾干得到二次处理敷料;(5)将得到的二次处理敷料经开幅机开幅,然后经烘干机在105℃下烘干处理20分钟,即得成品。制得的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性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实施例2(1)将海藻酸钠纤维18份、细菌纤维12份、聚乳酸纤维3份混合均匀后用NaOH水溶液水煮沸2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温度43℃,压力-0.05MPa,旋转蒸发约20min至无明显气泡并出现白色悬浮颗粒后,将悬浊液注入抽滤装置中抽滤,抽滤过程中缓慢添加100ml乙醇,得到的固体再经洗涤过滤至中性,然后经65℃真空干燥,球磨成粉末,备用;(2)将步骤(1)中的粉末14份、葡聚糖2份、乙酸乙酯3份、5-羟甲基糠醛2份、乙胺丁醇2份、对乙酰水杨酸1份、丙三醇5份,搅拌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真空压强为2*10-8Pa,随后加入湿法纺丝机中,通过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纤维15‑20份、细菌纤维10‑15份、聚乳酸纤维2‑5份混合均匀后用NaOH水溶液水煮沸2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约20min至无明显气泡并出现白色悬浮颗粒后,将悬浊液注入抽滤装置中抽滤,抽滤过程中缓慢添加100ml乙醇,得到的固体再经洗涤过滤至中性,然后经65℃真空干燥,球磨成粉末,备用;(2)将步骤(1)中的粉末10‑20份、葡聚糖1‑3份、乙酸乙酯2‑5份、5‑羟甲基糠醛1‑4份、乙胺丁醇2‑3份、对乙酰水杨酸1‑3份、丙三醇4‑8份,搅拌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随后加入湿法纺丝机中,通过计量泵计量、喷丝头压出后在凝固浴中析出并形成纤维细丝,水洗、干燥,所述凝固浴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混合醇溶液,其中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摩尔比为5:18:3:10,再经过拉伸、定型、纺织处理得到初级敷料;(3)将步骤(2)得到的初级敷料浸入退煮漂联合机的热水槽中,设定浴比为1:27,先用75‑80℃的水清洗40‑42分钟,再将水温升至90‑95℃,加入活化剂2‑6份,清洗30‑45分钟;(4)将步骤(3)得到的敷料浸泡于由海藻酸丙二醇酯、乙二胺、三乙烯四胺、甘露醇、无水乙醇、水按照质量比7:3:2:2:9:100组成的混合液中,进行湿热高温水蒸气处理,随后将处理过的坯布用清水洗涤至表面为中性,经脱水晾干得到二次处理敷料;(5)将得到的二次处理敷料经开幅机开幅,然后经烘干机在105‑110℃下烘干处理20‑40分钟,即得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外伤急救医用敷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海藻酸钠纤维15-20份、细菌纤维10-15份、聚乳酸纤维2-5份混合均匀后用NaOH水溶液水煮沸25分钟,然后将混合液转移至旋转蒸发仪上,旋转蒸发约20min至无明显气泡并出现白色悬浮颗粒后,将悬浊液注入抽滤装置中抽滤,抽滤过程中缓慢添加100ml乙醇,得到的固体再经洗涤过滤至中性,然后经65℃真空干燥,球磨成粉末,备用;(2)将步骤(1)中的粉末10-20份、葡聚糖1-3份、乙酸乙酯2-5份、5-羟甲基糠醛1-4份、乙胺丁醇2-3份、对乙酰水杨酸1-3份、丙三醇4-8份,搅拌混合后进行真空脱泡,随后加入湿法纺丝机中,通过计量泵计量、喷丝头压出后在凝固浴中析出并形成纤维细丝,水洗、干燥,所述凝固浴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混合醇溶液,其中乙氧基硅烷、柠檬酸、1-丁基-3-甲基氯化咪唑、冰醋酸的摩尔比为5:18:3:10,再经过拉伸、定型、纺织处理得到初级敷料;(3)将步骤(2)得到的初级敷料浸入退煮漂联合机的热水槽中,设定浴比为1:27,先用75-80℃的水清洗40-42分钟,再将水温升至90-95℃,加入活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子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凌科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