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4654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7: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包括依次卡合的圆形的前盖、排种盘和后盖,一传动轴穿过后盖中部后与排种盘中部固定连接,一发动机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排种盘转动;前盖下端与一导种盒连通;排种盘前端面与前盖之间形成种料腔;前盖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盒;前盖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与进料盒下部侧壁连通的且上端开放设置的充种槽,充种槽底部连通一落种盒且连通处设置一水平的开合板,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开合板实现开合;前盖的后端面上部分别上下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弧形的上刮种件和挡片,挡片下端朝向充种槽上端方向倾斜,前盖的后端面下部固定设置有下刮种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精量穴播、快速清种而且效率高、加工成本低。

Air suction rice precision meter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suction type rice precision meter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ircular front cover, a metering tray and a rear cover which are clamped successively. A driving shaft passes through the middle of the rear cover and is fix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of the metering tray. An engine drives the drive shaft to rotate and then drives the metering tray to rotate. A seed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front end face and the front cover; a feed box is fixed on the front end face of the front cover; a seed filling groove is fixed on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front cover,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side wall of the feed box and is open at the upper end; a seed filling groove is connected with a drop box at the bottom and a horizontal opening and closing board is arranged at the connecting place; and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drive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front cover is respectively fixed with an upper scraper and a baffle with an arc matching each other. The lower end of the baffle is inclined towar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ed filling groov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rear end face of the front cover is fixed with a lower scraper.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precise Hill drop planting, fast seed cleaning,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rocess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特别适用于小区水稻精量播种,属于农业机械领域。
技术介绍
水稻移栽是我国水稻种植的传统方式,这种方式费时费力。水稻旱地精量直播则可以大大提高种植效率,但对于水稻种子的机械播种仍面临诸多问题,如:水稻种子质量轻容易发生粘滞的特点会造成其不易被种盘吸附且水稻种子形状细长容易卡在吸种孔内造成漏播,同时播种完成后若不及时清掉排种器内的种子,在后续播种时会造成种子品种混杂。上述问题都会导致播种机作业质量降低,对农业生产造成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该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可以实现精量穴播、快速清种而且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包括依次卡合的圆形的前盖、排种盘和后盖,一传动轴穿过后盖中部后与排种盘中部固定连接,一发动机带动传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排种盘转动;前盖下端与一导种盒连通;排种盘前端面与前盖之间形成种料腔;前盖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盒;前盖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与进料盒下部侧壁连通的且上端开放设置的充种槽,充种槽底部连通一落种盒且连通处设置一水平的开合板,一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开合板实现开合;前盖的后端面上部分别上下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弧形的上刮种件和挡片,挡片下端朝向充种槽上端方向倾斜,前盖的后端面下部固定设置有下刮种件;排种盘由充种槽上端向上刮种件方向转动,排种盘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种子的吸种孔;吸种孔在排种盘的半径位置与充种槽在前盖的半径位置相对应设置,使吸种孔将充种槽内的种子吸附;下刮种件将卡合于吸种孔内的种子刮落;后盖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两隔板分别固定设置于环形凸台下部两侧外壁和后盖内壁之间,两隔板将环形凸台外壁、后盖内壁以及排种盘后端面围合成的区域上下分割为真空气室和非真空气室,真空气室和非真空气室通过若干吸种孔和种料腔连通,真空气室与一抽风机的进气口管道连通;抽风机的进气口还通过一吸种管与落种盒连通。其中,位于排种盘前端面的相邻吸种孔之间固定设置有导种片;排种盘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绕排种盘中部环形阵列设置的搅种条。其中,所述进料盒包括上种盒、下种盒和外气缸;上种盒上端与播种机分种装置相连通,上种盒下端和下种盒上端连通且连通处设置有挡种片,挡种片下表面设置有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外滑轨,外滑轨内套设有外滑块,外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倾斜穿入上种盒内与外滑块铰接。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前盖后端面内气缸,开合板下端面设置有从一侧至另一侧的内滑轨,内滑轨内套设有内滑块,内气缸的活塞杆向上倾斜穿入落种盒内与内滑块铰接。其中,所述前盖的前端面设置有上刮种器调节机构,上刮种器调节机构包括拨动板和固定设置于前盖前端面上的弧形的卡合滑道,拨动板一端与一旋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卡合于卡合滑道上,旋动轴的另一端穿过前盖与上刮种件的上端连接;所述卡合滑道由若干间隔设置的凸块组成,相邻凸块形成卡合拨动板的卡合部。其中,所述下刮种件远离落种盒一侧设置有U形开口,U形开口接触卡合于吸种孔内的种子后,种子从U形开口内掉落至导种盒。其中,所述搅种条的长度方向为排种盘的径向。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可以实现精量穴播、快速清种而且效率高、加工成本低。2、本技术前盖上安装有上种盒和下种盒,上种盒和下种盒之间设置有挡种片,可将种子预先存放在上种盒中,避免由于分种装置到排种器距离过长导致的种子不能迅速填充到充种槽的问题,然后外气缸工作,挡种片移开,上种盒内的种子可迅速落入下种盒后,落至与下种盒连通的充种槽内。3、本技术设置有上、下刮种件,可以有效刮掉排种盘上多余的种子,降低重播率。4、本技术排种盘是针对于水稻种子特制的排种盘,吸种孔的孔型是以水稻种子的尺寸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并在排种盘上设有导种片和搅种条,可以有效解决由于水稻种子粘滞而引起的吸种孔不能有效吸附种子的问题。5、本技术的开合板可以依靠内气缸开启和关闭,当播种作业完成后,开合板打开,充种槽内的种子落入落种盒,抽风机工作产生负压,通过吸种管18将落入落种盒的种子吸到特定的存种装置里,避免种子混杂。6、本技术设置有挡片,被上刮种件刮掉的种子可以通过挡片重新落入充种槽内,然后再次被吸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前盖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前盖的后端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排种盘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后盖的前端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一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图2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图2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图6的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下刮种件刮下卡合于吸种孔内种子的状态侧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前盖、10-轴套、11-进料盒、111-上种盒、112-下种盒、113-外气缸、114-挡种片、115-外滑轨、116-外滑块、12-充种槽、13-落种盒、14-开合板、141-内滑轨、142-内滑块、15-上刮种件、16-挡片、17-下刮种件、171-U形开口、18-吸种管、2-排种盘、21-吸种孔、22-导种片、23-搅种条、3-后盖、31-环形凸台、32-隔板、33-真空气室、331-吸气口、34-非真空气室、4-传动轴、5-导种盒、6-种料腔、7-第一驱动机构、71-内气缸、19-上刮种器调节机构、191-拨动板、192-卡合滑道、193-旋动轴、194-凸块、195-卡合部、100-种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5,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包括依次卡合的圆形的前盖1、排种盘2和后盖3,前盖1安装在机架上,一传动轴4穿过后盖3中部后与排种盘2中部固定连接,且传动轴4的前端套设于固定在前盖1后端面中部上的轴套10内,传动轴4的后端设置有链轮,发动机通过链条将动力传递到传动轴4的链轮上,带动排种盘2转动;前盖1下端与一导种盒5连通;排种盘2前端面与前盖1之间形成种料腔6;前盖1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盒11;前盖1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与进料盒11下部侧壁连通的充种槽12,充种槽12上端开放设置,充种槽12底部连通一落种盒13且连通处设置一水平的开合板14,一第一驱动机构7驱动开合板14实现开合;前盖1的后端面上部分别上下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弧形的上刮种件15和挡片16,挡片16的由上至下朝向充种槽12上端方向倾斜,前盖1的后端面下部固定设置有下刮种件17;排种盘2由充种槽12上端向上刮种件15方向转动,排种盘2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前后贯通的吸种孔21,吸种孔21的孔型是以水稻的种子100的尺寸为依据进行设计的,能够吸附种子100,但是又不会使得种子100从吸种孔21中穿过;吸种孔21在排种盘2的半径位置与充种槽12在前盖1的半径位置相对应设置,使吸种孔21将充种槽12内的种子100吸附;下刮种件17将卡合于吸种孔21内的种子100刮落;位于排种盘2前端面的相邻吸种孔21之间固定设置有导种片22;排种盘2前端面上固定有若干绕排种盘2中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卡合的圆形的前盖(1)、排种盘(2)和后盖(3),一传动轴(4)穿过后盖(3)中部后与排种盘(2)中部固定连接,一发动机带动传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排种盘(2)转动;前盖(1)下端与一导种盒(5)连通;排种盘(2)前端面与前盖(1)之间形成种料腔(6);前盖(1)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盒(11);前盖(1)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与进料盒(11)下部侧壁连通的且上端开放设置的充种槽(12),充种槽(12)底部连通一落种盒(13)且连通处设置一水平的开合板(14),一第一驱动机构(7)驱动开合板(14)实现开合;前盖(1)的后端面上部分别上下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弧形的上刮种件(15)和挡片(16),挡片(16)下端朝向充种槽(12)上端方向倾斜,前盖(1)的后端面下部固定设置有下刮种件(17);排种盘(2)由充种槽(12)上端向上刮种件(15)方向转动,排种盘(2)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种子(100)的吸种孔(21);吸种孔(21)在排种盘(2)的半径位置与充种槽(12)在前盖(1)的半径位置相对应设置,使吸种孔(21)将充种槽(12)内的种子(100)吸附;下刮种件(17)将卡合于吸种孔(21)内的种子(100)刮落;后盖(3)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31),两隔板(32)分别固定设置于环形凸台(31)下部两侧外壁和后盖(3)内壁之间,两隔板(32)将环形凸台(31)外壁、后盖(3)内壁以及排种盘(2)后端面围合成的区域上下分割为真空气室(33)和非真空气室(34),真空气室(33)和非真空气室(34)通过若干吸种孔(21)和种料腔(6)连通,真空气室(33)与一抽风机的进气口管道连通;抽风机的进气口还通过一吸种管(18)与落种盒(13)连通;所述下刮种件(17)远离落种盒(13)一侧设置有U形开口(171),U形开口(171)接触卡合于吸种孔(21)内的种子(100)后,种子(100)从U形开口(171)内掉落至导种盒(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吸式水稻精量排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卡合的圆形的前盖(1)、排种盘(2)和后盖(3),一传动轴(4)穿过后盖(3)中部后与排种盘(2)中部固定连接,一发动机带动传动轴(4)转动,进而带动排种盘(2)转动;前盖(1)下端与一导种盒(5)连通;排种盘(2)前端面与前盖(1)之间形成种料腔(6);前盖(1)的前端面固定设置有进料盒(11);前盖(1)的后端面固定设置有与进料盒(11)下部侧壁连通的且上端开放设置的充种槽(12),充种槽(12)底部连通一落种盒(13)且连通处设置一水平的开合板(14),一第一驱动机构(7)驱动开合板(14)实现开合;前盖(1)的后端面上部分别上下固定设置有相互配合的弧形的上刮种件(15)和挡片(16),挡片(16)下端朝向充种槽(12)上端方向倾斜,前盖(1)的后端面下部固定设置有下刮种件(17);排种盘(2)由充种槽(12)上端向上刮种件(15)方向转动,排种盘(2)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吸附种子(100)的吸种孔(21);吸种孔(21)在排种盘(2)的半径位置与充种槽(12)在前盖(1)的半径位置相对应设置,使吸种孔(21)将充种槽(12)内的种子(100)吸附;下刮种件(17)将卡合于吸种孔(21)内的种子(100)刮落;后盖(3)的前端面中部固定设置有凸起的环形凸台(31),两隔板(32)分别固定设置于环形凸台(31)下部两侧外壁和后盖(3)内壁之间,两隔板(32)将环形凸台(31)外壁、后盖(3)内壁以及排种盘(2)后端面围合成的区域上下分割为真空气室(33)和非真空气室(34),真空气室(33)和非真空气室(34)通过若干吸种孔(21)和种料腔(6)连通,真空气室(33)与一抽风机的进气口管道连通;抽风机的进气口还通过一吸种管(18)与落种盒(13)连通;所述下刮种件(17)远离落种盒(13)一侧设置有U形开口(171),U形开口(171)接触卡合于吸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海明刘永武罗佳刘绪超杨发展李建东杨薇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