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刷套、碳刷架总成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38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1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刷套、碳刷架总成和电机,所述碳刷套(3)的套筒腔的一端具有端板(31),另一端形成为供碳刷(1)伸入的开口,所述端板(3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碳刷套的端板上设置多个散热孔,使碳刷与换向器滑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得以快速疏散,避免了热量在端板与碳刷之间的套筒腔区域内不断积聚而导致碳刷的温升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碳刷的耐用性,且降低了电机的散热成本。

Carbon brush sleeve, carbon brush assembly and mo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arbon brush sleeve, a carbon brush rack assembly and a motor. One end of the sleeve cavity of the carbon brush sleeve (3) has an end plate (31) and the other end is formed into an opening for the carbon brush (1) to be inserted. The end plate (31)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on holes (32).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lurality of heat dissipation holes on the end plate of the carbon brush sleeve, so that the heat generated by sliding friction between the carbon brush and the commutator can be quickly evacuated, thereby avoiding the heat accumulation in the sleeve cavity area between the end plate and the carbon brush, resulting in excessive temperature rise of the carbon brush, thereby improving the durability of the carbon brush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cost of the motor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刷套、碳刷架总成和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地,涉及一种碳刷套、碳刷架总成和电机。
技术介绍
碳刷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气设备中的滑动接触件,其材质主要有石墨、浸脂石墨、金属(含铜或银)石墨等。在有刷直流电机中,碳刷主要用于在定子和转子之间传递电能,即在电机轴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固接于电机轴上的换向器能够与碳刷滑动接触并导电,从而使得定子绕组与转子绕组之间实现电导通。然而,上述滑动接触过程会使碳刷摩擦生热,而现有的用于套装碳刷的碳刷套通常为一端开口,另一端完全封闭的结构,该结构极不利于碳刷的散热,容易造成其工作性能失效。因此,一些厂家在制造有刷直流电机时会采用耐热性能更好的碳刷以避免出现上述问题,但耐热性能较好的碳刷往往费用较高,额外增加了电机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刷套、碳刷架总成和电机,能够确保碳刷在电机工作时高效散热,使碳刷的耐用性增加,且符合低降成本的要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刷套,所述碳刷套的套筒腔的一端具有端板,另一端形成为供碳刷伸入的开口,所述端板上设有多个散热孔。可选地,多个所述散热孔的面积之和不小于所述端板的面积的1/5。可选地,所述碳刷套为圆筒套,多个所述散热孔沿周向间隔分布于圆形的所述端板的外缘部。可选地,所述碳刷套为方形套筒,所述散热孔包括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以及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和第四散热孔依次排布在方形的所述端板的四个边角位置。可选地,所述碳刷套还包括出线孔,所述出线孔设于所述碳刷套的周壁或所述端板上,与所述碳刷连接的导电线从所述出线孔穿出。可选地,所述碳刷套的外周壁设有凸起的碳刷套限位部。可选地,所述碳刷套限位部包括从所述碳刷套的外周壁凸起的多个碳刷套卡扣。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碳刷架总成,所述碳刷架总成包括筒状的碳刷架以及上述碳刷套,所述碳刷套套设于所述碳刷架的套筒腔中,所述碳刷套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碳刷套从所述碳刷架的套筒腔中轴向外滑。可选地,所述碳刷套限位部包括从所述碳刷套的外周壁凸起的多个碳刷套卡扣,所述碳刷架的一端为插入电机的碳刷架安装孔的插入端,所述碳刷套卡扣抵接于所述碳刷架的所述插入端的端壁面。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电机壳以及上述碳刷架总成,所述碳刷架的插入端插装固定于所述电机壳的碳刷架安装孔中,所述碳刷架总成还包括碳刷和弹性件,所述碳刷的一端插入所述碳刷套的套筒腔中,另一端伸出所述碳刷套的开口端并与所述电机的换向器滑动接触,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碳刷套的套筒腔中且两端分别弹性抵接所述碳刷和端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碳刷套在端板上设置的多个散热孔能够快速疏散碳刷与换向器滑动摩擦而产生的热量,避免了热量在端板与碳刷之间的套筒腔区域内不断积聚而导致碳刷的温升过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碳刷的耐用性以及降低了电机的散热成本。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碳刷套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的碳刷套的侧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碳刷架的主视图;图4为图3中的碳刷架的侧剖视图;图5为图4中的A—A局部放大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碳刷架总成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碳刷2弹性件3碳刷套4碳刷架5导电线6碳刷架总成31端板32散热孔33出线孔34碳刷套卡扣41碳刷架卡扣42碳刷架限位凸起411倾斜面412卡扣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刷套3,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该碳刷套3的套筒腔的一端具有端板31,另一端形成为供碳刷1伸入的开口。为确保碳刷1产生的热量不会积聚于端板31与碳刷1之间的套筒腔区域,本实施方式中的碳刷套3的端板31上还设有多个散热孔32以将热量疏散至碳刷套3外。该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碳刷1的受热超出其耐热极限,提高了碳刷1的耐用性,且散热孔32可通过简易的冲孔工艺获得,低减了电机的生产成本。需要说明的是,当从散热孔32流失热量的速度小于碳刷1的发热速度时,端板31与碳刷1之间的套筒腔区域仍处于不断升温的状态,此时散热孔32并不能起到有效的降温作用。特此,可通过增大散热孔32的开口面积的方式来提高热量的流失速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可将碳刷套3的多个散热孔32的面积之和优选设置为不小于端板31的面积的1/5。换言之,当散热孔32的开口总面积至少占据端板31的面积的1/5或以上时,散热孔32对碳刷套3的散热效果较好。而在碳刷1产生的热量向外扩散至端板31的过程中,热量主要聚集于碳刷套3的内周壁附近,此时多个散热孔32可优选设置在端板31的外边缘位置以确保热量能尽快从散热孔32外流,从而减少了热量在碳刷套3的套筒腔中的逗留时间,避免热量的积聚而导致碳刷1升温。因此,当碳刷套3为圆筒套时,多个散热孔32可沿周向间隔分布于圆形的端板31的外缘部。或者如图1所示,当碳刷套3为方形套筒时,多个散热孔32可间隔分布于方形的端板31的外缘部。且为了进一步加快热量的外流速度,散热孔32可包括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以及第四散热孔,该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和第四散热孔可依次排布在方形的端板31的四个边角位置以形成均匀的散热结构,此时从碳刷1产生并扩散至端板31的热量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从最近的散热孔32外流,从而有效避免热量的积聚。此外,碳刷1位于碳刷套3的套筒腔内的一端连接有导电线,碳刷套3需设有出线孔以穿出该导电线,从而使该导电线与电机的定子绕组之间实现电连接。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碳刷套3还设有位于端板31上的出线孔33,如图1、图2和图6所示,碳刷1连接的导电线5能够从出线孔33穿出。或者,出线孔33还可设置在碳刷套3的周壁上,只需确保导电线5能够穿出即可。如图6所示,当碳刷架4的右端插装固定于电机的碳刷架安装孔中时,由于碳刷1的右端滑动接触电机的换向器,其左端弹性抵接的弹性件2会产生向左复位的运动趋势,此时与弹性件2的左端弹性抵接的端板31会受到向左推力以使得碳刷套3具有相对碳刷架4的套筒腔向左滑出的趋势。因此为确保碳刷套3与碳刷架4之间的稳定装配,可在碳刷套3的外周壁设置凸起的碳刷套限位部,该碳刷套限位部能够抵消端板31受到的向左推力,从而避免碳刷套3向左滑出碳刷架4的套筒腔。具体地,碳刷套限位部包括从碳刷套3的外周壁凸起的多个碳刷套卡扣34,多个碳刷套卡扣34位于碳刷套3露出碳刷架4的套筒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3)的套筒腔的一端具有端板(31),另一端形成为供碳刷(1)伸入的开口,所述端板(3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3)的套筒腔的一端具有端板(31),另一端形成为供碳刷(1)伸入的开口,所述端板(31)上设有多个散热孔(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套,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散热孔(32)的面积之和不小于所述端板(31)的面积的1/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3)为圆筒套,多个所述散热孔(32)沿周向间隔分布于圆形的所述端板(31)的外缘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3)为方形套筒,所述散热孔(32)包括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以及第四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第二散热孔、第三散热孔和第四散热孔依次排布在方形的所述端板(31)的四个边角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3)还包括出线孔(33),所述出线孔(33)设于所述碳刷套(3)的周壁或所述端板(31)上,与所述碳刷(1)连接的导电线(5)从所述出线孔(33)穿出。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碳刷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套(3)的外周壁设有凸起的碳刷套限位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碳刷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显堂陈连城庞从善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