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传感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14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9:08
一种致动传感模块,包含:主体,内部由隔板区隔出第一隔室及第二隔室,以及设有进气口,连通第一隔室,设有出气口,连通第二隔室,而隔板具有连通口,以连通第一隔室及第二隔室,使主体的内部由进气口、第一隔室、连通口、第二隔室及出气口构成气体通道;致动器,封闭设置于第二隔室及隔板之间,以控制导送气体,由进气口快速导入第一隔室,并透过连通口连通而导送于第二隔室中,再由出气口排出,构成该气体通道的单一方向气体快速导送;以及气体传感器,设置于第一隔室中,并与致动器保持相互隔离,并对流通于表面的气体进行监测。

Actuated sensor module

An actuating sensing module comprises a main body separated from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d the second compartment by a baffle area, and an air inlet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 air outlet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ompartment, and a baffle having a connecting port to connect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d the second compartment so as to make the internal part of the main body connected by the air inlet,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d the second compartment. The connecting port, the second compartment and the air outlet constitute a gas passage; the actuator is closed and arranged between the second compartment and the baffle to control the gas delivery; the air inlet is quickly introduced into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d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connecting port to the second compartment, and then discharged from the air outlet to form a one-way gas passage. The gas sensor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mpartment and is isolated from the actuator, and the gas flowing on the surface is monitor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传感模块
本案关于一种致动传感模块,尤指一种组配于薄型可携式装置应用进行气体监测的致动传感模块。
技术介绍
现代人对于生活周遭的气体品质的要求愈来愈重视,例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VOC)、PM2.5、一氧化氮、一氧化硫等等气体,环境中这些气体暴露会影响人体健康,严重的甚至危害到生命。因此环境气体品质好坏纷纷引起各国重视,为目前急需要去重视的课题。如何确认气体品质的好坏,利用一种气体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气体是可行的,若又能即时提供监测信息,警示处在环境中的人,能够即时预防或逃离,避免遭受环境中的气体暴露造成人体健康影响及伤害,利用气体传感器来监测周围环境可说是非常好的应用。目前的气体传感器感测监测气体是依据环境气流而导送到气体传感器表面做反应监测,若无致动器来导引气体,增加气体流速时,气体移动至气体传感器的时间过长,感测效率不彰;然而若加设致动器组成一致动传感模块,又会因为致动器作动时,因其高速及持续的振动,因而产生热能,这热能将会不断的传递至气体传感器周边,如此热能进而导致气体传感器周遭的待测气体与致动传感模块感测的外围气体有所差异,影响气体传感器的监测结果。此外,当致动传感模块应用于一装置(如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结合后,装置内电子元件(如电路板、处理器等)运作后,导致产生装置内一些气体污染、热源等干扰物质,这些干扰物质导入致动传感模块内与待测气体混合皆会影响到气体传感器的监测品质,无法测量到致动传感模块的外围待测气体振郑特性与成份,造成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有鉴于此,要如何提升感测效率的同时,又要达到致动传感模块真正监测到所需待测气体,降低其他外在因素对于气体传感器所造成的影响,实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案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动传感模块,可组配于薄型可携式装置应用进行气体监测,致动传感模块包含一主体、一致动器及一气体传感器,致动器的设置不仅加快气体导送到气体传感器的表面进行监测,提升气体传感器感测效率,且主体具备有单向开口监测腔室,以提供一单向气体导入导出的监测,共振片再透过致动器致动导送气体,达到致动传感模块真正导入薄型可携式装置外气体进行监测,这致动传感模块内所需监测气体特性等同于薄型可携式装置外的气体特性。本案的一广义实施态样为一种致动传感模块,包含:一主体,内部由一隔板区隔出一第一隔室及一第二隔室,以及设有一进气口,连通该第一隔室,设有一出气口,连通该第二隔室,而该隔板具有一连通口,以连通该第一隔室及该第二隔室,使该主体的内部由该进气口、该第一隔室、该连通口、该第二隔室及该出气口构成一气体通道;一致动器,封闭设置于该第二隔室及该隔板之间,以致动导送气体,由该进气口快速导入该第一隔室,并透过该连通口连通而导送于该第二隔室中,再由该出气口排出,构成该气体通道的单一方向气体快速导送;以及一气体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隔室中,并与该致动器保持相互隔离,并对流通于表面的气体进行监测。【附图说明】图1为本案的致动传感模块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案的致动传感模块应用于薄型可携式装置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3为图2的致动传感模块应用于薄型可携式装置一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4A为本案致动传感模块的致动器的分解示意图。图4B为本案致动传感模块的致动器其另一角度的分解示意图。图5A为本案致动传感模块的致动器的剖面示意图。图5B至图5D为本案致动传感模块的致动器的作动示意图。图6为本案的致动传感模块应用于薄型可携式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7A为图6中阀的剖面示意图。图7B为图7A所示的阀作动示意图。【符号说明】10a:通气入口10b:通气出口1:主体11a:第一本体11b:第二本体11c:隔板11d:第一隔室11e:第二隔室11f:进气口11g:出气口11h:流通口11i:第一连接穿孔11j:第二连接穿孔2:致动器21:进气板21a:进气孔21b:汇流排孔21c:汇流腔室22:共振片22a:中空孔22b:可动部22c:固定部23:压电致动器23a:悬浮板231a:第一表面232a:第二表面23b:外框231b:组配表面232b:下表面23c:支架23d:压电元件23e:间隙23f:凸部231f:凸部表面24:绝缘片25:导电片26:腔室空间3:气体传感器4:阀5:电性软板g:腔室间距【具体实施方式】体现本案特征与优点的一些典型实施例将在后段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案能够在不同的态样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案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案。本案提供一种致动传感模块,请同时参阅图1至图3,致动传感模块包含一主体1、一致动器2、一气体传感器3,主体1包含有一第一本体11a、一第二本体11b及一隔板11c,第一本体11a与第二本体11b相互对接,而隔板11c设置于第一本体11a与第二本体11b之间结合形成主体1,使主体1的第一本体11a与第二本体11b的内部空间借由隔板11c定义出一第一隔室11d与第二隔室11e,又本体11a具有一进气口11f及一出气口11g,而进气口11f设置于第一本体11a、隔板11c之间连通第一隔室11d,出气口11g设置于第二本体11b、隔板11c之间连通第二隔室11e,此外,隔板11c具有一连通口11h,以连通第一隔室11d与第二隔室11e,使得主体1的内部由进气口11f、第一隔室11d、连通口11h、第二隔室11e、出气口11g构成一单向导送导出气体的气体通道如图1箭头所指方向的路径。致动器2封闭设置于第二本体11b与隔板11c之间,于本实施例中,致动器2位于第二隔室11e,其一端固设于第二主体11b,另一端固设于隔板11c,已封闭第一隔室11e,透过致动器2的致动导送气体的运作,得以使第二隔室11e内形成负压,让气体由进气口11f导入气体至第一隔室11d中,再通过连通口11h进入第二隔室11e中,再透过致动器2的致动导送气体的运作,推送第二隔室11e内导入气体由出气口11g排出,构成气体通道的单一方向气体导送。气体传感器3设置于第一隔室11d中,并且与致动器2保持相互隔离,气体传感器3将对于流通于其表面的气体进行监测。上述的隔板11c让气体传感器3与致动器2保持相互隔离,因此当致动器2的致动导送气体的运作时,因其高速及持续的振动会产生热源,隔板11c就能抑制这些热源去影响气体传感器3的监测。上述的气体传感器3可包含一氧气传感器、一一氧化碳传感器、一二氧化碳传感器、一温度传感器、一臭氧传感器及一挥发性有机物传感器的至少其中之一或其组合而成的群组;或,上述的气体传感器可为监测细菌、病毒及微生物的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而成的群组的气体传感器。请继续参阅图1,致动传感模块的第一本体11a具有一第一连接穿孔11i,以供一电性软板5穿伸入连接气体传感器3,并连接后封胶封闭第一连接穿孔11i,避免气体导入第一隔室11d,而第二本体11b具有一第二连接穿孔11j,以供电性软板5穿伸入连接致动器2,并连接后封胶封闭第二连接穿孔11j,避免气体导入第二隔室11e。借此,致动传感模块构成为一单向开口监测腔室,且能单一方向气体导送监测。再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上述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体,内部由一隔板区隔出一第一隔室及一第二隔室,以及设有一进气口,连通该第一隔室,设有一出气口,连通该第二隔室,而该隔板具有一连通口,以连通该第一隔室及该第二隔室,使该主体的内部由该进气口、该第一隔室、该连通口、该第二隔室及该出气口构成一气体通道;一致动器,封闭设置于该第二隔室及该隔板之间,以致动导送气体,由该进气口快速导入该第一隔室,并透过该连通口连通而导送于该第二隔室中,再由该出气口排出,构成该气体通道的单一方向气体快速导送;以及一气体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隔室中,并与该致动器保持相互隔离,并对流通于表面的气体进行监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主体,内部由一隔板区隔出一第一隔室及一第二隔室,以及设有一进气口,连通该第一隔室,设有一出气口,连通该第二隔室,而该隔板具有一连通口,以连通该第一隔室及该第二隔室,使该主体的内部由该进气口、该第一隔室、该连通口、该第二隔室及该出气口构成一气体通道;一致动器,封闭设置于该第二隔室及该隔板之间,以致动导送气体,由该进气口快速导入该第一隔室,并透过该连通口连通而导送于该第二隔室中,再由该出气口排出,构成该气体通道的单一方向气体快速导送;以及一气体传感器,设置于该第一隔室中,并与该致动器保持相互隔离,并对流通于表面的气体进行监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包含一氧气传感器、一一氧化碳传感器及一二氧化碳传感器的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而成的群组的气体传感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包含一挥发性有机物气体传感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气体传感器包含监测细菌、病毒及微生物的至少其中之一或其任意组合而成的群组的气体传感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为一微机电系统气体泵。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传感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致动器为一气体泵,其包含:一进气板,具有至少一进气孔、至少一汇流排孔以及一汇流腔室,其中该至少一进气孔供导入气流,该汇流排孔对应该进气孔,且引导该进气孔的气流汇流至该汇流腔室;一共振片,具有一中空孔对应该汇流腔室,且该中空孔的周围为一可动部;以及一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相对应设置;其中,该进气板、该共振片及该压电致动器依序对应堆叠设置,该共振片与该压电致动器之间具有一间隙形成一腔室,以使该压电致动器受驱动时,使气流由该进气板的该至少一进气孔导入,经该至少一汇流排孔汇集至该汇流腔室,再流经该共振片的该中空孔,以进入该腔室内,由该压电致动器与该共振片的可动部产生共振传输气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皓然韩永隆黄启峰蔡长谚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研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