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LLC谐振电路电压输入范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LLC谐振电路电压输入范围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光伏电池、光伏电池、燃料电池和电动汽车锂电池等各类电源设备应用中,由于其输入电压范围变化大,需要宽输入范围的LLC谐振变换电路,LLC变换电路作为电源拓扑具有零电压导通和零电流关断等功能,可以实现非常高的效率。但其输入电压的范围具有一定的限制。为了实现LLC的宽电压输入,传统方法有如下三种:(1)LLC谐振变换器的频率的变化范围变的更大。(2)减小LLC谐振变换器的k值,k值越小变压器的增益变化范围就越大。(3)在LLC输入端增加一个升压转换器,当输入电压低于某个范围时使输入的电压升高的LLC的输入范围内。上述的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当LLC的频率具有很大的变化范围时,如果工作频率向下远离谐振频率时,就会导致更大的循环电流、磁化器件的体积和更低的效率;为了减小k值,则会导致更大的谐振电感LR或更小的激励电感Lm,却大大降低了LLC谐振变换器的效率;在LLC输入端增加一个升压转换器将会导致电源的体积和成本都很高。故,针对现有技术的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LLC谐振电路电压输入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LLC谐振电路的LLC变压器T1的次级输出端设置多个绕组分别形成第一输出回路和第二输出回路;通过第一MOS管Q1的导通或断开实现切换第一输出回路或第二输出回路作为输出端;设置信号控制电路,以根据前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压VOPFC控制所述第一MOS管Q1接通第一输出回路或者第二输出回路至输出端;所述LLC谐振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MOS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LLC谐振电路电压输入范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在LLC谐振电路的LLC变压器T1的次级输出端设置多个绕组分别形成第一输出回路和第二输出回路;通过第一MOS管Q1的导通或断开实现切换第一输出回路或第二输出回路作为输出端;设置信号控制电路,以根据前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压VOPFC控制所述第一MOS管Q1接通第一输出回路或者第二输出回路至输出端;所述LLC谐振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MOS管Q1、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LLC变压器T1、信号控制电路和LLC反馈电路,其中,所述LLC变压器T1的次级输出端至少设置4个绕组分别形成第一输出回路和第二输出回路,所述信号控制电路与第一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用于根据前级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输出的电压VOPFC控制所述第一MOS管Q1接通第一输出回路或者第二输出回路至输出端;所述LLC反馈电路用于反馈输出端电压信号至第一芯片U1;所述第一输出回路工作时中,LLC变压器T1的第四脚与第一二极管D1的正端相连,LLC变压器T1的第六脚与第二二极管D2的正端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端、第二二极管D2的负端、第三电容C3的一端相连共同作为输出正端,所述第三电容C3的另一端与LLC变压器T1的第五脚相连接作为输出负端;所述第二输出回路工作时中,LLC变压器T1的第三脚与第四二极管D4的正端相连,LLC变压器T1的第七脚与第五二极管D5的正端相连,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负端、第五二极管D5的负端、第一MO...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会斌,吴建锋,秦宏帅,华咏竹,杨胜英,徐志望,陈志飞,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