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854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44
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气瓶的外壳、内胆,所述外壳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Ⅰ,所述内胆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Ⅱ,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位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内,在内胆前端部的所述支撑颈管Ⅱ与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的径向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呈圆弧块状,圆心角为80‑100°;所述支撑块的外圆面两端为圆柱面,中间为圆锥面。其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气瓶前支撑装置强度的同时,减少支撑块外表面的接触面,减少传入气瓶内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气瓶漏热量,延长气瓶在充液状态下压力升至安全阀起跳压力的时间,减少气体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低温绝热气瓶的支撑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属于汽车制造

技术介绍
LNG(液化天然气)汽车是以低温液态天然气为燃料的新一代天然气汽车,其突出优点是LNG能量密度大,汽车续驶里程长,相对汽车使用柴油、汽油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其内胆用于贮存LNG,夹层为高真空多层绝热形式,外壳用于支撑内胆并与内胆形成密闭空间,相当于汽车燃料箱。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主要包括:外壳、内胆,外壳和内胆之间为高真空多层绝热层,内胆通过前后两端的支撑装置固定在外壳上,内胆外壁缠绕有多层绝热材料,同时外壳与内胆之间的空间被抽成高真空,以利于减小漏热量,使内胆中的低温液体保存更长时间。气瓶内胆采用两端支撑结构,承受车辆行驶中内胆的振动及冲击。目前,前支撑装置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分别与内胆和外壳的前封头连接固定,钢条穿过支撑装置后固定焊接在前支撑颈管上,将前支撑装置固定,其不足是漏热量较大,气瓶静态蒸发率每天在1.9%/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前支撑装置存在的漏热量大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包括气瓶的外壳、内胆,所述外壳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Ⅰ,所述内胆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Ⅱ,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位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内,在内胆前端部的所述支撑颈管Ⅱ与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的径向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块。进一步,所述支撑块呈圆弧块状,圆心角为80-100°;优选的,所述圆弧块状支撑块的圆心角为90°。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的外圆面两端为圆柱面,中间为圆锥面。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的内圆弧与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的外圆相吻合。进一步,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2个,且在径向对称安装。进一步,所述支撑块通过钢条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钢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块的开口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固定连接。所述钢条的一端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焊接。进一步,所述支撑块材质为G-11环氧玻璃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设计合理,在保证气瓶前支撑装置强度的同时,减少支撑块外表面的接触面,减少传入气瓶内的热量,可有效降低气瓶漏热量,延长气瓶在充液状态下压力升至安全阀起跳压力的时间,减少气体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支撑块示意图。图3是图2的A向视图。图中:1.外壳,2.内胆,3.支撑颈管Ⅰ,4.支撑颈管Ⅱ,5.支撑块,6.开口槽,7.圆锥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晓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所列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只要符合本专利技术的精神,都应该包括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参见附图1。本技术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包括气瓶的外壳1、内胆2,所述外壳1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Ⅰ3,所述内胆2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Ⅱ4,所述外壳1的支撑颈管Ⅰ3位于所述内胆2的支撑颈管Ⅱ4内,在内胆2前端部的所述支撑颈管Ⅱ4与所述外壳1的支撑颈管Ⅰ3的径向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块5,用于支撑并固定内胆2;通常所述支撑块5的数量为2个,且在径向上对称安装。为了在降低热传导的同时提高支撑强度,选用不锈钢薄壁管制作所述支撑颈管Ⅰ3和支撑颈管Ⅱ4,所述支撑颈管Ⅰ3和支撑颈管Ⅱ4之间为悬空结构,通过安装支撑装置提高强度。参见附图2、3。所述支撑块5呈圆弧块状,所述支撑块5的圆心角为80-100°。优选的,所述圆弧块状支撑块5的圆心角为90°时,支撑的稳定性更好、漏热量更小。进一步,所述支撑块5的外圆面两端为圆柱面,中间为圆锥面7,采用圆锥斜面能够减小所述支撑块5与所述内胆2的支撑颈管Ⅱ4的接触面积,有效降低漏热量;所述支撑块5外圆面的圆柱面与圆锥面7过渡处采用圆滑过渡,避免应力集中,可优化所述支撑块5的受力状况。更进一步,所述支撑块5的内圆弧与所述外壳1的支撑颈管Ⅰ3的外圆相吻合。所述支撑块5通过钢条与所述内胆2的支撑颈管Ⅱ4固定连接,所述支撑颈管II4端部设置的内台阶将所述支撑块5轴向固定。进一步,所述钢条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支撑块5的开口槽6内,另一端与所述内胆2的支撑颈管Ⅱ4固定连接,通常所述钢条与所述内胆2的支撑颈管Ⅱ4采用焊接方式固定连接,防止因气瓶振动使得所述支撑块5窜出,丧失支撑作用。所述支撑块5的材质为G-11环氧玻璃钢,选用各项力学性能优异的美国斯伯丁品牌,可极大的改善支撑颈管I受力情况,降低支撑颈管I疲劳断裂风险。应用本技术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依据GB/T18443.5《真空绝热深冷设备性能试验方法》:静态蒸发率测量标准,采用液氮作为试验介质,将气瓶充至额定充满率后至少静置48小时,打开气瓶放空阀,当内胆表压力接近为零时放空管路中介入流量计,并保持其它阀门处于关闭状态;待蒸发气体的流量稳定后,且应在不大于1h的时间间隔采集、记录流量计示值、环境温度、大气压力、流量计入口温度和压力,记录时间为24h,气瓶静态蒸发率为1.4%。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而非限制本专利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能够设计很多替代实施例而不脱离本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包括气瓶的外壳、内胆,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Ⅰ,所述内胆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Ⅱ,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位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内,在内胆前端部的所述支撑颈管Ⅱ与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的径向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包括气瓶的外壳、内胆,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Ⅰ,所述内胆前端固定设置有支撑颈管Ⅱ,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位于所述内胆的支撑颈管Ⅱ内,在内胆前端部的所述支撑颈管Ⅱ与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的径向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呈圆弧块状,圆心角为80-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的外圆面两端为圆柱面,中间为圆锥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汽车用液化天然气气瓶的前支撑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块的内圆弧与所述外壳的支撑颈管Ⅰ的外圆相吻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汽车用液化天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春影张一弛陈水生朱承双师为鹏高长久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致远新能源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