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涉及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电动汽车领域的不断发展,目前工信部等四部委在《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中提出,2020年规划目标中要求单体电池能量密度达到300wh/kg,这对于采用石墨(理论克容量372mAh/g)作为负极的传统锂离子电池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硅具有4200mAh/g的理论容量,且脱嵌平台低(<0.5VVsLi/Li+),硅基材料是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离子负极材料的主流之一的材料。然而硅基材料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在锂离子从硅材料脱嵌过程中,体积变化很大,易导致电极材料的粉化和电极性能的恶化,从而使得电池循环性能较差。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用原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从而得到硅碳复合材料,该材料的循环性能提升明显,倍率性能好。而且该方法简单,成本低,非常适合大规模生产运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采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有机酸为碳源,改性石墨烯为导电桥梁,将三聚氰胺、有机酸、改性石墨烯与纳米硅悬浊液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石墨,混合均匀,干燥;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混合好的干燥物料研磨过筛,然后将物料转移至回转炉中,通入惰性气氛,加热至100~500℃,保温0.1~5h,纳米硅颗粒嵌入三聚氰胺与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反应后原位生成的功能结构组分中;然后继续升温至500~1000℃,碳化0.5~24h,冷却后打散、过筛,得到致密的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以三聚氰胺为氮源,有机酸为碳源,改性石墨烯为导电桥梁,将三聚氰胺、有机酸、改性石墨烯与纳米硅悬浊液混合均匀,然后再加入石墨,混合均匀,干燥;步骤二,将步骤一中混合好的干燥物料研磨过筛,然后将物料转移至回转炉中,通入惰性气氛,加热至100~500℃,保温0.1~5h,纳米硅颗粒嵌入三聚氰胺与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反应后原位生成的功能结构组分中;然后继续升温至500~1000℃,碳化0.5~24h,冷却后打散、过筛,得到致密的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得到的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具有核壳结构,壳层为嵌入有纳米硅的氮掺杂碳层,核层为石墨,所述氮掺杂碳层是由三聚氰胺与有机酸、改性石墨烯反应后原位生成的功能结构组分碳化得到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壳层的质量为核层质量的5~3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掺杂碳包覆硅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所述的改性石墨烯为接枝有-COOH,-OH官能团的石墨烯。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飞宇,谌芳园,贺艳兵,何中林,王鹏,武洪彬,李宝华,程光春,林平,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湖北融通高科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