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温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1806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低温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主料、溶剂和添加剂,主料为磷酸铁锂或三元,溶剂为NMP,添加剂包括PVDF、SP、KS‑6和多层石墨烯;金刚石位于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相邻的两层之间,金刚石与所述的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碳原子一一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将新的添加剂材料加入锂电池的正极中,使电池在低温的时候可以更好的工作,最低可以在‑40℃的环境下工作,避免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增加锂离子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根据锂离子电池所用电解质材料的不同,锂离子电池分为液态锂离子电池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其中,液态锂离子电池是指Li+嵌入化合物为正、负极的二次电池。正极采用锂化合物LiCoO2或LiMnO4,负极采用锂-碳层间化合物。锂离子电池正常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60℃,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溶液的冰点在-40℃,容易冻结,冰点以下环境有可能使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因此,本领域人员积极探索,以期研发出一种新型的材料来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使锂离子电池可在低于-20℃的环境下正常工作,避免锂电池在电子产品打开的瞬间烧毁,增加锂离子在低温环境下工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温锂电池正极及其制备方法,将新的添加剂材料加入锂电池的正极中,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锂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溶剂和添加剂,所述主料为磷酸铁锂或三元材料,所述溶剂为NMP,所述添加剂包括PVDF、SP、KS‑6和多层石墨烯;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所述主料为40‑46%、所述NMP为48.8‑50%、所述PVDF为2‑3%、所述SP为0.4‑0.5%、所述KS‑6为0.4‑0.5%和所述多层石墨烯为2‑7%;所述多层石墨烯由多层片状石墨烯和金刚石组成,所述金刚石位于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相邻的两层之间,所述金刚石与所述的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碳原子一一对应;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与所述金刚石的重量比为1:4‑6;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为6‑8层片状石墨烯,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锂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料、溶剂和添加剂,所述主料为磷酸铁锂或三元材料,所述溶剂为NMP,所述添加剂包括PVDF、SP、KS-6和多层石墨烯;各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如下:所述主料为40-46%、所述NMP为48.8-50%、所述PVDF为2-3%、所述SP为0.4-0.5%、所述KS-6为0.4-0.5%和所述多层石墨烯为2-7%;所述多层石墨烯由多层片状石墨烯和金刚石组成,所述金刚石位于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相邻的两层之间,所述金刚石与所述的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碳原子一一对应;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与所述金刚石的重量比为1:4-6;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为6-8层片状石墨烯,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的每层的厚度为0.3-0.7nm,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相邻两层的层间距为0.1-0.5nm;所述金刚石为球状碳,且所述球状碳的粒径为0.7-1.6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锂电池正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与所述金刚石的重量比为1:5;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的层数为8层片状石墨烯,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的每层的厚度为0.5nm;所述多层片状石墨烯的相邻两层的层间距为0.3nm;所述金刚石为球状碳,且所述球状碳的粒径为0.9nm。3.一种含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锂电池正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骤进行:步骤a、将所述NMP、PVDF、SP、KS...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芯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